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
走过名山大川,经过多少寺院大门?
十大名寺,各有独特之处,而山林之秀美、建筑之庄重、人文之隽永、信仰之纯粹是相通的。
停留片刻,便获精神之宁静、灵魂之纯澈。
1.嵩山少林寺【河南郑州登封】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建于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而得名。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发样地,所以又称《少林禅寺》和《大少林》。
据文献记载,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高僧跋陀自西域跋涉来洛阳,常到嵩山,又受孝文帝尊崇,“诏于少室山阴,筑少林寺而居之”。
北魏正光至孝昌年间,另一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修禅于嵩山少林寺。他广集弟子,传授禅宗,使少林寺的影响日益扩大,传说达摩曾在山中面壁九年,因此留影于石。
2.灵隐寺【浙江杭州西湖区】
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始建于东晋(公元326年),到现在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
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后来济公在此出家,由于他游戏人间的故事家喻户晓,灵隐寺因此名闻遐迩。
五代吴越国时,灵隐寺曾两次扩建,大兴土木,建成为九楼、 十八阁、七十二殿堂的大寺,房屋达1300 余间,僧众达3000人。
3.法门寺【陕西宝鸡扶风县】
法门寺,又称法云寺,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兴起于隋,鼎盛于唐,因安置释迦牟尼佛的舍利而成为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
法门寺塔,又名“真身宝塔”,塔初建时名阿育王塔,唐贞观年间改建成四级木塔,后因地震倒塌,重建时改为八棱十三层砖塔。
1987年,国家重建法门寺塔,意外发现了石函封闭的地宫。
根据地宫里碑文记载,佛祖舍利藏在法门寺塔基内。同时在地宫中发现了深藏千年之久的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和供养舍利的大批珍贵文物,这批文物有10个“世界之最”。
现在,这些珍宝多已放置于寺旁新建的法门寺博物馆内,供游人观赏。
4.大明寺【江苏扬州邗江区】
大明寺古有扬州第一名胜之说,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故称“大明寺”。
唐天宝元年,大明寺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邀请,为弘扬佛法,筹划东渡日本,其后历经十年艰险,先后失败五次,终在唐天宝十二年东渡成功。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南巡,因避讳“大明”,敕名为“法净寺”。1980年,为迎接日本唐招提寺鉴真坐像回扬“省亲”,复名“大明寺”。
远古的高冈,南朝的古寺,隋朝的宝塔,唐朝的高僧,宋朝的名堂,明朝的古灯,清朝的御碑,当代的玉佛……大明寺所在的蜀冈,作为文化高地名副其实。
5.白马寺【河南洛阳洛龙区】
白马寺古称金刚崖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它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据记载,汉明帝刘庄,因梦见一位金光环绕的佛陀,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御殿前,于是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访求佛道。
三年后,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一批经书和佛像,并开始翻译了一部分佛经,相传《四十二章经》就是其中之一。
皇帝命令在首都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储藏他们带来的宝贵经像等物品,此寺即今天的洛阳白马寺。
据说是因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而白马寺也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发源地。
6.隆兴寺【河北石家庄正定县】
隆兴寺,别名大佛寺,是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寺院始建于隋朝,时称“龙藏寺”,唐朝改名为隆兴寺,至宋朝时落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直至清朝康熙年间,形成了东、中、西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达到鼎盛时期。
隆兴寺大悲阁内的铜铸千手观音,被称为"正定大菩萨",与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称为“河北四宝”,是中国保存最高大的古代铜铸佛教造像。
7.栖霞寺【江苏南京栖霞区】
栖霞寺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也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南朝时期与江南鸡鸣寺,江北定山寺齐名。
南朝刘宋泰始中(465-471),明僧绍(号栖霞)在摄山结庐而居,与智度和尚相友善,有师友之谊。南齐永明七年(489),明僧绍舍宅为栖霞精舍,请智度和尚主持,这就是栖霞寺的起源。
唐初将栖霞寺扩建,改名功德寺,增加殿宇49所,是栖霞寺的黄金时代。
栖霞寺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自1980年起,对这一千年古刹进行重新修缮,栖霞寺规模空前,名闻遐迩。
8.南普陀寺【福建厦门思明区】
南普陀寺是唐代首先到岛上开发的陈氏族人所建,五代时,称泗洲院,宋初叫无尽岩,后改名叫普照寺、普照院。
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由 *** 的施琅将军重建。因与浙江普陀山普济寺同观音菩萨,又地处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寺,是目前国内僧人较多的寺庙。
9.东林寺 【江西九江庐山市】
东林寺是我国佛教净土宗发源地,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
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名僧慧远在此建寺讲学,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并创设莲社。
扬州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之前,曾来过东林寺,后偕东林寺僧智恩同渡日本,慧远和东林净土宗的教义也随之传人日本,至今日本东林教仍以庐山东林寺慧远为始祖。
一般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大雄”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但东林寺的主殿称“神运宝殿”,这是什么缘故?
相传慧远初到庐山西麓时,选择结庐之处,认为东林寺址在丛林之中,无法结庐,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结庐。
夜梦神告:“此处幽静,足以栖佛”。是夜雷雨大作,狂风拔树。翌日该地化为平地,池中多盛良木,作为建寺之材。“神运”之名,由此而来。
东林寺的东林大佛,耗资10亿、动用近百斤黄金建造,净高48米,全高81米,是世界第一高阿弥陀佛像。
10.国清寺【浙江台州天台】
国清寺,又名至相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初名天台寺,后改名国清寺,寓“寺若成,国即清”之意。
南宋列为江南十刹之一,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清寺是一处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文化千年古刹。
陈隋之际,智者大师(538—597)在天台山创立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
唐贞元年间日本高僧最澄至国清寺求法,回国后在日本比叡山创建了日本天台宗。
11世纪,高丽僧人义天至国清寺求法,又将此宗传入朝鲜,国清寺遂成为日本、朝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
随着对外文化交往的深入,每年来国清寺朝拜祖庭的日、韩僧人达数千人次之众,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往的一个窗口。
图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