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哈佛家训》 [美] 威廉 · 贝纳德 编著 张 玉 编译
有很多事物,看似是“是”,其实却是“非”;也有很多事物,看似是“非”,其实却是“是”。美国社会学家肯特·M·基思博士写了《似非而是》一书,提出“似非而是十大戒律”。
戒律之一:人都是毫无逻辑、不讲道理、以自我为中心的,但你还是要宽容他们。
戒律之二:你如果行善事,人们会说你必定出于自私的动机,但你还是要多行善事。
戒律之三:你如果成功,得到的会是假朋友和真敌人,但你还是要成功。
戒律之四:你今天表达的爱心,明天就会被人忘记,但你还是要爱别人。
戒律之五:坦诚待人使你更容易受到伤害,但你还是要坦诚待人。
戒律之六:思想最博大的人,可能会被头脑狭隘的人击倒,但你还是要志存高远。
戒律之七:正直的人可能屡不得志,小人却青云直上,但你还是要正直。
戒律之八:你穷数年之功建设起来的东西,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被毁掉,但你还是要建设。
戒律之九;人们的确需要帮助,但当你真的帮助他们时,他们可能会怨恨你,但你还是要帮助他人。
戒律之十:当你把量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时,你会被反咬一口,但你还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
也许,这“十大戒律”讲得未必全都准确,但在任何时候,“爱”没有错,“善”没有错,“奋斗”和“奉献”更没有错。而且“爱”也能生“爱”,“善”也能引“善”,难道不是吗?
也许这些话没有人相信,但我们还是要说出来
虽然很多事情逼迫着我们人不像人地生存着,但我们还是要坚强地做一个人——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目标。
在这“似非而是”的十大戒律中,我们可以为自己找到肯定而准确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