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航空装备行业分析(航空装备产业),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航空装备行业分析(航空装备产业)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航空装备行业分析(航空装备产业)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招商证券 王超 杨雨南 芮鹏亮)

本文通过海外数据对国内具有 Nadcap 认证资质企业进行梳理,基本上囊括我国全部能承接海外订单的航空制造企业;本文涵盖全名录梳理、产业链拆分及地域间相对优势对比,对我国航空产业链分布、结构、商业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Nadcap 认证及其分析价值

1、Nadcap

Nadcap,全称为“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合同方授信项目”(National Aerospace and Defence Contractor’s Accreditation Program),是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对航空航天工业的特殊产品和工艺的认证。

它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巨头与美国国防部、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等机构于1990年共同发起和发展的一个专门对航空航天工业的特殊产品和工艺进行认证的体系。

其宗旨是以通用的第三方认证解决方案代替各自对供应商进行重复的特种工艺审查认证,以有效地降低其供应商发展成本和潜在风险。

目前,在全球超过200家第三方认证机构中,涉及民用飞机热表特种工艺最广也是最基本的第三方审核为Nadcap审核和(航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Nadcap 是一个行业共同管理项目,现由质量评审协会(Performance Review Institute,PRI)负责实施。

作为 Nadcap 项目的行政管理方,PRI 理事会由来自波音、空客、通用电气等公司副总裁级别的高管组成,他们负责建立 PRI 的公司政策,制定发展愿景,并监管公司财务状况;Nadcap 管理委员会同样由来自众多主承包商和供应商的质量总监一级的领导组成,他们负责建立项目运作程序,监管项目运营,以及工作组的建立和协调;各专业工作组的代表也都来自于主承包商和供应商,他们都是各自专业领域中的技术专家,共同负责制订审核检查,评审供应商的整改措施,并做出最终认证决定。

因此,对于 Nadcap 而言,项目运营过程中每个关键环节的监管都是有整个行业的参与者来完成的,PRI作为项目的行政管理方只为项目运作提供行政支持,并不参与技术问题的决策过程,它的使命就是为航空和其他以质量和安全为共同利益的行业提供国际化、公正、独立的制造过程和产业评审及认证服务,旨在为行业增加价值,降低总成本,并促进承包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动行业的持续改进。

目前,波音、空客、通用、美国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普惠、罗罗、霍尼韦尔、庞巴迪等都是Nadcap共同体成员中享有高声誉的跨国巨头,中国境内诸如航空工业、航发集团、中国商飞、中国商发亦为Nadcap中的重要机构成员。

从制定审核标准,到评审审核报告和纠正措施,再到最终给供应商颁发证书,Nadcap的整个过程都是由承包商代表组成的特种工艺项目组统一决策的,因此该项目的运作模式更接近于第二方审核,Nadcap认证具有以下特点:

➢ 建立了可满足所有参与方的严格统一的行业标准;

➢ 以Nadcap用户共识为基础的认证决策过程取代了常规的供应商审核;

➢ 进行更深入、专业性更强的特种工艺审核;

➢ 通过严格的要求提升整个行业的供应商质量;

➢ 通过改进的标准化来降低成本;

➢ 选用技术专家作为审核员,以确保他们对过程的熟悉;

➢ 增加对主承包商的审核,减少对供应商的审核。

2、本报告数据分析价值及局限

(1)分析价值

由于 Nadcap 为目前国际航空航天领域中较为权威的第三方认证体系,我们认为其相关数据具有以下几大分析价值:

➢ 对供应商制造能力提供具有相对客观的分析比较:

由于 PRI 及其相关审核体系主要由海外第三方为主,且获得 Nadcap 认证资质成为其合格供应商的条件之一,相关数据能够提供较为客观的比较基础;

➢ 可以作为对部分供应商,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中长期投资筛选条件之一:

考虑到 Nadcap 申请时需要完成的体系能力建设,相关申请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支出,故申请 Nadcap 相关资质企业往往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相关产业链布局;此外,考虑到国际航空市场业务对公司的管理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单品定价相对国内业务较低、部分产品有年降要求,但现金流结算较好,公司必须相应提升自己管理能力以达到盈利),相关认证可以作为优质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筛选条件之一;

➢ 相关公司为我国大飞机产业化阶段的潜在供应商序列:与国防领域脱胎于苏系不同,我国大飞机产业更倾向于英美产业体系,具有 Nadcap 认证资质相关企业目前已进入国际民机产业体系,故其也为我国大飞机产业化阶段的潜在供应商序列。

(2)分析局限

➢ 本分析主要侧重公司技术能力对比,并不直接反应公司盈利能力;

➢ Nadcap 数据为海外供应商配套序列,不涉及部分不面向海外体系的供应商;

➢ Nadcap 工艺主要面向机加工及锻造工艺所涉及的特工工艺及加工处理环节,而对于铸造、增材等工艺的比较意义略低。

二、全球总览:供应商区域分布与相关国家地区较优势分析

国际供应商地理分布分析目前全球洲际 Nadcap 认证资质呈现“美欧亚三足鼎立”态势,整体延续全球高端制造业分布格局;然而如果深入区域后按照国别划分则呈现“美国一超,多强制衡”格局,欧亚大陆上基本上呈现制造强国(中日印韩、英法意西德)均势,几乎所有工艺都能在区域间其他国家找到大量的替代供应商,而美洲部分则凸显美国一家独大格局,符合美洲为美国“经济后花园”这一地缘政治态势。

从具体数据上进一步分析可看到以下情况:

➢ 美国在几乎所有项目中(除去新增设的首件检测 FAI 外)均具有最多合格资质供应商,这反应尽管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去工业化”,美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实力尚存,依旧能领跑全球航空航天制造产业;

➢ 在高附加值产业区域(如复合材料 COMP、非金属制造 NMMM 部分)西方体系(美英日韩)依旧占据相关赛道优势地位。尽管国别数据中,我国拥有拥有 39 个复合材料 COMP 认证(全球第二),2 个非金属制造 NMMM,但拆分后可以发现,其中 28 个 COMP 及 1 个 NMMM 隶属于在华外资企业,中国供应商仅具有11 个 COMP(航空工业、航天科工、中国商飞、西子航空旗下子公司)和 1 个 NMMM(中航复材)认证资质(详表见后文);

➢ 在新增航空结构组装 ASA 认证层面,可以看到率先获得其资质供应商序列与地缘政治及对英美体系供应链的安全保障疑似存在一定程度的联动:欧洲部分获得较多的国家为德国(1)与西班牙(14)而不是拥有空 中客车的法国,亚太部分唯一认证获得者则为印度塔塔工业集团旗下的印度先进系统有限公司(TATA Advanced Systems Limited);

➢ 美国拥有数量最多的航空制造体系 AQS 认证中,有绝大部分为 AC7004 认证,其主要针对业内雇员低于 100 人的小微企业,可以看做对本国具有专精能力的小微企业的一种产业扶持,相关政策对我国未来民机事业发 展有一定借鉴作用。(The Performance Review Institute has created the Nadcap Aerospace Quality System AC7004 as a way for *** all businesses of under 100 employees such as to compete in the aerospace arena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special processes and still be on the same playing field as much larger manufacturers, without incurring the high cost of maintaining a quality system such as AS/EN/JISQ9100. 这里感谢冯鑫同学的深度发掘)

三、国内分布:产业链拆分及省级区域特点

国内数据分析部分将引入 Nadcap 认证 Merit 级别,Nadcap 认证分为三级:普通为 12 月免检、银级为 18 月免 检(后续表格中以灰色代表)、金级为 24 月免检(后续表格中以黄色代表)。

通过对国内供应商数据进行整理,在剔除部分重复申请后,汇总如下:

➢ 中国境内拥有 Nadcap 认证企业合计 239 家,其中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子公司 75 家(其中央企 52 家、地方国企 4 家、民企 19 家),非上市中资企业及子公司 103 家(其中央企/军企 46 家、地方国企/高校科研机构 9 家、民企 48 家),合资企业 1 家,外资 60 家。可以总结为“国企核心主干,民企侧翼协同”格局;

➢ 国内拥有量前五的认证资质为无损检测 NDT(109 家)、热处理 HT(78 家)、化学处理 CP(63 家)、材料实验室 MTL(52 家)、焊接 WLD(21 家);

已获得较为稀缺认证资质为流体系统 FLU(1 家,伊顿上飞航 空管路制造有限公司)、非金属制造 NMMM(1 家,中航复材)、弹性密封 SEAL(1 家,襄阳航泰动力机器 厂)、非金属检测 NMMT(2 家,上海航空材料结构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哈飞)、电子器件-印制板 ETGPB (3 家,天津普林,深南电路、崇达技术),整体呈现金属强于非金属态势;

➢ 中资企业尚未获得的认证资质 4 项:电子器件-电缆线束组件 ETGCHA、密封剂 SLT,以及新增的航空结构组装 ASA 及首件检测 FAI。

1、产业链拆解与比较分析

按照公司主营及产业链所处位置,我们将上述中资公司分为材料、制造、电子、检测、科研、维修六大类,其中制造环节为我国供应商主要集中领域。

(1)材料

从 Nadcap 认证数据分布可以看出我国国资企业依旧占据合金材料的主赛道,相关认证较为齐全,特钢/高温合金部分主要为中信特钢、抚顺特钢、宝武特冶;钛合金部分宝钛股份认证资质最多,不过西部超导紧随其后,符合目前我国航空航天主要钛合金产业结构(洛阳双瑞焊接 WLD 部分主要面向制造,该部分划归制造-其他制造领域)。

参考美国相关飞机材料用量占比变化,我们认为尽管铝合金(主要是铝锂合金)目前正面临复材及钛合金的替代,但其存量空间巨大,且国产化率不高,中铝集团旗下东轻铝、西北铝、西南铝,以及南山铝业(子公司龙口南山航空零部件有限公司涉及航空零部件制造,此外南山锻造为我国首家进入赛峰侧撑杆起落架锻件合格供应商名录的公司)

(2)制造

由于制造部分设计供应商较多,我们进一步细分如下:

1、主机厂

相关认证数量及质量说明我国主机厂在本领域实力强悍,很难被超越,所以市场给予部分估值溢价存在合理性。

相关企业:航空动力系统总平台航发动力、以及具有稀缺资质(非金属检测 NMMT)的中直股份、中航成飞。

2、热加工

如前文所述,Nadcap 对铸造整体比对性弱于其他细分,考虑到我国当下“冷强热弱”格局,建议关注具有合金-铸造双赛道钢研高纳、图南股份,以及未上市但背靠航材院、拥有最全资质的百慕航材。

锻造层面可以看到在大型锻造领域,中航重机能力资质优于其余上市公司供应商、未上市的无锡透平获得认证数量与质量不俗;精锻领域航亚科技资质数量、质量优于西安安泰,考虑到其民营企业属性,我们认为尽管短期公司业绩遭遇较大低谷,但相关能力构筑的壁垒依旧存在。

以铂力特为代表的 3D 打印为目前加工工艺中新增赛道,公司相关资质较为齐全。

3、复合材料

复材领域是我国 Nadcap 认证资质中的短板部分,三家制造企业均拥有较强实力,尤其是拥有中资唯一一张非金属制造 NMMM 资质的中航高科。

4、外协机加

机加工领域,航亚科技优势较为明显,但考虑到地域情况(详见后文),爱乐达具有一定的区域壁垒。

5、其他制造

余下部分主营为国营零部件制造厂,液压、电子部件配套及在本领域多元化主营公司,汇总如下:

除去上述设计企业外,可以看到航发控制、中航机电在航空机电液压领域存在节点属性,相关认证数量及质量较强。

(3)电子

同复合材料部分,我国具有 Nadcap 认证资质的电子企业数量较少,相关企业如上,均具备相关能力。

(4)维修

依照公司主营业务,我们单独拆分维修一栏,考虑到化学处理 CP、热处理 HT 两项具有较高的环保要求,受环保趋严政策影响,相关领域新建产能目前获批较难。

(5)检测

本表主要构成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二重、商发体系除外),可以看到我国三方检测能力较强,相关上市公司主要以钢研纳克为首。

(6)科研

院所领域主要可以看到不同院所的职责分布,其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提供重要的研发及科研梯队支撑,但值得注意的是,Nadcap 资质主要用于生产而非科研,所以某种意义上,院所自有 Nadcap 认证部分说明其还有相应的可以在目前体制下资产证券化的空间(同类可以参考西北院旗下西部超导、汉唐检测,北钢院的钢研高纳、钢研德凯、钢研纳克、钢研昊普,其 Nadcap 认证归属地已从院所转至下属生产企业)。

与表内企业有相关有关联上市公司:

➢ 中航高科-制造院(625、637)

➢ 中航电子-613、618

➢ 中航机电-610 此外,我们一直认为伴随着我国高端制造领域的转型升级,未来中国制造的成本端大项将从现在的制造成本转变为研发成本,能够一定程度与科研院所和各大高校合作并进行部分“研发成本外置”企业将有较高长期价值。

2、地域分解:商业模式及相对优势分析

从数据分布上可以看到,具有 Nadcap 认证资质公司总数在我国基本上呈现均匀分布态势,东部经济核心地带(华北、华东、华南)与其余地区整体数量比例约为1:1;但华东、华南是民企数量多于国企的唯二地域。

我们将整体区域特点归纳总结如下:

➢ 华北地区主要特点为“全”,其主要依托北京的行政、科研、经济中心地位,形成向津冀区域辐射发展模式,是我国唯一拥有材料、制造、电子、检测、科研全产业链 Nadcap 认证资质区域;

➢ 东南沿海主要特点为“活”,由于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活性客观层面上高于其余地带,更利于民营企业成长,此外,这两个区域民营企业基本脱离“依附配套”产业模式,拥有一定的独立性,业务范畴也较为多元化;

➢ 其余地域主要特点为“领”,我国东北依托重工业基地地位,而华中、西北、西南地带则多数依托当年“三线建设”所留下的资产,形成“以主机厂/院所为龙头,带动产业链发展”这一模式,其中以沈阳、哈尔滨、西安、成都四地最为典型。

(1)华北

考虑环保趋严态势影响,化学处理 CP、涂层 CT、热处理 HT 类新产能建设目前成本上升较为明显(尤其是审批),这一情况下,中航新大洲与百慕航材相关资质具有一定的区域比较优势。

(2)华东

考虑到华东地区为制造重镇,相关企业较多,本区域具有区域性稀缺资质的企业,如航发控制(电子-印制板组件 ETG-PBA)及中国商飞子公司伊顿上飞航空管路制造有限公司(流体系统 FLU)。

(3)华南

华南地区产业链特点为缺少总装、科研院所等机构及其配套产业链,但少数具有电气器件 ETG 资质企业较为集中,隶属于航空工业、拥有印制板 ETGPB、印制板组件 ETGPBA 两项稀缺资质的深南电路。

(4)华中

略不同于东北、西北、西南区域,华中地区三大区域有着较为不同的产业结构,其中河南地区主要依托航空航天产业的分系统、零部件建设及对应的科研院所(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衍生于 725 所);湖北的军工产业结构中船舶体量多于航空,所以其以材料及制造修理为主;湖南则凸显了航发集团南方工业(331 厂)、中航起落架(572 厂)的带动作用。

(5)东北

从东北产业结构上看,基本上是围绕沈阳/哈尔滨主机配套形成的产业链,以国资企业为主。民营企业上,一级市场可以关注大连长之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其主营为密封件,目前已进入部分主机厂的配套产业链。

(6)西北

西北情况与湖南、东北具有相同性,产业链围绕中航西飞(172 厂)、航发西航(430 厂)及西北院科研创新形成配套,其中资质较为齐全且处于增材赛道的铂力特。

(7)西南

从上表可以看出,西南地区相关产业链主要围绕成都地区中航成飞(132 厂)、航发科技(420 厂)及贵州地区的贵航集团(011 基地)、黎阳动力(460 厂)配套展开,排除上文涉及供应商:成都地区唯一同时拥有化学处理 CP、热处理 HT、无损检测 NDT 的民营企业爱乐达,及西南地区唯一拥有金属制造 MMM 认证的航宇科技。

四、小结

综合上文,部分上市公司如下:

➢ 产业链整体制造实力较强、且处于产业链节点地位:航发动力、航发控制、中航机电;

➢ 拥有稀缺资质:中航高科(唯一非金属制造 NMMM 认证)、中直股份(唯二非金属检测 NMMT 之一);

➢ 产业链横向对比资质较为齐全:中信特钢、抚顺特钢、南山铝业、中航重机、航亚科技;

➢ 优质赛道、资质较为齐全:铂力特

➢ 区域间存在相对优势:深南电路(广州)、爱乐达(成都)、航宇科技(贵州)

五、风险提示

海外订单波动风险:受国际疫情、经济下滑等综合因素作用,目前海外市场订单出现一定程度下降,未来不排除相关扰动持续发生;

供应商资质到期未续或资质取消风险。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获取更多 *** 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远瞻智库|文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

更多航空装备行业分析(航空装备产业)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