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韩国1976年大事(韩国1976年男明星),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韩国1976年大事(韩国1976年男明星)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韩国1976年大事(韩国1976年男明星)

中国地大物博,版图辽阔,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一些国家对我国的土地虎视眈眈,妄图采用各种手段侵犯我国的领土。

尤其是近代以来,关于领土问题,日本和韩国三番五次地向我国挑起争端。最为大众所熟知,也是最令中国人愤慨的就是“ *** 争端”。

但其实除了 *** 之外,中国还有一块土地也曾成为争论的对象,甚至将中、日、韩三国都牵扯在内,这个地方就是所谓的“间岛”。

上世纪70年代,韩国曾公然向我国提出“归还其间岛”的无理诉求,可被我国明确拒绝后竟在报纸上公然辱骂。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间岛与中韩两国又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呢?

1.“间岛”在哪里?

这个时候也许就有朋友要问了,这个“间岛”是哪个岛?怎么从来没在中国地图上见过这个地方呢?

事实上,中国确实没有一个叫间岛的地方,但是“间岛”的的确确属于我们中国。看到这句话,您可能又搞不明白了,先别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间岛地区示意图)

所谓“间岛”,原无此名,它所指的地方其实是我国东北吉林光霁峪前图们江中一片面积很大的滩地。这个地方同朝鲜北部的清津、罗津接壤,面积大概2000余亩,我国一般称它为江通滩、夹江或假江滩地。

假江滩地和周边的延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自明代始,这一地区就有中央派出的官员负责严密的军事、政务管理,并设置有建州卫、建州左卫等卫所。

到了清代,由于满人入关者将长白山及其附近地区视作发祥重地,因此封禁,导致“疆界有暗昧不明之势”。

但是到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乌拉总管穆克登领康熙之名查边,在此过程中正式确立图们江(朝鲜称为豆满江)、鸭绿江两江为中朝国界,并立下“审视碑”为证。因此图们江以北地区即上文所讲的假江滩地就被正式定为中国领土。

然而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朝鲜境内咸镜北道爆发灾荒,一时间饿殍满道,民不聊生。为了谋得一线生机,朝鲜饥民冒死越过中朝边界图们江,开垦北岸仍在清 *** 封禁政策下的假江滩地。

在此开垦的朝鲜人将他们垦种之地称作“垦地”“垦岛”(Kento),后因为朝鲜语“间岛”(Kantao)与“垦岛”语音混淆,朝鲜流民便将图们江北所有越垦的土地统称为“间岛”。“间岛”一词便由此传了下来。

随着越境开垦的朝鲜人数量越来越多,当地官员也不得不对此高度重视于是将此事上奏朝廷。朝廷得知此事之后迅速下令,要求严查垦民户籍,并将其划归到珲春、敦化两县管辖。

这一消息传回朝鲜后,朝鲜国王坐不住了,连连上书恳请清朝将垦民遣送回国。可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在中国开垦定居的朝鲜垦民根本没有离开的打算,甚至宣称自己所跨的豆满江不是中朝两国的界江——图们江。

由此则引发了中朝之间的第一个争论——“两江说”之争。朝鲜边民为了留在新开垦的土地上,不惜编造出图们江和豆满江是两条江的说法,并主张豆满江北岸的“间岛”并非中国的土地。

为了解决这一争论,中朝先后进行了两次谈判。第一次是在1885年,史称“乙酉”勘界谈判。

(穆克登碑文)

清朝代表秦瑛等人同朝鲜安边府使李重夏对穆克登碑和图们江、鸭绿江的发源地进行了勘察并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勘界谈判。

然而双方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中方始终坚持图们江就是豆满江,二者为一条江的观点。而朝鲜却还是搬出边民的那套说辞,认为图们江和豆满江是两条江。最终双方不欢而散,第一次勘界无疾而终。

1887年,中朝两国第二次勘界,史称“丁亥”勘界谈判。在这次谈判中,朝鲜 *** 首先承认图们江即豆满江就是中朝界河,解决了“两江说”之争。由此便是承认图们江以北为中国领土这一事实。

但是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在图们江源问题上未达成共识,第二次勘界也以争论未决而告终。

在解决勘界问题的同时,清 *** 也没有放松对“间岛”地区的管理。在这一时期,清 *** 也面临着北边的沙俄侵略问题。为了 *** 沙俄对东北边疆的侵略,清 *** 决定招大量朝鲜边民到图们江北岸开垦,并对他们采取归化入籍的措施。

1885年,清 *** 还特别在此处设立了越垦局,专门管理图们江沿岸长700余里、宽40余里的朝鲜人私垦地带,并对朝鲜人民同中国百姓一视同仁,收取租银,准其耕种。

2.“间岛事件”

(图们江流域) (图们江流域)

尽管经过先后两次勘界,中朝双方对图们江为界江一事达成共识,但是图们江源问题却成了遗留问题。未免夜长梦多,清 *** 多次催促朝鲜进行源头勘界,彻底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然而朝鲜却屡次回避,拒绝再次勘界。

此时的清 *** 已是日薄西山,随之而来的甲午战争更是对清 *** 国际形象的沉重一击。由于清朝战败,清 *** 对于朝鲜的影响力和威慑力锐减。

朝鲜趁机宣布“独立”,并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借此机会,朝方官员仍贼心不死,企图撺掇我国图们江以北的领土,进一步捏造所谓“间岛事件”。

当时的朝鲜官员李范允公然挑衅越垦局,妄称假江滩地为“间岛”,是“朝鲜国土”。并打着所谓“间岛观察使”,率领“私炮队”非法越境。

清朝地方官对朝鲜的侵略行为进行了有力回击。在1904年,双方会订《中朝边境善后章程》。该章程第八条明文规定:“古间岛即光霁峪假江之地,向准钟城韩民租种,今仍循旧办理。”这再次申明所谓“间岛”一直都是中国领土,中国对“间岛”拥有 *** !

然而该《章程》只是边界督办官员达成的权宜之计,中朝两国 *** 没有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边界协约,这就为之后日本插手“间岛问题”埋下了隐患。

3.日本的介入与“间岛问题”

(“大陆政策”)

日本自甲午中日战争战胜后,就信心大增,决心加速实施“大陆政策”。所谓“大陆政策”即日本妄图先征服中国台湾,其次 *** 朝鲜、 *** 东北和蒙古,继而 *** 全中国,最后称霸亚洲征服全世界。

因此在甲午战争后,日本便假意支持朝鲜“独立”,实则想要独占朝鲜。至1905年,日本威胁朝鲜签订《乙巳保护条约》,令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并代行外交权。

拿下朝鲜,日本的主意就打到了中国东北地区。日本觊觎我国东北已久,但是从哪能拿捏到中国东北的把柄呢?很快,日本就了解到了中韩的“间岛”争端,由此便再次捏造了“间岛问题”。

1907年,日本开始介入“间岛问题”,他们利用已经移居此地的朝鲜人,将“间岛”作为其侵略东北的前哨。

(伊藤博文)

在此期间,日本的伊藤博文派出以斋藤季治郎为首的间谍、特务300余人偷潜入我国“间岛”一带刺探情报,摸查地形。

除此之外,他还特别授意日本法学博士筱日治策就“间岛”问题的历史和法律进行研究,妄图从中找出纰漏来作为侵略的借口。

在一番密谋活动之后,日本公然入侵我国龙井村,并设立了“统监府间岛派出所”,并挑衅中国提出了所谓的“间岛领土未归属论”。

这一论断是对历史的彻底歪曲,因为早在日俄战争之前,日本人自己出版的《满洲地志》一书便清清楚楚地写下“满洲南以鸭绿、图们二江界于朝鲜。”为了粉饰自己侵略的意愿日本甚至歪曲自己所承认的历史,实在可笑之极!

面对日本人的无理挑衅,清 *** 很快做出了回应,下令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和吉林巡抚陈昭常解决此事。徐世昌接到命令后决定起用吴禄贞前往调查此事。

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年轻人就对此事表现出了莫大的关注,这个人便是民国时期的著名革命家——宋教仁。

4.中国的反击——吴禄贞与宋教仁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先从吴禄贞这个人讲起。吴禄贞生于光绪六年(1880年),字授卿,是湖北云梦人。他的父亲在私塾里教书,所以他从小就作诗习文,颇有天资。17岁就考进了当时兴起的新式学堂——湖北武备学堂。

(吴禄贞雕塑)

由于学习成绩优异,第二年就被张之洞选中派往日本留学,成为清 *** 第一批留学日本的士官生。留日期间,吴禄贞大量接触了革命思想,并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

归国后,他在朝廷谋了个小官,但当了没多久就因为得罪了陕甘总督被免除了军职。好在了解他的徐世昌慧眼识珠,在“间岛问题”上决定派他调查“间岛”一事。

秘密前往边境的吴禄贞立刻开展了考察工作。考察工作进展的异常艰难,因为他们手中既没有会勘察的人员和勘察工具,也没有前人的资料可做参考。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吴禄贞和同伴们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绘制出了《延吉编务专图》。同时,他们也查阅了大量史料写出了十万余字的《延吉边务报告》对“间岛”是中国领土进行了严密地论证,并在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介入“间岛问题”实则是借机侵略我国东北。

吴禄贞不仅做了书面论证,随后更是出任协都统衔兼会办吉林巡防营务处,向日本的“间岛派出所”所长斋藤季治郎提出强烈 *** ,并据理力争坚决捍卫我国国家 *** 。

(斋藤季治郎)

巧的是斋藤季治郎也是吴禄贞留日时的老师,斋藤季治郎先期的盛气凌人和后期的花言巧语,吴禄贞都不为所动,对自己的立场毫不让步。最后连斋藤自己都感叹道:“中国尚有人,如吴禄贞,不可欺也。”

第一次交涉未能如日本人所愿,伊藤博文依然不愿放弃“间岛”这块肥肉,假借“保护”朝鲜人的名义,再次与中国谈判。吴禄贞毫不退让,最终迫使日本人放弃了“间岛”谬论。

在1909年9月4日,清 *** 派外务部尚书梁敦彦同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彦签署了《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即俗称的《间岛协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长达200多年的中朝边界之争和历时两年多的“间岛问题”最终解决。

但是这一条约的签订并非代表中方的完全胜利,事实上为了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保住中国对“间岛”的 *** ,中国也做出了重大牺牲。在条约中,中国以东三省煤矿开采等东三省五案的利权换取了 *** 的完整,暂时解决了领土纷争,这也是当时复杂国际背景下的无奈之举。

而谈到以利权换 *** 这一策略,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宋教仁。

(宋教仁)

宋教仁,字得尊,号遁初,1882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他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驱者之一,更被人们称作“中国 *** 之父”。大家可能更多了解的是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但他的著作《间岛问题》为维护我国 *** 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1906年,宋教仁为避祸游学于日本,并积极参与组织同盟会等事宜。闲暇时分,他经常通过读报纸了解国内外大事同时也是打发时间。可这一看,就让他看出了大问题。

宋教仁敏锐地发现,日本报纸反复报道“间岛”的消息,并称这里是朝鲜治理的独立地区,不受清廷管辖。

此时的宋教仁正致力于发展武装推翻清朝,看到这一消息大为心动,欲想在此地招揽人马,于是大量搜集有关“间岛”的各种资料。

可是他越查越不对劲,他翻遍了能在日本找到的资料却发现所有的记载都是模棱两可,无从可考。为了一探究竟,他决定亲自去一趟“间岛”,一方面打探情况,另一方面也想动员人手密谋起事。

1907年,他化名桃源宗介到“间岛”秘密活动,在此过程中搜集了大量资料,然而没过多久便东窗事发。宋教仁匆匆逃回日本。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日本主动挑起了“间岛问题”。此时,宋教仁才意识到,日本流传所谓“间岛”为朝鲜管理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宋教仁下定决心写一本书来驳斥日本的观点,于是便有了《间岛问题》一书。

(《间岛问题》 序)

与当时吴禄贞等人所作书不同的是,《间岛问题》一书不仅从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方面对“间岛”地区做了考订,更先进性的引入了西方的国际法,采取近现代法律手段维护国家 *** 。

论证过程中,他严格按照国际法的框架,从历史、地理、条约三个方面来考察“间岛”领土性质。

在书中他指出,“间岛” *** 归于我国可追溯到唐中叶,并指明长白山、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天然界限,再加上康熙年间穆克登勘界立碑的行为,“三者既如是,然则‘间岛’当为中国领土,其条件已完全具备矣”。

《间岛问题》一书中不仅对“间岛” *** 做了论证,还提出了当下解决争议的方法,其中便暗示清 *** 可以以利权换取 *** 。

值得一提的是,《间岛问题》一书写成之后,有人曾劝告宋教仁将此书交予日本书局,以换取革命经费。

尽管此时宋教仁已走上推翻清 *** 的革命道路,但在民族和国家大义面前,他还是化名“宋练”,托朋友将此书交予清朝驻日公使李家驹手中。

(袁世凯)

当时主持外交的袁世凯、那桐等人读过此书之后如获至宝!急忙下令招揽“宋练”,宋教仁此时亦有意回国,然而在身边革命人士的冷嘲热讽之下,犹豫万分,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久后,宋教仁在《中兴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致驻日公使李家驹、胡惟德的 *** ,在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某愚不幸,素持与 *** 立于不两立之主义。曩者“间岛问题”之起,某以诸公等 *** 诸人昏聩无知,将坐使日人攫夺我十数万方里之地。 *** 固所反对,然国家领土、国民人人当宝而爱之。

至今读来,带入宋教仁当日所处之环境,不禁叫人感慨万分。

5.重翻“旧账”,再生事端

本以为已经说的不能再明白的“间岛”问题已落下帷幕,没想到韩国竟又不安分起来。打着所谓“恢复国史”的旗号,大肆宣扬“大韩民族史观”,“间岛问题”又被激进的韩国民众翻了出来。

韩国民间对这个问题更是“暗潮涌动”,甚至在1978年元旦的时候,韩国学者徐桢哲在《韩国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新年展示韩国旧貌》的文章,大言不惭地宣称日本人将“韩国领土间岛”卖给了中国人,如今要收复“间岛”。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可谓是“一是激起千层浪”,无数韩国人开始跟风叫嚣,面对韩国人这般跳梁小丑的行为,中国甚至不屑理会。

(朝鲜日报)

然而韩国却愈发嚣张,到了1991年,韩国历史学家赵活又在《朝鲜日报》上胡说八道称间岛是韩国的领土。而在韩国错误的民族史观的助力下,这股思潮开始逐步向政界蔓延。

2004年,韩国59名议员向国会提交《间岛协议》无效决议案,要求韩国 *** 正式向中国索要领土,甚至还为此炮制出了闻之可笑的“间岛之日”。

面对韩国的挑衅,我国学术界迅速启动了有关于中国边疆史研究的“东北工程”,从历史资料等实证方面进行“学术戍边”,以强有力的史料证据泼醒韩国人自以为是的幻梦。

直至今日还有不少韩国人宣称“间岛”为韩国领土,甚至刊登辱骂性文章无理取闹。

面对此事,我国自然不能放任自流,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历史证据,让延边假江滩地(即所谓“间岛”)为中国领土的事实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也要勇于抗争,机智有效地应对他国地恶意挑衅,有理有据地捍卫国家 *** 完整!

编辑:谭古

更多韩国1976年大事(韩国1976年男明星)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