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每年、每月、甚至每周,我们都要开会,无论你是身处于各种组织之中,你都需要参加会议——区别在于你是否发言。
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开会?如何开会?
恐怕是很多小伙伴没有搞懂的一件事情。
很多小伙伴都纷纷吐槽文山会海,一提及开会就头疼,但也没办法,很多时候,开会是一个组织行为,相当于一个组织的规则,所有人都头疼,但所有人却都无力改变,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每个人都是演员,每个人都知道有问题,但又不得不配合着参与演出这场戏。
就在这一幕幕的大戏之中,大量的时间被浪费,大量的精力被消耗,一个个生龙活虎的白领从走进会议室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这一天的无效输出——不过,反正可以领工资,管他呢。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企业的高效会议:平均时间不超过20分钟,高效围绕主题,每个人的发言都进行倒计时,严格会议纪律……
那么,我们要搞清楚,开会到底是为了什么?
凡事其实都是这样,只有当我们搞清楚这件事情的真正本质目标的时候,才能够围绕这个目标开展一系列的行为,从而这些行为都是为了更有效、高效的奔向目标。
那么,会议至少有如下四点目标:
1、问题:澄清及原因分析
开会的目的之一在于计划纠偏。
因此,让各个任务的牵头负责人聚在一起,大家都说一说自己手头所负责的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因为,本身各个负责人所承担的任务,其实就是公司任务的分解,是在年初制定目标的时候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但“计划在制定完毕的那一刻就已经失效了”,所以,我们为了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就需要过程中不断的监督、纠偏。
采用会议的形式,实际上有两种效果:
一是提高效率。与其挨个去询问,不如大家聚在一起一块儿汇报给大家的上级——方便留给领导。
二是脸面。你会发现,一旦上会之后,每个人其实都会郑重其事的认真对待,为什么?面子。
人性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存在,动物没有,而人有。
当自己面对很多人在场的时候,自己会不自觉的尽量表现的好一些,重视一些,这样其实无形之中提高了效率——除非假大空已经成为文化氛围,而上级领导也深陷其中。
2、资源:跨部门支持
由于会议本身是多方参加——一对一的叫做约会。
所以,在这个多方参与的场合,作为会议参与者可以善意的吐槽,尤其是把工作中不顺利的地方抛出来,有话说在明面——这也是基于一个文化氛围的前提条件。
当这种形式成为一种习惯,你会发现,会议的效率明显提高。
假设,你是采购部门,设计部门的图纸经常延误提交给你,从而导致你的无法及时完成采购任务——那么,在会上提出来。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说,适当的争吵,其实更为有利于组织效能的提升。
3、要求:领导敲定
会议的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就是——领导拍板。
企业,作为创始人个人能力的延伸,其实取决于创始人高度。
企业做不大,为什么?
因为创始人的格局、能力限制。
我们参加过很多会议,都会发现一个问题——领导说了很多,但就是不拍板。
将心比心,其实我们也理解,很多时候领导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或者由于所掌握的素材不充分,他无法做出明确的决策。
总之,理由很多。
但,正如教训员工一样——不要理由,只要结果。
杀伐果断、披荆斩棘,是一个带头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及时借助会议做出决议,是一个领导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职责,如果空谈一大堆理由,那干脆离开这个位子好了。
4、落实:领导想法呈现
最后,会议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通常叫做——吹风。
领导往往会通过会议抛出一些观点,用来观察下属对此的反应,那么,会议其实是一个特殊形式的存在。
一般来说,在上会之前,领导会纷纷各个击破的找到关键人员,求得在会上的支持。其实,此时的会议已经成为了一种手段——利用会议的形式,利用这种群体效应,让一部分墙头草从此顺从。
那么,为了更好的运用好这个工具,就需要在会前做一些工作,同时,在会上通过语言、表情、气势,来引导走向。
李振涛
北师大MBA | 大沟通方法论开创者 | 组织与人力资源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