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燃烧弹,对于这个用木头和纸质来替代钢筋建房子的国家,
就像一根火柴扔进一堆旧报纸中一样,一触即燃。
横须贺的海军基地、实验室,琦玉县的柴油制造公司,名古屋的油罐储备,三菱重工的飞机制造厂等等,无辜平民被波及死伤……
这场空袭美军至少彻底摧毁了 112 座建筑物,包含 180 个单位;毁坏了 53 座建筑,包含 106 个单位。
01
自 1941 年 12 月 7 日珍珠港被轰炸后,整个日本从上至下沉浸于胜利的喜悦感中。
皇宫外头,裕仁天皇身着军装骑着最爱的白马,接受万人高呼「万岁」;日本国民相信,「我们的军队就是神的军队」!
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对日益膨胀的国情感到非常悲哀,尽管这次夏威夷奇袭正是由他设计。
1942 年的山本五十六因为没有亲身上战场他感到羞耻,拒绝接受两枚勋章,他认为「一名军人几乎不能为自己袭击了一个睡觉的敌人而感到骄傲」。
更何况,美国是一头狮子,没能在珍珠港偷袭中把美国的军舰击沉,相当于没能拔下狮子的尖牙利齿。激怒狮子的后果,必将承受报复性的撕咬。
日本首相东条英机普通且自信,他把陆军提出的综合防控部署,以及提前疏散妇女儿童的建议给拒了。
他认为,美国刚刚大受重挫,被轰的飞机船只修都来不及修,哪有时间来轰炸东京啊。
事实证明,日本人真是小瞧了美国人的爱国之心。
罗斯福在珍珠港被袭后接连发话,他说:「每一位男人、女人和儿童都是我们美国历史巨大使命的参与者。战争命运的改变——好消息或坏消息,失败或是胜利,我们都必须共同承担。」
全美上下高度团结,就连总统竞选的对家都放下了竞争,向罗斯福表示绝对支持。
提高税收?没关系,我们交;
打仗缺士兵?我行,让我上。
所有美国人都只想着一件事:怎么把小日本踹到太平洋中心,让他们沉底。
这事儿拖不得,爱国情绪高涨的同时,一部分国民的注意力转移到对 *** 的责备。罗斯福召集来一众军事顾问,讨论下一步行动。
对日本进行报复是没什么好商量的。「我们对敌人的回应——既然你已拔剑出鞘,你将死于此剑之下」,一位参议员如此说道。
只有同样程度,甚至比日本行为更具有震慑程度的军事行动,才足以扳回这一局。
罗斯福非常坚持,一定要让日本也尝尝空袭的滋味。
他们商量的重点主要是:空袭飞机该从哪里起飞?怎么飞?
日本在偷袭珍珠港后,接连从美军手中拿下关岛、威克岛以及菲律宾的主导权,这意味着,美国失去了自身离日本最近、最适合空袭飞机行动的军事战略基地。这也是导致美国国民开始焦虑的原因。
离日本最近的港口海参崴,坐落在还没解体的苏联。但苏联刚和日本签了《苏日中立条约》,此时正在和德国交战,允许美军飞机从苏联起飞无异于打破条约。届时,苏联将面临着与德日两个国家暴戾的士兵同时交战的局面,斯大林可承受不起。
那中国呢?
中国有能用的机场,但缺轰炸机。
事情很棘手,但无论如何,要求提出来了,怎么实现是下边人要去想的事。
解决问题的是一个海军上校。他提供了一个方案,可以将载着炸弹的轰炸机运到可移动的航母上,从而缩短飞机飞往日本的里程。
这个想法得到阿诺德将军的肯定。这位将军是莱特兄弟的亲传弟子,亲手组建了一支可以执行轰炸任务的航空部队。
只是,要实现这个想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陆军重型轰炸机能否登上航母甲板?
轰炸机在加载了炸弹、燃油和机组人员后,能否从航母的甲板上起飞?
阿诺德找来了最适合执信这个任务的人——吉米·杜立特。
这个比拿破仑还矮两英寸的飞行员,飞行技术了得。他曾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完成长达 2163 英里的航行,跨越了八个州。
不仅如此,杜立特还对精进飞机效能颇有建树,通过研究引力,摸索飞行员和飞机承受能力的底线。
如果说有谁能帮他判断解决这两个问题,杜立特一定可以。
02
若不是经济萧条没钱养家,一个热衷于冒险的飞行员,怎会愿意系上领带,屈服于壳牌公司比军方高三倍的薪水——这是二战爆发前杜立特的选择,他当时是壳牌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
不过,即使在壳牌公司,杜立特仍心系飞行。他说服军方研发出 100 号航空石油燃料,从根本上提高飞机动能。
二战开始后不久,杜立特就回到了军队,直到阿诺德找上了他。
不出所料,他为阿诺德找到了 B-25 米切尔轰炸机。
初看之下,B-25 米切尔轰炸机简直一无是处。它的速度和力量上比不上 B-26 掠夺者,3 挺机枪配置远远少于 B-17 的 13 挺,3500 磅的载重只比后来 B-29 的十分之一多出一点点,1300 英里的最远巡航距离只达到了预估完成任务所需航程的一半。
但是它有能通过航母岛式塔桥的 67 英尺翼展,以及只需要 5 位驾驶员便可操作。这是它最终成为杜立特之选的主要原因。
只要能登舰,其他的都是可以改造的。
为了给 2000 磅的炸弹腾地方,需要拆除无线电,反正也用不着,这是秘密行动,要求全程静默。
由于航程漫长,燃料不能减少反倒要增加,工程师就从装载燃料的器皿入手,将钢罐油箱改成了容量更大的橡胶罐,见缝插针地替换掉低射机枪的位置,还有 10 个小型油罐搁在飞机顶上,用完即弃。
根据行动使用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可承载空间计算,最多只能装上 16 架 B-26 轰炸机,每架需要 5 人驾驶,加上替补,至少需要百来名飞行员。
杜立特根本没担心过找不齐人。珍珠港空军基地是主要被轰目标地之一,牺牲战友的惨状还历历在目,无数飞行员沮丧又气愤,他们想做的事正如投弹手罗伯特·布儒瓦中士的口头禅:「我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去给东京扔颗炸弹。」
他们渴望着上前线,上战场,志愿完成任务。
在还不知道具体任务是什么的情况下,仅凭杜立特一句「这项任务光荣又危险」,从各个地区赶来的士兵就把报名台阶都踏平了。
为了训练短距离起飞,杜立特让把训练舰载飞行员那套搬过来,并且亲自示范,用自己的成功证明:飞不起来那不是飞机问题,就是你们不行。
为了准确投弹,杜立特训练飞行员低空飞行。佛罗里达海岸边居民们打爆了投诉电话,照样天天被迫感受因飞机低飞而引起的强烈共鸣震感。
按照秘密计划,16 架轰炸机会被军舰运送至离日本近距离海域,从甲板起飞,向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神户等地的工厂、资源存放地投下炸弹。
他们所选择的航线,与日本偷袭珍珠港平行;运送轰炸机的大黄蜂号,护航的企业号,是侥幸从珍珠港偷袭中幸存、没被日本击沉的两艘航空母舰。
目的很明显,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行动开始前,詹姆斯·杜立特(左)与大黄蜂号航母舰长马克·米切尔(右)的合影为了避免遭到日军袭击,起飞后航空母舰会立马掉头,不会等待轰炸机返航。反正轰炸机也不可能在仅有 150 米长的军舰甲板上降落。
那飞机就有去无回了?不留一点后路?
当然不是。之前考虑过的中国机场,成了轰炸机的降落地。
03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美军就想过利用中国机场袭击日本。美军暗地里支持,让陈纳德在中国建立了飞虎队,中国各地机场都在兴建扩建。
由于种种原因,轰炸计划都被搁置了下来,可兴建的机场派上了用场。
1942 年,远征军支援 *** 战况惨烈,中国将近五分之一的土地记录着日本侵略暴行,蒋介石躲在重庆。
美方向蒋介石征用中国机场,但不告诉他任何信息,也没向被派去中国负责后勤的史迪威说明白,只告诉他, 4 月 20 日特殊目标将会抵达目的地,让他务必为飞行员准备好补充燃料。
他们不相信蒋介石的保密程度,也怕蒋介石一旦知道将在中国降落的飞机是为了轰炸日本来的,会拒绝给予支持。因为知道这个计划的人都预料到了,中国会遭遇怎样的报复。
蒋介石为了保存更多兵力保护衢州,在任务就要开始前的两三天,还是摆出一副拒绝轰炸机在衢州降落的态度。
尽管史迪威在衢州和桂林都安排好了人手和补充燃料,直到轰炸当天,美方仍对降落中国是否能成功持有莫大的怀疑态度。
箭在弦上,计划不可能停下。
在那边,杜立特问过他的飞行员很多次,是否有人要退出?
一次是在最初召集完成时,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状况,只知道很危险。
一次是 4 月 2 日大黄蜂号出发后,飞行员们终于被告知自己要去轰炸东京。
最后一次是在大黄蜂号已经离日军巡逻范围很近,轰炸机随时就要起飞前。
但是没有人肯退出。相反,没入选的飞行员之中,有人愿意出价 150 美元,只为乞求一个能去送死的席位。
只除了一个。起飞前有个不走运的家伙因为胃溃疡无法完成任务,他的位置由杜立特本人顶上了。阿诺德原本不愿意让杜立特上阵,因为损失了杜立特,将会是陆军空军队无法挽回的遗憾。
可杜立特没听他的。没能在一战亲自上阵的他,从接手这个计划开始,为的就是这一刻。
04
轰炸机起飞前 24 小时,罗斯福才得到空袭即将开始的消息,
他兴奋地打电话和好友说:好戏即将上演。
4 月 18 日凌晨 3 时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