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潮汕的女孩子好像都不外嫁?
潮汕男的很优秀
潮汕帮但凡是经过商的都听过,经商很厉害,也很凶猛,马云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说江苏的京东刘,你看看马云说过潮汕帮的不是吗? 列举一些名单如下:
1 李嘉诚 长江实业
2 马化腾 腾讯董事会主席
3 黄光裕 国美电器
4 黄俊钦 北京新恒基集团董事长
5 姚振华 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董事长, 就是意欲入主万科,挤走王石的那位.
6 李东生 TCL集团董事长
还有很多很多...
外地女嫁入潮汕的不少.
不是给不起,几个原因,1.潮汕女孩子在全国各地都是出了名的抢手,受当地习俗(封建传统等)影响,当地女孩子更持家勤劳,家务活都是女孩子的“义务工作”,更加相夫教子,本地基本就内需供应不足,不会轻易往外,2,父母一辈的教导及干扰是最大的原因,因为当地方言影响,潮汕父母大部分文凭较低,也没见过外面,普通话也说不好,害怕女儿远嫁之后回不来,也担心跟亲家女婿那边沟通不了,3,之前本地出过很多远嫁后不良新闻报道,所以现在很多父母叔辈都比较反感远嫁,在当地有个不太友好的词语叫“外省仔”,有点排他意思,怕女儿嫁太远受欺负了,4,当然以上几点主要是以前传统观念,随着教育普及,文化提升后,现代孩子们没有这么强的排斥观念,目前也有不少外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或者广东以外地方,主要是女孩子在上大学(基本都是珠三角地区)或者工作期间结识而走到一起结婚的,相信随着文化交流及全民教育提升后会越来越好!
在潮汕没有彩礼的说法,潮汕娶妻子是要下聘礼,必须用红缎(红布)包聘金下聘。目前在潮汕聘礼不算太高,而且聘金大部分都当嫁装陪嫁回去,所以潮汕的女孩子不外嫁,肯定不是担心别人给不起彩礼。我想或许有以下原因:
一、风俗习惯不同,语言不同,沟通起来不方便。
二、饮食习惯不同,外地人吃香喝辣比较习惯。潮汕人比较喜欢吃清淡,海鲜。
三、外地人一般比较彪悍泼辣,能言善辩。潮汕人比较勤劳,善于照顾家人小孩。不善言辞,不会甜言蜜语。
潮汕女孩勤劳顾家比较有名,但外嫁女孩吃亏,被打的比较多,能够富贵亨福的比较少。总结经验教训,很多父母都会提醒子女,不要跟外地人谈恋爱,不要嫁外省人。
潮汕姑娘
最近徐婷的新闻除了中医和西医的争议比较大之外,还有就是她的家庭,家中七人排行老三,年纪轻轻就得出来挣钱养家,直到知道得病,才发现二十多年从未为自己活过,真的很悲哀,其实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只是因为发生在娱乐圈,这个年轻漂亮善良的姑娘身上,才引起这么大的关注。逝者已逝,我也不便多说什么,希望她下辈子能为自己活,能活得没那么累。
我出生在潮汕地区汕头市南部的半岛上,名为濠江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因为是沿海地区所以海产丰富。曾因出生此地深感荣幸,也曾因此厌恶至极。
像徐婷这种类型的姑娘在我们那边基本是常态,因为我们是女生这一身份。在徐婷新闻下有网友质疑说现在都21世纪,男女平等,怎么可能还有这样的事情,反正她是女生,他父母没有因此对她有半点嫌弃,反而更加疼爱。我只想对她说,你真幸福。
虽然已经新时代,男女平等,可在潮汕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甚至可以说严重。
一个家庭里面的女生不是公主的存在是奴婢是附属品,是父母还债的希望,是兄弟学费建房娶妻生子的挣钱工具。即便你付出所有,也得不到他们的感激,在他们眼里这是理所应当,甚至还会挑剔你付出的不够多。
从小就得分担家里的家务,一直被灌输这是女生应该做的,得让着哥哥,因为他是哥哥,得让着弟弟因为他是弟弟,然后再大一些,15,16岁,家里人,亲戚朋友都会说,都这么大了,可以出来挣钱了,你说你要读书,“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的,以后还是要嫁人的”
所以你只能出来打工,因为学历低,没什么能力,只能去家附近的工厂,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早上8点上班,中午12点下班休息一个半小时,到下午6点下班,有时候还得加班。7点上班到晚上10点,每天重复重复,做着枯燥的工作,一个月休息一天,或者有时候货期比较轻松,工厂会统一放假一两天,一个月挣一千多两千,你因为有想买的东西自己留了一两百块,再把劳动成果都交给了家里,你妈妈有可能会说,谁谁家的孩子把钱全部拿回家之后才跟她妈妈要的50块,你听了只能呵呵,但是你之后还是会一样,把挣的工资只留小部分给自己然后都交到家,如此重复,因为你不提供你的价值,你就得不到家人的爱,甚至在家里没有地位,在潮汕地区大部分姑娘得到家人关爱的途径是靠金钱维持的。你只要稍微买多几件衣服,多和朋友去聚会,你妈妈就会教育你,怎么这么不节约,那么不懂事,要省钱。因为家里要还债,家里兄弟要上学,家里要盖房子。然后待你在长大些,二十多岁,家里的男生大学念完了,家里的房子盖好啦,你就会被安排相亲,找户不错的人家把你嫁掉。因为你已经没什么价值了,不趁早脱手,就可能砸在手里赔钱了。
你以为结婚去到别的家庭就会好些么?不不不,你在家中的地位永远是最低的,媳妇娶回家就是做家务的,即便你上班多累,家里的家务没做好,婆婆也是可以指着你开口大骂,即便你怀孕了,该是你做的还是得你做。因为这是你应该做的。
生的是儿子还好,如果是女儿,你就得受尽风言风语还有各种脸色。
如果幸运的,嫁的老公对你好,那还算有点福气,可因为这个地区一直重男轻女,男生都大男人主义,他也会认为你的辛苦你的付出是应该的,即便他出去花天酒地,你也管不了他,如果婆家待你不好,你想离婚,那是更加不可能的,你跟你爸妈说,你爸妈会说,绝对不可以,你要是离婚,我们还有什么脸活,不就是吃点苦,别人都可以为什么你不行?
所以你就只能忍气吞声的继续过,你以为结婚就摆脱娘家了吗?之后如果娘家的兄弟有什么事,都会找你帮忙,出钱出力,即便你自己的条件不佳,你也得帮,他们不会看到你的困难,只会一昧的强求你,你如果不帮你就得受尽指责。
然后你只能无奈痛苦的一直付出,为家人,为自己的孩子,不断忙碌,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你都不能为自己活。
当然有一些,从小被灌输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她的意识里形成一个点,她是为这个家而生的。她认为她这样付出没有问题,甚至会觉得很开心,能为家里分担,能为兄弟出一分力,为夫家做那么多都是应该的。没有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她都觉得没事,因为她的自我已经被抹灭掉了,她就不会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她只是附属品,一个家庭的附属品,所有思考和决定的出发点都是家庭,家人,从来不会是自己。
也许你们会觉得我说的很荒唐,可是真的是普遍的存在。
自从出来大城市打工,就会听到人赞美:潮汕姑娘很好,贤惠懂事勤俭持家。
是呀,多好的姑娘,可是如果可以,我真希望她们能不那么贤惠不那么懂事,因为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没有自己,不能为自己活。
如果你能遇到潮汕姑娘,请好好待她,给她多一些爱,因为她可能从未被爱滋养过。
[img]潮汕女孩的三大特点 潮汕姑娘的特点是什么
1、傲。潮汕女孩傲在生在潮汕,生在值得让人傲的城市。身在这样一个可爱的城市,有何不值得骄傲呢? 潮汕女孩还傲在恋爱有原则,你帅,你有钱,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2、勤。潮汕女孩是勤快的,她们会为了扔掉手上的香蕉皮冲向几十米开外的垃圾筒,也绝不图省事,随手一扔。
3、实。潮汕女孩实在,不会让虚荣蒙上了心。如果哪天你对潮汕女孩说,带你去美国迪斯尼吧,潮汕女孩会很实在的说“还是去看潮州八景吧。”
曾秋玲的潮剧《状元归乡》揭开面纱,证明这时代宠爱的潮汕姑娘
天地之间有回应。
昨晚(4月2日)曾秋玲的潮剧《状元归乡》终于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而它似乎一一回应了我最近几篇文章。所以,我有更多的窃喜。
回应一:曾秋玲带来潮剧的新模式
在《潮剧《望海潮》是《故园明月》装的新酒》中,我们提到了潮剧的模式,半玩笑地说“故园明月模式”,《故园明月》的编剧杜美云则说:“其实这种模式挺老套的,只不过我目前还找不到更巧妙更高级的讲故事方式。我受传统戏曲的影响太深太深了!”
我回应说:“是啊。所以说它(指“故园明月模式”)成熟。要找到另一种讲故事的方式肯定更难了,尤其戏剧了。如果是小说还可天马行空,但总值得去寻找,然后叫它‘美云模式’。”
——注意,这里说“故园明月”模式,并不是说《故园明月》是这一模式的鼻祖,一方面限于本人知识面才这么说,一方面“故园明月”这四个字包含的两个意象就能明白地告诉剧情大概如何。
前头刚说着要找到另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很难的时候,这里曾秋玲的《状元归乡》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当然曾秋玲这位业内人士可能又要说一句:“其实这种模式挺老套的……”
是的,许多行家只认为是寻常的东西,我们老百姓往往又觉得很新鲜。其实这是一个曲高和寡的问题,业内觉得平常,但你可能不敢轻易逞现给观众,当然有些观众很超前,他们早就盼望变革,但是戏是做给大众看的,能接地气的戏,观众才能让你的戏进入他们的眼和内心。原研哉说最高级的“设计”是培育受众,移用这一理念,艺术家的创作,也是培育观众,培育一个爱观剧的受众市场,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观剧水平和趣味,当他们达成一定水平之后,你才敢把象牙塔里的精品拿出来让他们看,没有这个水到渠成水涨船高的过程,曲高依然是和寡。
刚好看到关于这部戏的一个评论:“尽搞这些不能下乡的戏,一看就忘了的戏,浪费财力。多培人才,把传统戏搞传下去最重要,多学学陈学希。”——这就是相应层次的观众尚未培育出来的一种表现。
但培育起观众的欣赏水平这是一个“危险”的动作,它会“反噬”,当艺术家把观众水平提高到约与自己等齐的时候,你,还有什么“套路”能满足观众的胃口呢?就像现在大家都用华为手机了,你再拿一只诺基亚给他,那是要逼疯人的,观众的趣味提高了就无法再回头满足于浅层次的了,你只能使出浑身解数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众欣赏水平的需求了,好怕吧——但相信你更喜欢这种挑战,秋玲们。
说回《状元归乡》的新模式,它里面出现了三个“检场人”,三个插科打诨的小丑,你可以想象他们是《笑傲江湖》中的桃谷六仙,专门负责搞笑,我们称之为接地气,比如一开场,它不采用以前戏曲人物自报家门的做法,而是让这三个检场人互相调侃同时交代将要开演的人物的“小百科”,他们不忘跟观众互动,说关于出花园咬鸡头的事就跟这个剧中主角林大钦有关,你可以去百度。(本来想把百度的东西贴在这里,算了吧,你可以去百度)
这三个检场人的身份并不固定,随剧情需要,时而是剧中人,参与剧情的发展,时而又是剧外人,是一个上帝视角,什么事他都知道,就看他说不说,可以吊人胃口,比如上面说到的要你去百度,就是他划了一个缺口却不打开,你好奇的话,会自己去扒开发现更多惊奇,你不好奇的话,也不影响主体叙事。
曾秋玲这种“检场人模式”,来源于毛姆那本《月亮与六便士》,在毛姆之前,大部分早期小说都是用全知视角写的,读者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小说叙事人都知道了,再复杂的故事也都能清清楚楚讲明白。还有一种是所谓的第一人称视角。这种视角真实性很够,但他没办法飞到天上去看每个人物的命运,只能告诉读者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
毛姆现在的的做法是用叙述者的视角讲故事。在《月亮和六便士》里,叙述者“我”虽然被查理斯太太派去巴黎侦查她丈夫(主人公)的“背叛”行为,却基本没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这里的“我”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受这个身份的限制,“我”观察到的内容当然不够全面。当叙述者的视角不够用时,毛姆会用别人的话来做补充,这么一来,读者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多元,对小说主人公的认识也更完整,慢慢地,甚至会对主人公产生微妙的亲近感,叙述者和读者的观点也就得到了更好的统一。曾秋玲的这三个检场人就是发挥这种作用,检场人的设置,可以让剧情慢进快进,倒叙插叙,夹叙夹议,这就放开了编剧的手脚,东南西北上天入地都不再有难度。
隐隐觉得,曾秋玲把这一手法引进潮剧,是鼻祖级的存在。前文说到曾秋玲携《林大钦归乡》归乡,无意中为潮剧新生代开辟了一条道路。你看一个小小的研究生毕业作品就有这么多功效,这其实是时代赋予曾秋玲们的机遇,这是一片蓝海,因为大家一直不站出来这样开发,就让曾秋玲成为了第一人。
时代宠爱第一人,先是时间的第一个,然后变成地位上的第一名。因为是第一个,曾秋玲可运用的素材太多了。(详见后文“回应三”)
回应二:打了我的脸
我在《谈谈潮剧《状元归乡》这个名字》中说:“潮汕人谁不知道林大钦?”而《状元归乡》一开场就说:可能许多人还对将要出场的这位人物(指林大钦)不了解吧,balabala。当然这是一部剧完整性的需要,它不能假设观众什么都知道,否则就没必要有这部剧了。
回应三:示范潮汕习俗文化的植入
1 植入茶文化
前面说到这部剧回应了(当然是无意中的)我前面几篇文章的问题。说到曾秋玲可用的素材太多了,就是关于潮汕文化民俗在戏剧中的植入问题,无疑《望海潮》中关于功夫茶的植入过于生硬,《状元归乡》就自然得多,比如林大钦问袁士林为什么独爱单枞茶,两人的对话说出了一番哲理,又预示着各自的人生走向。
林大钦:为何袁兄偏爱单枞茶呢?
袁士林:单丛犹如一叶扁舟,承远古之韵,任雨打风吹,依然清香如初。
林大钦:不错。世间百态,人情变幻,唯一不变的是茶温暖人之初心。
一样米养百样人,一杯茶也可以是两种人生,有人是为抱清香如初,有人是求发展践波踏浪。
这是茶之植入。
2 潮州歌仔的植入
曾秋玲可运用的素材还有潮州歌仔,比如这首:
猫鼠拖猫上竹竿,
尼姑上山摸田螺,
狗仔落土呱呱叫,
和尚烧拍斗挽毛。
还有其他,这些歌仔的植入,你甚至可以想到曾秋玲的童年就是听着奶奶唱这些安然入眠的。
3 植入潮汕陶瓷土叽咕
相信许多人对《桃花过渡》里面的这段唱词张口就来:
“土叽咕,是土来做,火来烧,伊做泥就会啊会唱歌?”
《状元归乡》中通过林大钦的口,轻轻交代了“林大钦他妈吹给林大钦现在林大钦又吹给他小孩听的土叽咕”——写这句话时,不由惊叹这只有一小时的小潮剧其实信息量相当惊人,比如上面这句话,就交代了母亲如何疼爱林大钦的往事,而全剧根本不用这位母亲出场,一句话而四两拔千斤,这部剧就像我们现在在浏览网页,它有许多“链接”,随处可展开讲另一个故事,但它就是点到为止,前面我们说到的“你去百度一下”更是“疯狂暗示”了。
另一个信息量丰富的例子是三个检场人在“锄大D”,这里应该是借用了春晩的一个小品的,它把官场的黑暗和个中之人的身不由己,像中国画法一样,虚虚实实,指指点点,留白十足,让人浮想万分。
4 英歌舞的植入……
潮汕是敬神的地区,英歌就是娱神的舞蹈,它沟通着神与人,自带神秘的色彩,发生在两个潮汕人之间的事,也由这段潮汕色彩浓郁的舞蹈来解决,编剧导演都是文化人,易于陷入“知识的诅咒”,就像戏中所说,可能还有人不知道林大钦,那么这一段英歌舞,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不知道个中逻辑了。
5 潮语歌曲《故乡是潮汕》的植入
曾秋玲可运用的素材,还有歌曲《故乡是潮汕》的植入,这一段用在尾声和谢幕中,整出戏你可以领悟到编剧满满的潮汕情怀,有时候,有些人会为一件事干到虚脱,你应该感觉到潮汕人曾秋玲在这部剧中的诚意。
就想问一问,这些都给你曾秋玲用了,叫别人以后怎么走?(走别人想走就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不过,据我制作灯谜的一些经验,往往看起来很难制成谜的素材,经殚精竭虑之后,反而成果更令人满意。别人摘取低垂的果实,我们可以种一棵树,结出自己的甜来,因为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的果实自己尝起来真的不一般。你,能。
【今日五谜】
10076
王令使心愁 僧人失常态(《状元归乡》创作人员)
10077
大刀上阵人敬茶 爱心建修化后来(《状元归乡》创作人员)
10078
与君祝贺年连年(《状元归乡》创作人员)
10079
同摹东郭之畔 颜体前后不一(《状元归乡》创作人员)
10080
洪教头较量豹子头(《状元归乡》创作人员)
(创作人员见下图海报)
【本文相关】
1 曾秋玲携《林大钦归乡》归乡,无意中为潮剧新生代开辟了一条道路
2 谈谈潮剧《状元归乡》这个名字
3 潮剧《望海潮》是《故园明月》装的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