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汉高祖刘邦评价自己夺得天下的时候有过这样一段话: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作为大名鼎鼎的汉初三杰,张良在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三杰中,萧何一直是大管家,在后方主持大局,韩信则是独自带队,冲锋陷阵,只有张良一直陪在刘邦身边,可谓一代"帝师"。
张良出身韩国贵族,祖上一直把持着宰相之位,本来张良可以把家族的荣耀继续延续下去,结果韩国被秦国灭亡,张良灭国亡家,可以说失去了一切,于是便决意复仇。但是张良甚至自己是文人,干不了复仇的大业,于是四处寻找可以完成计划的人,最终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可以使用120斤的铁锤。于是两人埋伏在秦始皇出巡的路上,结果铁锤没有击中秦始皇的车驾,行动失败,秦始皇下令全国搜捕,张良只好 *** ,这也让大家都认识了张良的胆识和作风,增添了不少人气。
初次计划失败,张良很郁闷,只好隐姓埋名四处躲藏。一次在桥头遇见一个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就很傲慢的让张良去桥下去捡,虽然心里很不满老人的态度,但是张良还是把鞋子捡了起来。没想到老人连谢谢都没说,直接就走了。好久之后才返回,约他五天后的早上桥头相会。
张良不清楚是什么事情,还是恭恭敬敬的答应了。五天后,等张良来到桥上的时候,老人已经等候多时了,一见面就斥责张良,并约定五日后再见。结果第二次张良又迟到了,老人再次斥责张良并再次约定五日后见面,这次张良很早就出发,并最终提前到达桥上,老人见张良是可塑之才,便将《太公兵法》送给他,并飘然而去。
张良如获至宝,夜以继日潜心研究,学识大成。这时候秦二世已经即位,各地起义蜂拥而起,张良也揭竿而起。但是深感自己势单力薄,就决定去投靠其他队伍。在路上遇到了刘邦,两人一见如故,张良的计谋刘邦都能很好的理解和执行,虽然刘邦小毛病不断,但是确实是个值得追随的领袖,于是张良就留了下来。两人可谓珠联璧合,张良善谋,刘邦善听,双方的合作非常愉快。
这时候,各地起义军已经聚集在自称楚王的熊心旗下,当时大家约定一起进攻咸阳,谁先进去谁就可以称王。于是项羽和刘邦等就分别向咸阳进军。这时候,在项梁的帮助下,韩国已经复国,张良也被封为司徒,但是张良感念与刘邦的相识,决定跟刘邦一起出发。一开始攻打宛城受挫,刘邦想绕过此地,继续进军,张良坚决阻止,指出其中的危害并提出采用攻心之术支智取,最终拿下宛城。随后到达峣关,刘邦急于赶路,便想要强攻,张良分析了地势后劝阻刘邦,并建议收买守城的将领,然后趁对方松懈的时候突然袭击。刘邦很高兴,便依计行动,果然大胜。其他城池听说后也望风而降,刘邦顺利进入咸阳。
就在刘邦痴迷于咸阳的富庶和秦皇宫的奢靡的时候,张良劝阻刘邦不要忘了自己的使命,要注意影响。刘邦这才反应过来,于是便封府库,退军霸上,等待其他军队。还与当地约法三章,很快就赢得了民心,这一些都是张良的计谋。
而稍后赶到的项羽,虽然巨鹿一战天下闻名,是歼灭秦军的主力。但是却滥杀无辜,四处烧杀抢掠,很快就失去了民心。加上项羽心胸狭窄,想到头功被刘邦占了,就想要攻打刘邦,这个消息被张良的旧友获知,提前告知张良,张良连忙和刘邦商量对策,最终决定先派人前去沟通,稳住项羽。
后来在鸿门宴,虽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但是项羽一直在犹豫,直到范增让项庄舞剑,张良一看形势不妙,便连忙出去把樊哙叫进大帐,这才让刘邦顺利脱身。
这时候,秦朝已经灭亡,为了遏制刘邦的发展,项羽违背了一开始的约定,把刘邦封在了荒芜的巴蜀之地,成为汉王。刘邦十分愤怒,并想要进攻项羽,都被张良等人阻拦下来。这时候,张良也该回自己的韩国任职,刘邦十分不舍,上次了大量的财务。张良都转手送给了项羽的属下,让他们为刘邦说好话,只为和刘邦的知遇之恩。
后来,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很快就平定了三秦之地,项羽也杀死了韩王,张良便再一次回到刘邦身边,成为了画策之臣。
一开始,因为项羽率军进攻其他地方,刘邦趁机取得不少胜利,并攻下了项羽的大本营彭城,于是就得意忘形,开始享乐。哪知项羽连夜回军,一下就把汉军击败,刘邦仓皇 *** 。这时张良献计联络其他对项羽不满的诸侯,并重用自己的大将韩信,这样就可以击败项羽。
刘邦十分认可这个计划,于是就依计行事。很快局势就好转。这时其他谋士建议刘邦恢复原来六国的旧贵族,刘邦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害,就答应了。直到张良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才让刘邦恍然大悟,取消了这个计划。
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韩信随着实力的增长,野心也开始膨胀,就请求让自己代理齐王。刘邦一听十分生气,破口大骂,直到张良和陈平在旁边提醒,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对韩信没有约束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顺水推舟,任命他为齐王,既笼络了人心,自己其实也没有损失。
不久,楚汉楚汉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张良却建议趁对方松懈,消灭项羽,不能放虎归山,要永绝后患。刘邦大喜,立刻率军追击,结果自己势单力薄,最终失败。这时又是张良出谋划策,分封其他诸侯为王,约定一起进攻项羽。计划果然奏效,项羽最终兵败身死,乌江自刎。
后来,张良又建议刘邦定都长安,稳定局势。尽快分封大臣,稳定人心,刘邦都一一照办,最终为汉王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良谢绝了刘邦丰厚的封赏,只要求把两人相遇的地方-留,分给自己就可以,所以后世都成张良为留侯。张良深感史书上兔死狗烹的感慨,急流勇退,不再过问政事,一心修道,最终成了汉初三杰最好的结局。后来安然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