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普
贤
十
愿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 *** 。
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佛门有很多的宗派,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修学体系,就像大学不同的学系有不同的课程。但是,除了泰国、 *** 这些国家的南传小乘佛教之外,在中国内地,几乎所有的宗派都要学习《普贤行愿品》。所以说,《普贤行愿品》在佛教经典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我以前在弘法寺讲《普贤行愿品》,前前后后讲了两年,还没有讲完。今期也不可能讲得很透彻,只能是尽一份心,将我这十多年修学十大愿王的心得体悟,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撷取智慧营养,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01
折服傲慢
普贤十大愿王的第一大愿礼敬诸佛,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智慧就是要折服自我的傲慢心,普遍地尊敬一切人,一切事,见到一切人、对待一切人都像见到佛,都像对待佛一样。如此,我们必定能在恭敬别人的同时,得到别人最大的恭敬,做各种事情都会顺利很多。有一句话说,一个人心中有佛,那么他见一切人都犹如见到佛,见到什么东西都觉得很美好。
中国人常自称礼仪之邦,在古代,人与人之间的礼节十分周到,我们看古装剧就知道,古人见面彼此问候时都要鞠躬,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但到了现代,很多礼仪都变了。现代人打招呼,好一点的会点头问候下,有的甚至头也不点,就是抬抬颌,这都是礼仪丧失的表现。由此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冲突越来越多。如今很多人做事冲动,动不动就要火拼,这除了跟社会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有关外,也跟社会礼仪的丧失有绝对联系。
因此,我们要通过礼敬诸佛,折服自己的傲慢之心,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讲求礼仪,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可能实现。
02
称善为乐
中国人爱面子,很多人在社交中都懂,但在家庭中却不注意,所以大家要修习称赞如来。多发现彼此优点,加以称赞,亲人间感情肯定融洽,家庭也会和睦,有助于教育孩子。
从社会角度而言,称赞如来,称赞好人好事更为重要。不断赞扬、奖赏身边好人好事,会让我们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由此可激发心中善良的种子,让我们社会风气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不幸的是,我们不管打开电视,还是打开互联网,经常会看到各种负面消息充斥,让人感觉社会乱、人性恶。要扭转这个趋势,首先传媒要负起责任,多报导一些好人好事,以激活人性向善的种子。这样社会才会越来越好,进入良性循环。
常言道,为善最乐,一个人在做好事的时候,其实是最快乐,也是最充实的。如果一个人将做好事当作愚蠢的行为,那么这人必定很空虚寂寞。一个家庭,如果几个人心不在一块,貌合神离,那么即使天天在一起,也不会有太多幸福可言。所以,称赞如来,常说好话,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03
有舍有得
普贤行愿品的第三大愿为广修供养。佛教讲因果,任何事情发生,都不会无缘无故。我们现世所拥有的东西,包括财物、家庭、事业,乃至身体,都是我们过去一切心理和行为积累的综合显现。我们的每一个心念、行为都相当于撒在我们自性田里的一颗种子。这些种子撒下去之后,如果有了阳光雨露的滋养,就可以发芽、开花,以至结果。
多行供养,多行布施,就相当于种下了富有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因缘成熟之后,显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我们比较富裕,财物恒足,如果做生意的话可以赚很多钱。
我认识一位居士,现为某集团总裁。他1960年代在香港,几乎身无分文,连饭都吃不饱。后来通过努力获得很大成就。发迹后,这位居士把公司的财产五五开,百分之五十留下维持运作,百分之五十捐赠出去回报社会。近两年,他是百分之三十留下,百分之七十捐赠出去,帮助各地重建、修缮寺庙。
中国有句古话叫舍得舍得,有舍才能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这位居士的例子,就是现身说法。只要我们多行供养,多行布施,多种善的种子,肯定会得到好的果报。我们不会因为布施供养而变得贫穷,相反会变得更加富裕。
04
拓宽心量
我们行广修供养,重要的一点是要通过修供养来拓宽自己的心量。心量一旦拓展开了,很多原本让人很烦恼的事情,一下就变得无足轻重了。比方说,如果我往一杯水里撒一把盐,那么这杯水肯定咸得发苦。但如果我往大海里撒下一把盐,对大海肯定不会产生影响。所以说,我们要快乐,还是要烦恼,很多时候都是决定于我们心量的大小。而我们个人生意能做多大,官能做多大,很多时候也是由心量所决定的。
广修供养的过程,就是在一步步拓展我们心量的过程。佛语云,“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确确实实的境界,不是佛经夸大。
05
排除心障
在我们一步步打开心门、解开心结的过程,有些心结会特别难解开,这就涉及到普贤十大愿王的第四大愿忏悔业障。之所以解不开,因为有东西障碍着。忏悔业障,就是要通过忏悔,来排除这些障碍我们的东西。
佛语有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有一种心理症状叫强迫症,在强迫症里面,有一种叫做洗手强迫症。其症状是反复洗手,不管怎么洗,洗多少遍,在病人眼里,始终觉得不干净。
我曾听说过一个女孩子,洗手洗到手皮都擦破了,还是觉得手很脏。其实,真正不干净的并不是她的手,而是她的心。为什么她会老是觉得手很脏呢,因为她往昔所做的一些事在她心里留下阴影,记忆里有一个抹之不去的污点,在这个阴影笼罩之下,她会总觉得这手很脏。
后来,这女孩在一个师父引导下,慢慢回忆过去,去寻找这一颗烦恼的种子。回忆中,女孩发现,她小时候喜欢抓一些小动物来玩,虐待它们。有一次,她疯狂追打一只小猫,结果不小心手被小猫爪子抓了一下,流了血。她当时特别害怕,害怕有毒,结果就跑去洗了又洗。后来,她时不时会想起这一幕,心里有丝丝忧心,但也没太在意,渐渐也就忘了。
再到后来,有次看到一些被动物咬伤而得狂犬病的报道,不知怎的,莫名其妙,她就总觉得手很不干净,非洗不可。结果越洗越觉得不干净,出现了极大的烦恼,难以自控。
当这女孩看到这其中的前因后果后,一下恍然大悟,发起极大的惭愧心,不停忏悔,忏悔她以前虐待小动物所犯下的罪障。经过一夜真诚忏悔,第二天发现自己不觉得手很脏了,也不用去洗了,身心一下舒坦了。
这就是忏悔的功效,和为什么要去忏悔的原因。心识的种子清净了,看什么都清净,看什么都舒服,不会有什么烦恼。否则,种子不清净的话,看什么东西都脏,都不喜欢。
06
摧灭妒心
普贤菩萨还有一大愿是随喜功德,即保持身心愉悦,随时而喜,随地而喜。有人找我学佛,我让他先去学笑,首先对着镜子笑,然后在生活中也要笑,即使遇到挫折都能同样地笑。
随喜跟功德连在一起,叫随喜功德。功德,简单来说就是善事,随喜功德就是我们见到别人的善事之后,要发欢喜心。同时还要去帮助他人成就好事,成就功德事业,这就是随喜功德的内涵。
现代人烦恼主要来自于攀比,从攀比开始,然后嫉妒,随后绞尽脑汁去获取,或者破坏,这是现代人烦恼重、压力大的重要原因,这些烦恼和压力都是从自心的错误认识开始的。
如果能换一种思维,别人的房子宽敞,车子高档,自己的可能没有人家的好,或者说自己暂时还没有,这没关系,我能随喜他人就行了。当下随喜,当下就快乐自在。别人拥有车子房子,还不一定快乐。我们当下随喜,当下就快乐,如此,夫复何求?
随喜功德,也是让自己积极融入大众的一个过程。很多事情,包括很多大的功德善举,都不是靠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举个例子,一个社区的建设,社区整体风貌的改善,不是靠一两个住户就可以做好的,这需要很多人共同发心。随喜功德,就是融入大家,融入集体,每个人都随喜一点,贡献一点,就能聚沙成塔了。
07
恒顺众生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讲到随喜,有些人说,随喜确实很好,但有时面对某些人某些事情,实在想笑都笑不出来,非得大吵一顿才痛快。这就涉及到普贤十大愿王的另外一个大愿——恒顺众生愿。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因为自己的认知、经历以及气质、兴趣等方面的不同,遇到事情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如果每人都要求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彼此互不相让,那么必定会产生很多矛盾。所以,佛家常讲要恒顺众生。恒顺众生,简单来说就是放下自己的意见,而多考虑对方的想法,顺着对方的意愿来做。这样,才可以让各方的关系融洽,事情也可以较顺利地完成。
孔夫子也有类似说法,孔子云,“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说,不要执著自己的意见,而要放下自我,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多考虑别人的立场和需要。
对于家庭而言,恒顺众生是家庭和睦的关键。如果家中每个人都各自为政,以自我为中心,那么这样的家庭很容易争吵。当前社会,离婚率日益攀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其实都是不能恒顺众生、恒顺对方的结果。
除了家庭之外,恒顺众生也是社会能否和谐的重要因素。如果每人都能多一点考虑别人的需要,包容他人,多给别人提供方便,那么生活中便不会有太多勾心斗角,社会也将变得更美好。
以上就是关于普贤十愿在社会生活中启示和运用,祝大家都能过上健康快乐、智慧富足的人生,祈求三宝加被大家,早日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