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歌曲往事原唱(悲叹往事原唱),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歌曲往事原唱(悲叹往事原唱)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歌曲往事原唱(悲叹往事原唱)

本文目录一览:

6070后生在贫民窝是什么歌

参考一下:

孟庭苇: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王菲:容易受伤的女人

陈淑桦:滚滚红尘 梦醒时分

陈慧娴:飘雪

邓丽君:我只在乎你

王馨平:别问我是谁

赵咏华:最浪漫的事

李丽芬:爱江山更爱美人

周冰倩:真的好想你

王杰:一场游戏一场梦 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 忘了你忘了我

张信哲:爱如潮水

林志炫:蒙娜丽莎的眼泪

beyond: 真的爱你 光辉岁月

张学友:吻别 一路上有你

陈百强:一生何求

伍佰:挪威的森林 浪人情歌

费玉清:一剪梅

张雨生:大海

郑智化:水手

张宇:雨一直下 月亮惹的祸

赵传:爱要怎么说出口 我是一只小小鸟 我终于失去了你

齐秦:月亮代表我的心 大约在冬季 狼

陈升:把悲伤留给自己

童安格: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苏永康:爱一个人好难

许志安:为什么你背着我爱别人

巫启贤:太傻

邰正宵: 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千纸鹤 心要让你听见 找一个字代替

伍思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李宗盛:凡人歌

罗大佑:明天会更好 童年 光阴的故事

吕方:朋友别哭

张镐哲: 好男人 不是我不小心

姜育恒:再回首

毛宁:涛声依旧

老狼:同桌的你

[img]

刘辰翁寿词初论

刘辰翁寿词初论

宋遗民词人刘辰翁作有大量寿词,反映了寿词在遗民词人交游唱和中占有重要地位。刘辰翁的寿词有其自身特点,其与友朋的寿词唱和在吟咏共同志趣的同时,抒发了亡国之悲,孤寂、伤感成为此刻抒情的主格调;其自寿词愈加冷静、直观,反映了个人情绪及思想的微妙变化。

关键词: 刘辰翁;须溪词;寿词

词有应歌向应社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南宋,文人结社以词酬唱之风盛行,与之对应的是写词祝寿之风愈炽,许昂霄说:“南渡以后,最多介寿之词”[1]些理学家和辛派词人纷纷介入,张孝祥存寿词20余首,辛弃疾40余首,刘克庄70余首。理学家魏了翁,存词189 首,寿词101首,堪称寿词专业作家。尚清空骚雅的词人姜夔、吴文英等也皆有所作。透过寿词这一特殊文学视角,可拓展对当时丰富世态和文人心理的了解,因此不可忽视对寿词的研究。

刘辰翁(1232——1297),南宋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词人和学者,字孟会,号须溪,庐陵(江西吉安)人。刘辰翁诗、词、文、论皆知名于当时,就词而言,传世有《须溪词》三卷,存词353首,在两宋词人中,居辛、苏之后列第三位。况周颐的《蕙风词话》卷二云:“须溪词,风格遒上似稼轩,情辞跌宕似遗山。有时意笔俱化,纯任天倪,竟能略似坡公。”[2]将须溪词与苏辛词进行联系,是较早将其归入苏辛词派的评述。厉鹗《论词绝句三十首》中用“送春苦调刘须溪”来概括须溪词的特点。缪钺先生在《灵溪词说》中将刘辰翁与其他宋末词人作了比较,认为其词的特点是“用中锋重笔,通首情意贯彻”[3].近几年来,《须溪词》的研究大多在节令、送春的范围内沿袭旧说,其实,刘辰翁的寿词也应加以关注,其寿词风格独特,记录了许多值得研究的时代风貌与个人思想的信息。

刘辰翁所存寿词数量较多,《须溪词》中,直接标明为寿词的有62首;另有与祝寿相关的唱和词30首,如《水调歌头·谢和溪园来寿》、《江城子·和默轩初渡韵》等等;另外,至少还有2首,题序中没有说明是祝寿的词,但内容与祝寿有关,一首《临江仙·贺默轩》中写道“长生第一是风僧,额前书八十,能说又能行”,另一首《水调歌头·陈平章即席赋》中写道“举杯奉公寿,天意厚苍生”,可推知为寿词。由此,可视作寿词的有94首,已超过刘辰翁存词量的四分之一。

寿词有如节令词,本在特定时间、特殊场合所作,也有自己特别的用途。由此寿词形成了自己相对固定的套路,多描述性的语言,多功名、富贵、长生等颂辞,用以增添贺寿的喜庆气氛。刘辰翁也有这样的词作,如《临江仙·代贺丞相两国夫人生日并序》:

(甲子之秋,九月吉日,大丞相国公寿母两国太夫人初度,谨上小词,用献为王母三千年之曲。)

丞相衮衣朝戏彩,年年庆事如新。尊前一笑共儿孙。人间传寿酒,天上送麒麟。缥缈祥烟连北阙,天颜有喜生春。蓬莱清浅海光平。今年初甲子,重试碧桃根。

这属于不得不作的寿词,其中句句都是老者爱听的吉祥话,这样的词作显然不能从文学角度去评定它的价值,它的价值体现在社会功用上,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功用的角度审视它的存在。甲子年即景定五年(1264),丞相即贾似道,两国夫人即贾似道母秦齐两国夫人。刘辰翁景定三年(1262)参加进士试,曾于廷对时以“济邸无后可恸,忠良戕害可伤,风节不竟可怜”[4]忤贾似道。两年后,刘辰翁又作词为贾似道母贺寿,让人不可思议。其实景定五年,刘辰翁正应江万里之邀入福建转运司幕,人在官场,题书“代贺”即此词乃代江万里贺寿,本是官场应酬,非有意奉谀贾似道,但可现写词贺寿已成当时官场的礼仪。

官场如此,民间以词祝寿之风亦盛。刘辰翁有一首《青玉案·寿老登八十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里中上大人谁大。人上大、仁难作。八十六翁闲处坐。小生懒惰。近来高卧。忘却今朝贺。甲申还是连珠么。剩有老人星一个。白发朱颜堪婆娑。灵光殿火。昆明劫过。角绮园黄我。

戊午即宝祐六年(1258),刘辰翁二十七岁,是年秋刘辰翁参加乡试居魁,此词是参加乡试之前所作,“老登”,由“里中上大人”可知乃同乡高寿者,刘辰翁作寿词以贺,并对自己的怠慢特意致歉,说明尊老已成社会共识,而写词贺寿在民间也是非常普遍。

寿词在语言、用调上受到一定限制,又属不得不作,因此难有新意。张炎《词源·杂说》:“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5]况周颐论寿词也说:“寿词难得佳句,尤易入俗。”[6]寿词难以免俗,张炎转而在“雅”上做功夫,其词如《南楼令·寿同溪》:

天净雨初晴,秋清人更清。满吟窗,柳丝周情。一片香来松挂下,长听得,读书声。闲处卷黄庭,年年两鬓青。佩芳兰,不系尘缨。傍取溪边端正月,对玉兔,话长生。

语言清丽,意境闲雅,深得其所谓雅正、清空之妙。但语言的新、雅仍掩盖不了长生富贵、功名利禄之意的俗。

刘辰翁寿词的雅主要体现在意的转变。特别是宋亡之后所作寿词,亲历山河破碎使刘辰翁的心理产生了很大变化,其词风亦转变为清冷凄苦,并影响到寿词,此后所作寿词在情感上也往往喜中转忧,甚至是满怀伤感。如这首同样是为长者寿的《金缕曲·寿朱氏老人七十三岁》:

七十三年矣。记小人、四百四十五番甲子。看到蓬莱水清浅,休说树犹如此。但梦梦、昨非今是。一曲尊前离鸾操,抚铜仙、清泪如铅水。歌未断,我先醉。新来画得耆英似。似灞桥、风雪吟肩,水仙梅弟。里巷依稀灵光在,飞过劫灰如洗。笑少伴、乌衣馀几。老子平生何曾默,(号默轩)暮年诗、句句皆成史。个亥字,甲申起。

此词作于甲申年,即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此时距元兵破临安已八年,距宋亡(宋帝昺崖山蹈海)也已五年,是年春,刘辰翁携子刘将孙往临安凭吊故都。留连杭州时,写了不少诗词,“驿使不来春又老,南共北,断人肠”(《江城子·西湖感怀》)“ 天涯流落哀声在,听乌乌、不似内娇。漫身似、商人妇,泣孤舟、长夜寂寥。”(《恋绣衾·宫中吹箫》)抚今伤古,悲叹往事,这一趟临安之行说是凭吊故都,不如说是刘辰翁对故宋作心理上的诀别,因为恢复故国的希望已告彻底覆灭,所以在寿词中他亦唱出“一曲尊前离鸾操,抚铜仙、清泪如铅水。歌未断,我先醉”的亡国悲曲。

同年,刘辰翁还作寿词有《霜天晓角·寿康臞山》:“问春来未?也似辛壬癸?”两个问句沉重地压在词的开头,也压在词人的心头,完全不顾寿词必须的喜庆气氛。辛、壬、癸分指过去的辛巳、壬午、癸未三年,刘辰翁词中的春是亡宋故国的象征,恢复故国的希望已在一年一年虚度中趋于渺茫。同时,宋亡这些年,应该说不是没有春天,而是刘辰翁心中再也没有了春天应有的轻松欢愉的心情,为朋友寿时,所表达的也是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哀叹。但刘辰翁如此祝寿并非不合时宜,他道出的正是亡国文人的共同心思,也是寿者知己之言。这样的寿词已是自我情意的自由抒发,在宋人的寿词中,可谓独树一帜。

须溪寿词绝大多数是寿友朋之作,约70余首,以寿词唱和在须溪词中可称为一大景观。宋亡之初,刘辰翁避难归来显然是以遗民自居,其生活的主要内容一是著书,一是交游唱和。刘辰翁交游甚广,其词中涉及有名姓者80余人,寿词所及应为往来较亲近者。须溪所作寿词中屡见与槐城、巽吾、默轩等人的唱和,所交游之人,王槐城、彭元逊、朱灏等皆庐陵隐居不仕的文人,他们一起优游山水,赏花品月,敏锐地感受着宇宙、生命的变化,但这已不同于过去词人的风流雅集,他们以词吟咏共同志趣的同时,抒发亡国之悲,即使祝寿也不再互标风雅、互颂溢美之辞,孤寂、伤感成为此刻抒情的主格调。

如与抗元名士邓光荐的寿词唱和,看这首《洞仙歌·寿中甫》:

也曾海上,啖如瓜大枣。海上归来相公老。画堂深、满引明月清风,家山好、一笑尘生蓬岛。六年春易过,赢得清阴,到处持杯藉芳草。看明年此日,人在黄金台上,早整顿、乾坤事了。但细数齐年几人存,更宰相高年,几人能到。

邓光荐(1232——1303),又名剡,字中甫,号中斋。邓光荐曾随驾厓山,宋亡(1279),投海而未得死,被虏。与文天祥一同北上,二人曾唱和于金陵,有《东海集》。之后邓光荐得以放归,隐居庐陵,“六年春易过,赢得清阴,到处持杯藉芳草”,叙述邓光荐返乡幽居已六年,是年邓、刘五十三岁。邓和刘辰翁是同乡,又与刘辰翁是景定三年(1262)同科进士,即所谓“齐年”,邓与刘辰翁早有交往,邓剡作《祭须溪文》有“天地间奇诡超迈之气于是乎绝,四十五年如手如足之情于是乎诀”[7]之语,可见二人情深谊长。《须溪词》中存与邓光荐唱酬之词有17首之多,可考时间者,早自宋咸淳九年(1273), 晚至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前后二十一年,多反映二人晚年的隐居交游,二人或相约山寺饮茶,或唱和缅怀故人,或醉和前朝词曲,或节令互诉衷肠。当然,这些词中也少不了要抒发“黄金台上,早整顿、乾坤事了”的豪情,和品味亡国后“细数齐年几人存”的孤独与凄苦。

刘辰翁和周天骥的交往也很不一般。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周天骥,号耐轩,南宋末年登神童科,名显一时。后任吉州知府。德祐二年(1276),元军兵临城下,他不战而降,被元朝任为吉州路总管。周天骥是降元而位高权重的地方行政官,以遗民自居的刘辰翁却有寿耐轩词四首,让人颇费思量。

刘辰翁与周天骥的父亲周应合交谊深厚。周应合,号溪园,宋时官至朝奉郎,知瑞州军事,元军至,以与帅议不合,劾去。宋亡,随子周天骥至吉州。刘辰翁与周应合有寿词唱酬三首,均调寄《水调歌头》。其一题为“谢和溪园来寿”,词首曰:“夫子惠收我,谓我古心徒”,二人师徒相称,此师乃“教我天根骑月,规我扶摇去意,餐我白芝符”之师,因此词末有云“从此须溪里,更著赤松湖”,刘辰翁自注云:“仆故居须山之阳,曰须溪山,即公行窝,故云。《东阳记》有赤松湖,云赤松子、安期生共传道于湖间也。”说明周应合常至庐陵修道,(历史论文 )二人以神仙自居。在另一首题为“寿周溪园有序”的序中,刘辰翁提到周应合曾对其曰:“是类吾子”, “于是某得自号为小耐矣”。周天骥与刘辰翁生于同年,周天骥号耐轩当为大耐,刘自称小耐。可见二人的交往因周应合关系而有兄弟情谊。

刘辰翁是宋遗民,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入元后一直洁身自持,但他对宋士大夫入元为官的态度较宽容。还是那首《水调歌头·寿周溪园有序》,序中自称“小耐”后,词有一句“大笑北宫称弟”,刘辰翁自注:“北宫子谓西门子:吾年兄弟也,貌,兄弟也。而贵贱,父子也,毁誉父子也,爱憎,亦父子也已”,典出《列子·力命》第六,道出了虽称兄弟但自己安身立命,固守德行的坚决。除了和周天骥有唱和外,其词《水调歌头·和马观复中秋》中马观复,名煦,字得昌,号观复道人。“入元任庐州路同知,后累迁至户部尚书”[8].其词《金缕曲·送五峰归九江》中五峰,据吴企明先生《须溪词补遗》注:“五峰,燕公楠字国材,号芝庭,又号五峰。历仕赣州同知、吉州路总管、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河南行省右丞”[9]. 邓剡也有《木兰花慢·寿周耐轩府尹》《摸鱼儿·寿周耐轩府尹,是岁起义仓》,可见,元初遗民与入元为官者并非视若水火,双方都尊重着对方的选择与心中的操持。

当然这种尊重也是有前提的。诗词唱和是对入元为官者文化的认同,是认可他们将理学道统在新政权中延续,因此,遗民往往以“民”的视角去审视入元为官者。刘辰翁在《金缕曲·寄番总管周耐轩生日》中称周天骥:“老子胸中高小范,这精神堪更开封府。”喻之以范仲淹、包拯,又称其治绩:“新治足,旧民苦。”遗民的这种文化认同甚至可以扩展到对元人统治者本身,如刘辰翁对莽哈岱的态度。元丞相莽哈岱至元二十七年(1292)秋九月来治庐陵,十月死,凡四十日。二十九年,庐陵人植碑纪念莽哈岱,请刘辰翁作碑文,刘辰翁时六十一岁。《须溪集》卷七有《丞相莽哈岱美棠碑文》:“阖城士大夫,……无不相向而吊。”可见在遗民心中,对元人的民族仇恨已被对民瘼的关心取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刘辰翁的自寿词。刘辰翁生于宋理宗绍定五年壬辰腊月二十四日。其词《百字令》中有“少微星小”一句,其自注云:“仆生绍定之五年壬辰”。 《鹊桥仙·自寿二首》中亦有:“轻风淡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渡”语,“小年”即腊月二十四,“初渡”语出《离骚》,生日之意。刘辰翁的自寿词不多,严格意义上说只有3首。另有15首寿日与友朋唱和之词,两类词的区别还是明显的,前一类是写给自己的,情感上处于“自我”反省的状态,思绪往往更加冷静、直观,如这首《摸鱼儿·辛巳自寿年五十》

是耶非、吾年如此,更痴更悔今昨。狂吟近日疏于酒,转似秋山瘦削。浑未觉。恁儿子门生,前度登高弱。情怀又恶。叹亲友中年,不堪离别,况复久零落。长生药。有分神仙难学。人生聊复行乐。百年半梦随流水,半在南枝北萼。妾命薄。但寂寞黄昏,时听城楼角。愁无可著。且取醉尊前,明朝休问,昨日已忘却。

五十岁,算是人生步入老年的界线,此时人的心态会起一些变化,何况刘辰翁的五十岁又有特殊境遇。宋亡(宋帝昺崖山蹈海)之年,刘四十八岁,是年,刘辰翁赴都昌安葬恩师江万里,第二年又寻找到江的义子江镐,后又赴都昌为江万里石山庵更名归来庵,并作《归来庵记》:“归来者,古心先生石山庵也。、……作歌者谁?先生之门人宋玉也。……记成于庚辰十二月”寄托哀思。安葬了恩师江万里,可以说完成了刘辰翁最后的心愿。离开都昌已是至元十八年,即辛巳年初,刘辰翁顺道在外访友,直至八月初游归庐陵,其《水调歌头·山水无宿约》序云:“辛巳前八月九日夜,自黄州步归。”归来时心情似较为轻松。自此归后,刘辰翁便隐居故里,与佛道中人相往来,正如《宋史翼》之《刘辰翁传》所云:“托迹方外以归”[10]

时值隆冬寿日,刘辰翁写下“是耶非、吾年如此”,仿佛在作五十年人生的总结,“更痴更悔今昨”,一句饱含了多少哀怨幽叹。如今已是“秋山瘦”,如今已是“登高弱”,更何况亲友在山河破碎中“离别”、“零落”。“梦随流水”,“愁无可著”,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呀!面对无法把握的个人命运,他又能做什么呢? “且取醉尊前,明朝休问,昨日已忘却”, 忘掉过去,不想未来,也就没有了痛苦。此词作后几天又逢除夕,刘辰翁作词《促拍丑奴儿·辛巳除夕》,其中犹有:“不记去年今夕梦,江东怀抱”④302,还要忘掉那魂牵梦系的复国幻想。其实,他要告别的正是那个沉浸在凄苦之中的“刘辰翁”,所以,词中还有一句“百年苦乐乘除看”,似乎他已摆脱了前日“是耶非”的纠缠,开始新的“方外”人生了。

五十岁寿日,邓光荐亦作《好事近·寿刘辰翁》词来贺寿(中有“百年方半日来多”句,可知是写于刘五十岁寿日),邓在寿词的末一句说道:“须信剑南万首,胜侯封千户”,将刘辰翁与陆游并论。刘辰翁用原调作《好事近·中斋惠念,赐词俾寿,不胜岁寒兄弟之意》表白心意:“更参末后句如何,此事未能付。”因为陆游在剑南,乃应王炎之请入幕襄理军务,正置身前线,金戈铁马面对萧萧边关,自然能写下许多激昂慷慨的诗词。此时刘辰翁已是“浑未觉。恁儿子门生,前度登高弱”,面对故国覆亡无力回天,只得送春、招魂,所以他说“前遇小桥风雪,是君诗成处”,表明自己已无写诗言志的慷慨激昂。在那首 《促拍丑奴儿·辛巳除夕》中他也说:“送岁可无诗”,可见刘辰翁已然客观冷静地面对现实,恢复故宋决无可能,但对刘辰翁这样一位儒士来说,哀亦莫大于心死。

参考文献:

[1]沈义父:《乐府指迷》, 蔡嵩云笺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78页。

[2]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唐圭璋编:《词话丛编》, 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61页。

[3]缪钺:《论刘辰翁词》,《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第三期,第66页。

[4]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八十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

[5]张炎:《词源》,唐圭璋编:《词话丛编》, 中华书局1986年版。

[6]沈义父: 《乐府指迷》,蔡嵩云笺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78页。

[7]周南瑞:《天下同文前甲集》 卷三十六。

[8]虞集:《户部尚书马公墓碑》 ,《道园学古录》卷十五。

[9]刘辰翁:《须溪集》卷七,吴企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0] 陆心源:《刘辰翁传》,《宋史翼》卷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55页。

月弯弯 心凉凉是那首歌的歌词

月弯弯

填词:小鱼萝莉

演唱:只有影子重小烟

影:雪扫了眉 *** 未归

明灯照垂泪 孤影里有谁

天星如缀 都落入了柴扉

当时推开心扉是错还是对

烟:月上了眉 独我憔悴

霜雪入轮回 犹向玉阶飞

年年岁岁 重逢恐是梦回

长相守到白头原本一场醉

影:月弯弯 浪子逍遥也会悲叹

合:往事上心头千万

合:诺言已空梦也淡

烟:月弯弯 梦着你就不必醒转

烟:月弯弯 浪子逍遥也会悲叹

合:往事上心头千万

合:今宵风中谁同看

影:月弯弯 自问谁同看

影:哼~~

烟:来来去去 莫强求

梦悠悠来思悠悠

陪我游遍人间共白首

影:天涯海角我也愿为你守候

一生难忘你片刻温柔

独忆此恨风月相关否

只道莫失莫忘情依旧

烟:月上了眉 独我憔悴

霜雪入轮回 犹向玉阶飞

年年岁岁 重逢恐是梦回

长相守到白头原本一场醉

影:月弯弯 浪子逍遥也会悲叹

合:往事上心头千万

诺言已空梦也淡

月弯弯 梦着你就不必醒转

烟:月弯弯 浪子逍遥也会悲叹

合:往事上心头千万

合:今宵风中谁同看

影:月弯弯 自问谁同看

影:哼~~

影:来来去去 莫强求

梦悠悠来思悠悠

陪我游遍人间共白首

烟:天涯海角我也愿为你守候

一生难忘你片刻温柔

独忆此恨风月相关否

只道莫失莫忘情依旧

合:月弯弯 明月如你勾起黯然

月弯弯 浪子逍遥也会悲叹

往事上心头千万

今宵风中谁同看

影:月弯弯 自问谁同看

影:哼~~

李叔同《金缕曲·东渡留别祖国》清词作鉴赏

东渡留别祖国

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破碎山河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

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年、絮飘萍泊,总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

-----李叔同

光绪三十一年(1905),李叔同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专攻西洋绘画和音乐。这首《金缕曲》即写于去国赴日之际,直为“留别祖国”而作,时年二十六岁。

上片写去国之忧,悲情苦意,一往情深。起句“披发佯狂走”,借典叙事,以事写人,通过连续激烈动态的刻画,将一腔忧愤郁抑之气写得喷薄而出。“披发”,散发;“佯狂”,装疯。据《史记·宋微子世家》,商纣王暴虐无道,箕子苦谏不听,“乃被发佯狂而为奴”,并为纣王囚禁,周武王灭商后被释放。此以殷商旧事揭明自己险恶的境遇与悲壮的情怀,切定“东渡留别祖国”题旨,出笔不凡。以下便转入对离愁别绪的抒写,境界凄迷,情致深婉。“莽中原”二句用“暮鸦”、“衰柳”意象喻写当时中国的黑暗没落现实,词意兼取唐李商隐“终古垂杨有暮鸦”(《隋宫》)和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秋思》)而成。“破碎山河谁收拾”承上而来,既有对祖国危亡、国人沉睡的悲伤,又有前路迷茫、回天无力的困惑。这正如他在东渡前夕所作《喝火令·哀国民之心死》一词中所云:“故国鸣鷤鹆,垂杨有暮鸦。江山如画日西斜。”正是这种“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的理想精神,与“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唐李白《忆秦娥》)的现实图景,构成了“离人消瘦”的深层原因。游子就要远行了,面对江流禁不住一次次深深叹息,他将自己对濒危祖国的无比依恋喻作刻骨铭心的男女相思,香草美人、比兴寄托手法的运用,使爱国情思愈加真挚感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诗意在此焕发出了新的时代光华。“愁黯黯,浓于酒”,写酒入愁肠,忧从中来,酒浓愁更浓,人醉心亦醉。以酒之浓烈写愁之深重,既有夸张,又有通感,正所谓“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下片抒报国之志,披心沥血,气壮山河。换头“漾情不断淞波溜”,承歇拍“愁黯黯,浓于酒”而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作者奔涌的情思就像眼前的吴淞江水一样连绵不绝。“淞”,吴淞江,今名苏州河,流经今上海市区。作者东赴日本,从上海出发,故云。“溜”,水流貌,此指江水。“恨年年”四句转入对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慨叹,感情渐由忧伤而激愤。“絮飘萍泊”,化用宋文天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诗意,悲叹往事不堪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远本唐杜甫《宾至》“岂有文章惊海内”,近取清龚自珍《金缕曲》“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自负而兼自责,词意递进一层,抒发自己不甘以文章名世,而欲建功立业,拯救苍生的心声。鄙视空谈,崇尚行动,这正是革命志士有别于传统文人之所在。“听匣底、苍龙狂吼”,便是这位青年志士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的生动写照。“苍龙”,指剑。王嘉《拾遗记》:“帝颛琐有曳影之剑,……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苍龙狂吼,蓄势待发,全词由此勃然振起。“长夜凄风眠不得”,再写苦闷孤寂之怀,宕开一笔;“度群生、那惜心肝剖”,重申凌云壮志,又起 *** 。最后以“是祖国,忍孤负”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极往复曲折、慷慨悲歌之致,读来回肠荡气。“孤负”,同辜负。作者于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所作《满江红》词中写道:“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正可作为此词结句的最好注脚。他于东渡次年即加入同盟会,并与在日同学组织春柳社,归国后又成为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社员,也正是这一战斗誓言的最好体现。

叔同存词不多,然能兼擅豪壮与缠绵两种风格,这首《金缕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个性色彩,读后既可想见二十世纪初年的历史风云,又能感知一位青年志士忧国忧民的心路历程。

哭去的是你往事是什么歌

歌名:让往事飞

原唱:高枫

专辑:《让往事飞》

发行时间:1995

词曲:高枫

人生的痛苦你经历了多少回呀

别再问它别在管它别太累

人生的快乐你告别了多少回呀

别再问它与我共享今宵的美

看那大雁往南飞

你就忍不住流泪

去年秋天落的枯叶

冬天落的冰雪

让你今日依旧伤悲

叹那往事如流水

叹那夕阳人憔悴

今天欢歌笑语如潮

万家灯火闪耀

你却还是依旧疲备

让往事飞

让往事飞

让往事别苦苦把你跟随

让往事飞

让往事飞

乌云它散去前方终明媚

忘掉伤悲

忘掉事非

忘掉那一切你不用后悔

让那千山万水如歌

鸟语花香如梦

你的心如初开的蓓蕾

人生的痛苦你经历了多少回呀

别再问它别在管它别太累

人生的快乐你告别了多少回呀

别再问它与我共享今宵的美

看那大雁往南飞

你就忍不住流泪

去年秋天落的枯叶

冬天落的冰雪

让你今日依旧伤悲

叹那往事如流水

叹那夕阳人憔悴

今天欢歌笑语如潮

万家灯火闪耀

你却还是依旧疲备

往事告别你莫流泪

让往事飞

让往事飞

让往事别苦苦把你跟随

让往事飞

让往事飞

乌云它散去前方终明媚

忘掉伤悲

忘掉事非

忘掉那一切你不用后悔

让那千山万水如歌

鸟语花香如梦

你的心如初开的蓓蕾

让那千山万水如歌

鸟语花香如梦

你的心如初开的蓓蕾

更多歌曲往事原唱(悲叹往事原唱)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