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在学校或者家里,我们的孩子经常会和父母、长辈、老师或者某个权威发生冲突和对抗。身为父母,我们总想帮助孩子化解,希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长,收获一份宁静的好心情。可是,有时无论父母怎么说,有些孩子总是一听就烦,转身就走,然后听到门“嘭”的一声响。而有些孩子虽然坐在你面前,好像在听,他却刀枪不入,保持他固有的观点,没有任何改变。面对这种情况,父母该怎么办呢?今天的《不费力的教育》之《都是标准在打架》会告诉我们,在特殊的场景里与孩子如何取得沟通,如何获得效果,如何收获成长?
我参加的第一次智心馆学习沙龙
在阿布智心馆,有一位伙伴分享了她的孩子与老师发生的剧烈冲撞。老师是校外领导力训练营的老师,孩子参加这个训练营是要从8岁保驾护航到18岁,交了巨额费用。
有一天,老师抛出一个观点:我们每一个人的语言和行为的背后都是受大脑驱使的。这时,孩子站起来,表达了一个不同的观点:“老师,你说得不对!我们心理学的老师说我们的行为和语言是受我们的心驱使的。”这时,老师说:“你这个孩子怎么那么多事,听就听,不听就不听。你不听就滚!”孩子非常的愤怒,指着老师说:“你这更不对了,你要向我道歉,你骂我了,你怎么能让我滚呢?我只是表达了一个不同的见解,难道我们不能共同探索吗?”这时,老师生气了,“啪”的一声把话筒摔了,然后踢了孩子两脚。孩子更愤怒了,他甚至开始怀疑上学有什么意思。
于是,家长非常着急,眼看着假期结束,就要开学了。家长特别期望能够给孩子一份良好的开导,能够把孩子的心情调整好,让他处于良好的状态、不要影响小长假开学后的情绪。
家长把孩子带来见我,我能看出孩子是不情愿的。孩子说:“不开心的事,老说老说,烦不烦呀!”
“宝贝,你真的太智慧了!不开心的事情选择一次一次的说,的确会让人心情越来越不好。我倒是对这个事情不关心,我想看看你的腿,此刻怎么样了?”
于是,孩子撩起裤腿,让我看看。我看到的确有一些软组织的挫伤,在和孩子进行了一些关心和互动之后,我问:“听你妈妈说,你说人的行为和语言是受心的驱动的。那在你和老师发生冲突的那个瞬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呢?”孩子很轻松、很自然地说:“那他肯定在想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捣蛋?怎么这么不配合课堂的效果?怎么这么不给我面子?”
“哇,太了不起了!”我为孩子点赞,“太厉害了,你对老师的想法这么清晰,那你呢?”
孩子说:“我觉得这个课堂是培养领导力的课堂,那一定是开放、探索的状态。在优优平台上,我看到伯乐老师就是这样对我们的。”
我又问:“你是拿这位老师与伯乐老师对比,是吗?你建立了一个伯乐老师的标准,所有的老师都要以开放、探索、鼓励孩子表达的方式来面对课堂,是这样吗?”“嗯,是的。”
“那老师又建立了一个什么标准呢?”
“老师有一个好学生的标准呀。好学生应该配合他,应该给他充分的面子,应该在课堂上提出不让他尴尬和难堪的问题。”
“原来老师也建立了一个好学生的标准。”这时,我问孩子:“你和老师有打架吗?我发现你没有和老师打架,而是你和老师的标准在打架,她的好学生的标准和你的好老师的标准在干仗。”
孩子眼里一亮,说:“是哦,的确是我们两个人,好老师和好学生的标准干起来了。”
“亲爱的孩子,你有没有发现,你对老师此刻那么的愤怒、那么的不满,然而,你和老师干的事情是一样的。”
孩子恍然大悟,说:“原来我和老师是一样的。”
“宝贝,那我们人怎样才能不打架呢?当我们清晰了自己的标准,又看见了对方的标准,我们能够该用标准的时候用一用,当标准产生抗击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放。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很容易和平。”
这时,孩子说:“原来一个人想要幸福、想过好,就要了解标准、看见标准,同时还要适时地放下标准。”于是,孩子引申到他和同学的关系、和老师的关系、和爸妈的关系,乃至未来他和亲密恋人的关系。
发现标准,放下标准,同时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标准,对人生的幸福是如此的重要。
通过和孩子简短的交流,却打开了孩子内在和老师之间那份沉重的愤怒。身为家长,我们要静下心来清晰自己、清晰孩子、清晰老师,我们不要急着去做什么,而是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向内去探索,有一份清晰可见的明了,然后,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然而,这份清晰明了之路,需要父母踏上学习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