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东汉釉陶磨 许昌博物馆供图
在许昌博物馆二楼展厅,陈列着一件东汉釉陶磨,你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吗?它和几十年前我们在南方的村庄或是北方的院落里,总能看到的石磨又有什么联系吗?透过它,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磨的“前世今生”。
东汉釉陶磨小巧精致
“这是一件东汉釉陶磨,从外观看它和现在的石磨类似,都是圆形的……”许昌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陈文利说。这件釉陶磨通高19.4厘米,宽18.3厘米,足距20厘米,磨扇为圆形,上下两扇置于方形漏斗之中,磨架呈“井”字形,一周两侧为圆裆,两侧为方裆,八字腿,磨架施绿釉,磨扇施黄褐釉。
“磨”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粮食加工工具,其作用可概括为磨面和磨浆两个方面。磨浆为豆腐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条件,而磨面则堪称小麦种植普及和面食替代粒食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
许昌博物馆展出的东汉釉陶磨小巧精致,并不具备实用价值。“这件釉陶磨是按照墓葬主人生前用的器皿专门制作的明器,也就是随葬品。在汉代墓葬中,陶磨并不鲜见,这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把小麦磨制成面粉的技术,饮食更加精细化、多样化了。”陈文利说。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耕文明古国之一。在距今10000年至8000年间,我国已形成了以水稻为代表的南方水田农业,和以粟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两大系统,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但收获后的粮食,无论是水稻还是麦谷,都需要经过去秕、脱壳、磨粉等加工工序才能食用。那么,这些食材是怎么去壳成粉的呢?古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明了研磨器这种专门用于把谷物外壳剥离、制成粉状的“神器”。
最初的磨盘并不是圆形的,石磨盘、石磨棒……在许昌博物馆一楼展厅,陈列着一系列用于农业生产的新石器时代文物。“这些文物是裴李岗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件石磨盘出土于石固遗址,石磨盘上摆放的圆柱形物体叫石磨棒,它通常和石磨盘配合使用,用来碾磨谷物。”陈文利说。石固遗址出土的石磨盘看着像石板,两头为圆形、面上微凹、底下有四条腿,与今天的石磨外观截然不同。
新石器时代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属于研磨器,此类研磨器需要耗费大量人工,且效率低下,至战国时期,石磨的发明和使用使粮食加工效率大幅度提升。到了东汉时期,类似于今天石磨的转磨逐渐在黄河流域普及开来。在北方发现的汉代墓葬中,陶磨是常见的明器。在徐州驮篮山西汉楚王墓、徐州铜山石护城村西汉遗址等地还出土了实用石磨,说明汉代的粮食加工技术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汉代人餐桌上有哪些主食
米饭、面包、馒头、包子、面条……在当今这个时代,主食多种多样,尤其是以面粉为原材料的主食,成了北方人餐桌上的“常客”。
事实上,如今在我国北方广泛种植的小麦原产地并不是中国,在我国出土的早期小麦遗存的年代大多在距今3500年至4500年之间,这可能就是小麦传入中国的时间。有意思的是,小麦的加工技术却没有与小麦在同一时间传入中原区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缺乏磨制面粉的有效工具,古人吃的都是蒸熟或者煮熟的小麦粒,这种饭食也被称为粒食。这也大大限制了中国人对小麦的栽培和食用。
磨起初称“硙”,汉代称之为“磨”。据《世本》等文献所记的“公输般作硙”推断,圆形石磨的使用在战国早期即已开始。汉代石磨加工技术逐渐普及,小麦被有效转化成面粉,最终变成了面条的鼻祖“汤饼”,以及馒头的鼻祖“炊饼”。至此,人们对于小麦的追求就不单单是填饱肚子,还有更好的口感和卖相。
东汉文学家刘熙在《释名》中明确指出:“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同时提到了胡饼、蒸饼、汤饼、索饼等面食名称,而汤饼与索饼便是地道的面片与面条,蒸饼则是现代人所说的馒头。
汉魏时期西域各族的饮食风俗传入中原,称为“胡食”。胡食中最重要的面食就是烤制的胡饼,应属当今所说的烧饼。东汉后期,出现了一场规模不小的饮食变革浪潮,带头变革的人就是汉灵帝刘宏,他是一个“胡食天子”。据《后汉书》的记述,汉灵帝喜爱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引得一帮乐师贵戚都跟着学,穿胡服、用胡器、吃胡食,一时间蔚然成风。汉灵帝喜爱的胡食主要是胡饼和胡饭等。由此可见,汉代人餐桌上的主食还是相当丰富的。
“事死如生”的观念使得汉代墓葬明器种类多样
“陶磨是汉代墓葬中比较常见的随葬明器之一,汉代有‘事死如生’的观念,不仅表现在墓室形制结构模仿现实中的房子,而且在随葬品方面也尽量做到应有尽有,就是为了将墓主人生前所用器具、物品随其一起下葬,使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仍可以享受生前的生活。”陈文利说。
所谓明器,就是仿照实物制成的随葬品,种类多样,特别是制作精美的陶制模型明器更为盛行。有仓、灶、井、碓、圈厕、院落、家禽、家畜以及各种造型的人物俑等,几乎包括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实物。
汉承秦制,休养生息的国策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两汉在400多年间的时间里,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铁制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区田法相继诞生,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政治上比较安定,人们生活比较富足。
古时候,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不死,并向往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以物陪葬的习俗。一些体量小的铜镜、刀、钵、罐等生活实用器容易放置墓室,有些器物体量较大,不能放入墓室,但又必须作为随葬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智慧的古人便依其形状制作成缩小版的模型器用于随葬,文献称之为明器。《礼记·檀弓》:“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意指明器虽具备外形,但不具有实用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到了汉代后期,厚葬之风渐衰,人们逐渐领悟到“人死如灯灭”,用不上什么实物随葬品。基于这样的认识,出现了许多仿制的象征性随葬品,也就是采用替代品陪葬,如汉墓出土的各种农庄、陶楼、陶院落、陶狗、陶壶等,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日常生活,同时也透露了当时的建筑形式。而由于大量生产的结果,使得许多不是上层阶级的人也负担得起,所以陶制的随葬品在汉代相当盛行。
磨,不仅与饮食密切相关、和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也是民间风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件东汉釉陶磨,见证了汉代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来源:许昌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