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禅宗与道家(马祖道一是禅宗第几代),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禅宗与道家(马祖道一是禅宗第几代)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禅宗与道家(马祖道一是禅宗第几代)

01

马祖道一主张“道不用修”,那他主张什么?很多人觉得有点儿扯。但如果你真正读懂个中奥妙,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

马祖道一主张“任心为修”,即心是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些似曾相识?对,跟早前六祖惠能的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很有相似之处。

其实,你大约不知,这原本就是一脉相承的。

有人评价说:马祖道一“让顿悟付诸实行,取代了看经坐禅的传统,促进了禅僧的普遍革新。”

我私下认为,姑且不论这种革新的其他利弊,至少让禅宗门槛变低了,普及更广了。对于唐代以来的佛教传播,绝非不是好事。

正因为如此,马祖道一禅师门下极盛,有“八十八位善知识”,法嗣139人,尤以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最为闻名,号称洪州门下三大士。其中百丈怀海门下开衍出临济、沩仰二宗。

马祖道一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东西降低门槛都未必是坏事。一件事只要做的人多了,就总有能人脱颖而出。

02

我们知道,马祖道一生于公元709年,卒于公元788年;惠能生于638年,卒于713年。就是说,惠能去世时,马祖道一才4岁左右,两者年龄相差几乎整整一代人。

马祖道一是江西洪州禅宗的祖师,但你或许想不到,他竟然却是四川什邡人!

这也确实多少有些让我意外。

对于马祖道一幼年的成长经历,我能接触到的材料不多,比较靠谱的应该是:他公元709年出生在四川什邡马家村,无田无地,全靠父亲编竹篾器具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周围人都叫他父亲“马簸箕”。

几乎和所有传说杰出的人有异象一样,马祖道一出生前首先接收到“信息”的是六组惠能。相传那天惠能似梦非梦间,一匹如雪的骏马从天而降,风驰电掣般从头顶跃过。天空传来一个声音:

“惠能,在你入灭之后,你门下怀让将有弟子出世,阐化江西,踏杀天下,大兴禅宗。这是佛门祥瑞,不必多疑。”

惠能一惊,突然醒来。他恍然觉得这是上天对他的昭示,因此既高兴又颇觉疑虑。

他于是将此事告知弟子怀让,并让他不要声张,暗自留意。这才有了怀让与马祖道一后来的种种因缘。

这就是佛教史上千百年愈演愈烈的传说“马驹踏杀天下”。

更奇特的是,小马驹长相奇特:牛行虎视,舌长及鼻,脚下有二轮纹。

这孩子从小郁郁寡欢,沉默寡言,也很少和其他孩子一块玩,但却喜欢往寺院你跑。父母都发现,如果哪天孩子不见了,一定是在寺庙里。

父母觉得,这孩子可能天生跟寺庙有缘,于是在他12岁时,送他去家附近的罗汉寺出家。

马祖道一约二十岁左右在渝州(今重庆)依圆和尚门下受具足戒。据说曾师从著名僧人、新罗国王子无相禅师。这期间的游学过程中,马祖道一极大地受到五祖弘忍和六祖惠能的影响,奠定了他禅学思想的坚实基础。

大约公元733-742间,马祖道一前往南岳,跟怀让禅师参学有十年之处。学成后,去江西洪州(今南昌)做方丈。怀让禅师去世后,马祖道一继承了他的衣钵,得到了怀让心传。

天宝元年(742年),马祖道一前往福建建阳佛迹岭,在那里聚徒教化,自创法堂,开堂说法。所以,至今佛迹岭依然是马祖道一重要的纪念场所。

公元742年,马祖道一离开福建建阳,在江西临川西里山传法。后来又至虔州(今江西赣州)龚公山宝华寺弘法28年。前后三十余年间,他在江西广聚徒众,随所化摄,渐成气候。

即使站在今天的角度,南康的龚公山也未必很出众,更算不上名山大川。我当年去看了之后就很失望,跟鹰潭龙虎山和宜春明月山确实没得比。这也再次印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1200年前的一天,虔州河东官道上走来一行风尘仆仆的僧人。他们是马祖道一和他的弟子们。

马祖道一来到龚公山,见这里钟灵毓秀,是传道弘佛再好不过的地方。于是他决心向山主龚公募化道场基地,没想到龚公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龚公问马祖要化多少地?马祖微笑:只须化一件袈裟那么大点儿地方就够了。龚公笑道:这么点地有何不可!

马祖道一来到龚公山顶,烧香施法,当众把袈裟抛向空中。袈裟散开,红光闪亮,只见空中飘荡的袈裟形成一个巨大的投影,衣身遮盖着主峰,飘带遮盖着出水坑和南极坑(后人称飘带坑),竟然有好几百亩之多。

龚公平生哪曾见过这般阵势?一时看得呆了,好像做梦一样。龚公见马祖法术如此高超,钦佩得五体投地,马上表示愿施舍全部山地给马祖做道场用地。

马祖对慈善好施的龚公十分感激,有心要还他一个大人情。告辞时,马祖交给龚公一把雨伞,叮嘱:此行往西去,行程中如遇小雨勿要开伞;大雨开伞避雨的地方,就是你子孙繁茂、开启万代基业的风水宝地。切记,切记!

龚亳半信半疑,但遵嘱一路西向。半路上遇见一位老友,非要请他喝杯茶再走。主人热情有加,龚公盛情难却,谁知话题投机,一聊两个时辰过去。辞别好友出来,天空飘起了小雨。

龚公记住马祖嘱咐,一直不肯开伞。后来大雨滂沱,龚公大喜,欣然撑伞:大雨淋头,这我们的新家到了!于是命家人停止前进,就此安营扎寨。

后来,龚公家族果然百世兴旺。为了纪念这个机缘,龚公把这里叫淋头村。

马祖师徒则在龚公山结茅落脚,开山建寺,开堂弘法。他们在这里农禅并举,寓修行于劳作之中,开枝散叶,渐成气候。

唐大历(768—779)年间,马祖道一应邀来到洪州开元寺(今佑民寺)说法,四方信徒云集洪州,入室弟子139人,使开元寺成为江南佛学中心。此后,马祖道一以洪州为中心开创立派活动,创立了洪州禅。洪州禅风靡天下,应验了惠能“马驹踏天下”的梦境。

唐贞元四年(788年)二月初一,马祖道一圆寂,世寿79,弟子奉灵骨归寺于建昌石门山泐潭。

唐宪宗元和年间赐马祖道一谥号“大寂禅师”;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年),皇帝加封马祖道一为“普照大寂禅师”。

至此,一代佛学宗师马祖道一影响更加深远。

03

有人讲,马祖道一到南岳衡山是去拜怀让为师的,事实上一开始应该不是,他只是游历期间暂住南岳般若寺。其实从最初的种种形态来看,马祖道一是个又“宅”又自以为是的青年,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痞气”。

据说马祖道一有次在打坐时,忽然朝佛像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大惊,认为这是大不敬:“老师,你怎么把痰吐在佛像上呢?”

马祖道一咳嗽两声:“虚空之中,到处都有法身,可我现在要吐痰,请问我朝哪里里吐呢?”

侍者不知怎么回答。

后来有一次,道一禅师仿佛很不高兴的样子,又朝虚空吐了一口痰。

侍者依然觉得不可思议:“老师,你吐痰就吐痰,为什么不但乱吐,而且还那么生气呢?”

马祖道一满不在乎地说:“我在这里打坐,虚空之中,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显现在眼前,让我觉得厌烦,所以我就忍不住要唾痰!”

侍者道:“你讲的那一切都是修证的瑞相,是好事,你厌烦啥呢?”

马祖道一说:“这对你来说是好事,可是对我而言却很讨厌,忍无可忍!”

侍者茫然:“你这是什么情况?”

马祖道一:“菩萨境界!”

侍者皱起眉头,摇摇头表示不理解。

马祖道一:“因为你是人,不是菩萨,所以你不能理解!”

侍者反问:“菩萨不是名为觉有情吗?”

马祖道一斥道:“你是一个拘谨不觉的傻瓜,怎能称做觉有情?!”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第一我们见到了马祖道一的“真性情”,第二我们感受到他的自在、超脱与机敏。不然,他如果拘泥于权威与礼仪,或许后来反而超越不了前朝“旧数”。这跟俗世很多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对权威唯命是从的人,是不能有大创新的。但常人看到,总觉得这是狂悖。

当然,这依然只是我本文的一点儿题外话。

马祖道一住在南岳般若寺,天天关起门来用功。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怀让很快就注意到这个枯坐的与众不同的和尚了,心里一动:莫非是六组梦中那人来了?于是有意试探与点化下他。

怀让敲马祖的门,听见里面并无回答,于是加大了力道,把门拍得山响。马祖受不了吵闹,把门打开了。

怀让打趣道:“大师天天枯坐在这里,如果不修止观功,怎么能够成佛呢?”

马祖觉得厌烦,不理他,关起门来继续坐禅。

怀让于是拿起一块砖头来,在马祖门前用力磨起来。一连磨了很多天,声音非常刺耳。马祖实在忍不住了,开门很不高兴地问道:“禅师,你在我门前天天磨砖是要干什么呢?”

怀让禅师哈哈一笑,说:“我磨砖是想做一面镜子。”

马祖奇怪起来:“磨砖哪能做成镜子?”

怀让禅师于是说道:“是呀,磨砖是不能成镜,那么一味枯坐就能成佛吗?”

马祖一听,豁然开悟,如醍醐灌顶,心情十分愉快,于是就投在怀让禅师的门下聆听教诲。

这一听,就是将近十年。

有人问,马祖当时究竟悟到了什么?

原来,马祖忽然悟到,磨砖成镜,如同掘地看天,缘木求鱼一样,虽然是苦行,但无法达到成佛目的。禅悟不等于一味枯坐,要反观自心,才能洞见真如。

有意思吧?

04

当然,怀让并不仅仅只是对马祖道一说了那几句话。怀让的核心阐述是:

这道理就好比有人驾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还是打牛?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做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的形式;如果是学做佛,佛性无所不在,并没有固定的形相。在绝对的禅宗大法上,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不应该有执着的取舍。如果你这是在学做佛,就是扼杀了佛;如果你执着于坐相,那就是背道而行。所以,坐禅不可能悟道成佛。

马祖道一问:如何用心,才能达到绝对的最高境界?

怀让说:明心见性的禅法,如同播撒种子。而我教你的禅法要旨,就好比天降甘露,只要条件契合,就可以了悟绝对本体。

马祖道一又问:绝对本体既不是物质,又不是形相,那怎样才能悟道呢?

怀让禅师答:明心见性同不执着于物相都一样可以悟道。心性包含一切种子,遇甘露即可萌发,即无固定的形相,也没有成败的分别。

我们可以想见马祖道一对这一席见解的震惊,那是无以复加的,所以他几乎是倒头便拜。

怀让对马祖道一的影响是深刻而无处不在的,当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相处那十年之功。这在他以后的觉悟与传法中都会表现出来。

那么,对于道不用修,马祖道一是怎么解读的?

“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何为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为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平凡无圣。”

所谓平常心,这里其实是指本心。是不生不灭的本体,是般若空性、心性自然。

六祖曾倡导“平直”,心平自然行直。心平行直是禅功的成熟,也是佛性的成熟。所以六祖的观点是:“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有人认为:六祖已经提出“平直”是道,只是未言明而已;马祖道一则不仅明确提出来,并且做了升华与演绎。

六祖《坛经》里用“一相三昧”来说明,他说“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心平则自有般若现起,通达任何一法,都无大无小,无高无低,无优无劣,无善无恶,无净无不净,无有少法可起分别。所分别既无,则分别心与无分别智亦无所得。而一切无分别,平等共一如,心不住一切相,惟有一清净相,相续而转,故名一相三昧。

至于行直,其具体表现,应知即六祖所说的“一行三昧”相。六祖说:“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由于心平,不住诸相,如如不动,与境相接,自不起思虑分别。而随感随应,直往直来,其心仍然是清净无相,如如不动,故名一行三昧。此中一相三昧,体现心平,是从平常心的体相上建立;一行三昧,体现行直,是从平常心的用相上建立。有以平常心体相为实质的一相三昧,自会有以平常心用相为内容的一行三昧。因而反过来有一行三昧,也就必须有一相三昧。这就是说:心平行自直,行直心必平。

有人认为,如果用“寂照”义去理解平直义,则一相三昧是寂而常照,慧在定中;一行三昧是照而常寂,定在慧中。把这两种三昧结合起来,就是平常心的全貌。

马祖道一对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因此确实是世外高人,一切自成体系。

马祖告诫徒众:你们要自信自心是佛,此心是佛心。达摩大师不远万里从南天竺来中国,传上最上乘的明心之法,目的就是要你们自己开悟。达摩老祖外以法衣表信,内以《楞伽经》印心。为什么要以《楞伽》印心?这是怕你们这些人颠倒本末,不能自知此心即是佛,不明此心各自都有。《楞伽》大经,千言万语,说个什么呢?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求法的人应无所求。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所谓的善并不足以追取,所谓的恶也不足以舍弃,这都是偏执的一边之见。无善无恶,不思善也不思恶就是净秽双遣,真俗不二。欲界、 *** 、无 *** 本不实存,全由心生,心是万物的根本。森森万象,品物流杂,都是一法所派出。凡是所见的现象,都是心,见象就是见心。

心不是空洞的,它因现象而展现。你们说法论道,只须随事而变。事也好,理也罢,都要无所挂碍,无所粘滞。修证菩提道果,也是如此。

心所生的,就是色,色就是空。知色是空,生即不生。若了此意,方可谓之随时流转。穿衣吃饭,都是养育圣胎。任运随时,此外还有什么事?”

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

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05

看完上节,我们大致应该知道了马祖道一一生所探寻与倡导的了。那么我们再来看几则趣事,印证马祖所身体力行的观念与智慧。

有和尚质疑:你凭什么说心即是佛?

马祖道一:我说这句话,是为止小儿啼哭。

和尚:那小儿不哭时又怎样?

马祖道一:非心非佛。

和尚:除了哭的和不哭这两种人,第三种人来你如何开示呢?

马祖道一:能向他说的却不是物。

和尚:那哭与不哭的两种人中的一种来了,你又怎样指示他呢?

马祖道一:让他自己体会去。

和尚:什么是祖师西来的用意?

马祖道一:那眼前的又是什么意?

祖师的意和你现在的意有什么不同吗?没有!既然非佛非圣,哪还有什么祖师不祖师的区别呢?

何等高明,对吧?

马祖门下有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三大得意门生。有一天傍晚,师徒四人在一起看月亮。

马祖道一:正这样的光景怎么样?

西堂:正好供养。

百丈:正好修行。

南泉则拂袖而去。

马祖笑道:智藏是参读经的主儿,怀海是位禅家,只有普愿,超然物外。

唐宪宗贞元四年正月,马祖在建昌登石门山。在山林间漫步时,见洞壑平坦,心生爱意,对身旁的人说:“下个月,我这把老骨头就要到这里来了!”

回到寺中后,开始显出病症来。病中有一天,马祖大师突然表现得不安,院主问:和尚这几天尊候如何?

马祖:日面佛,月面佛!不久而亡。

这是马祖寂灭前最后一则公案,后人不断参解,各有理解不同。

有人说:左眼是日面佛,右眼是月面佛。

《碧岩录》说:没交涉,不相干。

一位尼总重病,作颂曰:气绝绝精绪,举意意无路。瞬目尚无小,常年不出户。

有人认为,此颂与马祖当年日面佛、月面佛是同等禅境。万念寂然不起,只有生命的本能在动,由此自见心性。

六祖惠能与马祖道一同是出生寒门,应该都识字不多(惠能据说只字不识),都靠天生慧性与证悟修得正果,这里蕴藏着非凡的刻苦、记忆与领悟。或许正因为他们的修行不囿于“经”和“道”,才能开启禅宗新的法门。这对后世修学,注定是大启迪的。

更多禅宗与道家(马祖道一是禅宗第几代)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