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在汉末三国时期隶属于豫州刺史部。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籍贯为该市的三国名人共有四位,均为怀远县人,来自两大家族,一家姓蒋,一家姓桓。
蒋氏家族的两大成员为蒋济和姜秀。蒋济,字子通,早年与刘晔、胡质和朱绩闻名江淮,在扬州担任计吏一职。此后,蒋济等人得到曹操的征召,先后担任县令和别驾等职。在这一时期,蒋济最为著名的事迹出现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年底。
时值赤壁之战刚刚结束,曹操遭遇重创,不得不撤出荆州大部地区。就在此时,孙权突然集结十万大军向曹魏淮南重镇合肥发动猛攻。曹操无力对合肥进行大规模增援,只得命将军张喜率一千多骑兵前去解围。但张喜所部在途中又遭遇瘟疫侵袭,士卒减员严重,合肥局势越来越危急。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蒋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故意散布消息,宣称张喜统率四万大军已赶到雩娄地区,又命扬州主簿高调去迎接张喜,造成张喜大军不日即将到达合肥的假象。同时,蒋济又派出三位使者前往合肥。其中的一位进入城中,将蒋济散布的假消息公之于众。
合肥军民闻讯后,士气高涨,欢欣鼓舞。按照蒋济的嘱咐,另外的两位使者故意在城外被孙权抓获。看到蒋济写给合肥守将的信件,孙权信以为真,匆忙烧毁城外营寨,全军撤回江东,合肥之围就这样被蒋济轻而易举化解。
数年后,蒋济被调入丞相府担任主簿西曹属,负责官吏的奖惩和升降。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围攻襄阳和樊城,水淹七军,威震中原,曹操一度打算迁都以避关羽锋芒。关键时刻,蒋济与司马懿向曹操提出了联合孙权击败关羽的建议,这一建议也得到了曹操的采纳。此后,曹操亲率大军增援襄阳和樊城,孙权命吕蒙白衣渡江,解了襄阳和樊城之围,还导致关羽兵败被杀,荆州落入孙权之手。
曹魏帝国建立后,蒋济继续得到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睿的重用,历任散骑常侍、东中郎将、尚书、中护军、护军将军等职。魏帝曹芳即位后,大将军曹爽独揽朝政,蒋济遭到排挤。在此期间,蒋济与司马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到了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蒋济是司马懿坚定的支持者。高平陵之变结束后不久,蒋济病逝。姜秀,是蒋济之子,早年加入曹魏集团。蒋济病逝后,姜秀继承了蒋济都乡侯的爵位,具体事迹不详。
桓氏家族是中古时期的著名家族,自西汉时期便闻名于世。该家族的两大成员分别为桓典和桓范。桓典,字公雅,孝廉出身,历任郎官、司徒府掾吏、侍御史、平津都尉、钩盾县县令、羽林中郎将等职。汉献帝刘协登基后,桓典又担任过御史中丞、光禄勋等职,于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病逝。
桓氏家族的另外一名重要成员名叫桓范。桓范,字元则,隶属于曹魏集团。桓范早年担任过丞相府掾吏、羽林左监、中领军、尚书、征虏将军、东中郎将、扬州刺史等职,是魏明帝曹睿时期的重臣,是曹魏大将军曹爽的心腹,被称为“智囊”。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之际,桓范正在洛阳城中。他趁乱离开洛阳赶往高平陵,向曹爽通风报信,力劝曹爽带着皇帝前往许昌,举兵征讨司马懿。不过,桓范的建议遭到曹爽拒绝。最终,曹爽向司马懿投降,三族被灭,桓范也被司马懿所杀。
参考书籍:《三国志》、《后汉书》、《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