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重庆人来给你解惑。
重庆城的历史始于东周,张仪灭蜀后,在朝天门附近屯兵,建城江州。而重庆真正具有现代规模的时候是在南宋时期,为了防守蒙古所扩建的。
当时蒙古铁骑攻破了成都,而南宋为了保护经济政治核心的江南,必须要全力在四川布防。如果蒙古人拿下川东势必会顺江而下。
当时宋军的防守是使用了焦土战术,以重庆城为核心,布下了许多防御城堡,通过不断的骚扰、伏击使蒙古军队陷于苦战。其中最为出名,战绩最佳的就是击杀了蒙古大汗蒙哥合川钓鱼城。
而这类城堡是怎么样的呢,简单说就是一个蛋糕形状。最顶上比较平坦,可以进行农业生产,而周围是陡峭的悬崖。防守一方可以安心守住地势高处,一边农业生产备战,一边靠投石机、弓箭、火器对进攻一方不断的骚扰,而进攻一方很难拔掉一个个城堡。
重庆建成伊始的时候还只是在航运方便的朝天门码头附近。为了防御蒙古,当时的重庆知府彭大雅竭尽全力拓宽重庆城,重庆城最往西延伸到了今天的通远门,而北部也完全依赖嘉陵江,修建了如临江门,南边靠近了长江,修建了南纪门。总共17座城门所围起来的土地都是可以够军民生活,能自给自足生产,而外面全是嘉陵天险和悬崖峭壁。整个今天的渝中半岛完全就是一个巨大的要塞。
当时仅是重庆主城区就不止就重庆城一个城堡。江北区以前也是个独立的城市,有独立的城门,今天在大剧院下面还有古城墙的遗址。江北的江北城,渝北的多功城,合川的钓鱼城等等数百个城堡构成了四川整个防御体系。
这些城堡的战绩也十分出众,合川的钓鱼城飞石打死了蒙古的大汗,蒙古铁骑最终也只能无奈绕过四川直接进攻襄阳。蒙哥死在钓鱼城,可以说间接导致蒙古帝国分裂,偶然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而重庆这个半岛要塞一直延续到清末。
老重庆人都知道重庆是分上半城和下班城的。所谓的上半城就是解放碑,上清寺,较场口,枇杷山,两路口,这些地方,大都以前在城墙里面。而重庆的下半城是像大溪沟,黄花园,李子坝,菜园坝这些地方,大都在城墙之外。下半城是没有战乱之后,城市工商业发展,陆陆续续人口增多才拓宽的土地,以前重庆上半城和下班城差距挺大的,大部分的商业中心都在上半城。而上下半城之间的交通都是爬坡上坎。上半城和下半城都有零零碎碎的平地,如从小什字到较场口那一块。
现在在十八梯一带,还能感觉得到上半城和下半城的差距。
而清末的时候迎来了重庆成为大城市最大的机遇。光绪16年,清 *** 在《烟台条约续争专条》被迫同意让重庆开埠,这也成为了当时四川地区对外最重要的通商口岸。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和其他地区交通不便,特别是对于大宗货物。所以四川和湖广,江南地区的货物贸易只能选择长江这样天然的黄金水道。重庆人也第一次看到英国商船从长江而来。当时英国人控制了长江川江流域的航运,也带来了大量的洋行,四川地区货物集散于此,人口也大量增长。1894年清日战争中国战败,清 *** 在《马关条约》被迫同意重庆王家沱成为日本租界。
重庆主城的若瑟堂、法军水师营等西洋建筑都是那个时期的见证。
第二次大发展是在陪都时期。随着南京沦陷,国民 *** 搬入重庆,带来了大量人口、工厂、学校。那个时候做为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重庆好不风光。星星咖啡馆的传说,中山四路的社会名流。还有好多保留至今的陪都时期建筑。中山医院是中华民国立法院旧址,重庆饭店是中华民国经济部的旧楼,上清寺中国电信那栋楼是美国军人俱乐部,还有民盟诞生地特园,周总理下榻的曾家岩,解放碑旁的中英联络处,澳大利亚大使馆,苏联大使馆,大韩民国临时 *** 。
重庆的四大厂(长安,嘉陵,望江,建设)都是那个时候来的。这也是重庆工业繁荣最主要的因素。后来三线建设时期重庆的工业(特别是军工)更成为了全国一流。有兴趣可以搜索重庆816地下核工厂,6万子弟兵日夜开挖出的世界最大的人工洞体,现在已经开放参观。
很多人的误解是国家升级重庆市为直辖市,其实早在中华民国时期重庆就已经是院辖市。解放后新中国成立了六个行政区,分别是华北,东北,西北,东南,中南,西南。而重庆是西南大区的军政中心。当时西南大区的第一书记和主席分别是 *** 和刘伯承。后来大区被裁撤,文革开始西南中央局也被撤销重庆回到四川管辖。所以1997年重庆的提法是恢复直辖。
恢复直辖的原因主要是四川省当时面积太大,人口太多,行政区划太复杂。四川是全国第一个人口破亿的省。二是因为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直辖后充分发展,能辐射整个西南片区。第三才是为了配合三峡工程。
中央为什么要发展重庆,我建议你问中央好了,可能是因为我们重庆人身体比京津沪,包括香港澳门都要棒吧…身体棒了唱歌才能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