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连续不断地存在呢?(中华文化是唯一延续不断的文明吗),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连续不断地存在呢?(中华文化是唯一延续不断的文明吗)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连续不断地存在呢?(中华文化是唯一延续不断的文明吗)

中华文明在过去能够长时间遥遥领先世界,其实不同阶段的原因也都不大一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原因。

现在被公认的有四大文明古国,而且在过去,还有其他众多的文明曾经显赫一世。但是最后无一例外的,这些文明要么彻底消失,要么断了传承。只有中华文化流传千古,一直存活到现在,而且还在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这其中除了中华文明本身的特殊性(这个后面会讲),和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也是脱不开关系的。

翻看中国地图,不难发现,中国的地理位置如同一个温床。南面和东面都是茫茫大海,西面有喜马拉雅山脉和茫茫大沙漠。在古代,以当时的科技水平,东、南、西三个方向是不可能遭遇敌人的。这样的环境就像一个大温床,孕育着中华文明,让它可以不断发展壮大,而不必担心遭遇强大的敌人,将文明毁于一旦(就像印度一样)。

而唯一可能遭遇敌人的北方(若按照现在中国的版图,包含西北的甘肃、新疆,以及北方的大草原),其环境却是荒凉的戈壁滩、沙漠、大草原,在这种环境下能够孕育出来的文化只可能是游牧文化。例如周朝时的犬绒,秦汉时期的匈奴……

2、农耕文明VS游牧文明

游牧文明的特点是四处游牧、不断迁徙,这样的特点注定了它不具备强大的凝聚力。因为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智慧与智慧之间的碰撞,所以游牧文明内部本身就存在着多元性和强大的差异性。内部思想尚且不能统一,更何况同化其他文明?

农耕文明则不同,它让人们对土地会生出强大的眷念。哪怕是遭遇天灾人祸,但是只要少数人聚集在一起,在一块肥沃的土地上扎下根,只需要经过数代繁衍,就能够产生一个村庄,数个村庄就能联合成一个集镇,继而形成城池、国家。所以,相较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更容易被孕育出来,更容易得到发展,具备更顽强的生命力=力。

尤其是文字出现以后,文明与智慧的火种有了传承的依托。它推动中华文明迅速领先世界。在西方依旧如同野人一样茹毛饮血的时候,中华文明已经到了“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地步,成为了礼仪之邦。

这其中有地理环境因素,有其他因素,但是农耕文明的“扎根”特性功不可没。它让人定居,有了较为丰盛的剩余财富,从而促使中华民族从原始的部落快速向国家转变。

3、中华文明的特殊性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很多人误以为中国的礼是从孔子开始的。其实不对!孔子提出儒家思想的目的只是感叹礼崩乐坏,想要复周礼而已。可见,礼仪这个概念早在周朝,商朝,甚至夏朝的时候就产生了。而以“礼”为文化核心中华文化具备着强大的包容性。因为它并不看重血统,即便是蛮夷,只要学我华夏礼仪,尊我华夏制度,那么就可以认可是华夏人。这也是西周八百诸侯,经过春秋乱战、战国烽火之后能够统一归秦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虽然被屡次入侵,例如元蒙、建奴……却依旧能够文明不灭,甚至反过来将对方同化的原因。

4、秦始皇厥功至伟

“书同文,车同轨。”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但是却很少了解它所代表的含义。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但是却不知道他的贡献究竟在哪里。

因为很少有人想过,秦朝正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开始。在秦朝之前,中国诸侯国林立,那时候是真正的”封土建诸侯“,但是自从秦朝以后,严格意义来说,中国除了少数特殊时期,其他时候都是不存在”封建“制度的,而是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大一统皇朝“制度。

而建立这种制度的根基就在于秦始皇一统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他让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了大融合,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让中华文明传承有序,并且在此后的长久岁月里,能够不断碰撞出璀璨的火花,让中华文明遥遥领先全世界。

当然,因为一个叫董仲舒的家伙,为了让儒家能够适应统治者需要,主动将儒家文化“自阉”,最后发展成为桎梏中国人思想的封建礼教,成了中华文明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并最终让中华民族栽了大跟头,在近现代落后挨打。

但是所幸,中华民族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并且以让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快速崛起!

更多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连续不断地存在呢?(中华文化是唯一延续不断的文明吗)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