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中国古代称新年第一天为元旦(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国古代称新年第一天为元旦(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中国古代称新年第一天为元旦(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

元旦快到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在元旦这两个司空见惯的汉字背后,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精彩纷呈的故事呢?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关于元旦的10件事儿。

1.元旦的世界概念

我们现在理解的元旦,是世界概念的元旦,又叫公历新年、阳历新年、新历新年,指全世界新历历法中的1月1日,新年第一天。

这一天,是世界多数国家的法定假日,我们中国放假3天,欧美国家一般从圣诞节放到元旦后,具体天数依各地民情有所不同。

2.元旦的古代含义

“元旦”这两个字是个古语。“元”表示开始、最初。“旦”是一个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也就是天亮的时候、一天的开始。

古人将“元”、“旦”两个字合起来,代表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

3.元旦的古代别称

据史料记载,在中国历史上,“元旦”有许多别称,如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元朔、正日、正朔、正旦等。

它还被叫做“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另外,在古代,元旦已经被称为“新年”了。比如唐朝的刘长卿,有首诗叫做《新年作》。南宋末年的吴自牧在《梦粱录·正月》,记载了这样一句话:“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也就是说,“新年”不是现代概念,而是古语。

4.最早的文献记录

按照现存文献记载,“元旦”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里:“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这句古话,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第一,正月初一为元旦。第二,元旦是颛帝定下来的。颛帝是谁?中华民族老祖宗黄帝的孙子颛顼,中国远古“五帝”之一,距离现在4000多年的大神。

5.元旦传说

除了颛顼,元旦还和两位远古圣人尧舜的传说有关。

尧发扬禅让美德,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舜。在尧去世之后,舜帝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后来人们将他祭祀这天,当作一年的开始,称为“元旦”。

6.元旦的变动年代

中国古代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但是“正月”的计算方法,在古代相当长时期内,是不统一的。历朝历代的元旦时间,也并不一致。

夏朝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冬季十月为正月。

所以元旦的时间,在夏商周秦时期,分别是一月一日、十二月一日、十一月一日和十月一日,依次往前递进一个月。

四个朝代的统治者好像在憋着气竞争,抢着先过元旦!

7.汉朝一锤定音

到了汉朝,汉武帝一看,这没完没了的变更也不是个事啊,于是重新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

汉武帝一锤定音,从此,这个元旦时间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

8.元旦、新年和春节

我们在上面提过,元旦就是古代的新年,新年这个词,自古就有。但春节,是近代的概念。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历书令,宣布中国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来纪年,1月1日为民国元旦日。

两年之后的1914年1月,民国内务总长朱启钤,提出将农历初一的传统元旦改为春节,被袁世凯批准。

这是“春节”两个字首次在历史舞台上亮相,它正式取代了古代元旦的地位,成为农历过年的专有名词。

而元旦这两个古老汉字被迫挪窝,和公历1月1日紧紧捆绑在一起了。“新年”这个词也跟着一起搬家。民国时期,元旦是新年,春节不是。

1928年,中华民国 *** 想要强推新历、废除旧历,甚至禁止民间过旧历新年,但老百姓不管,依然过自己的传统中国年,国民 *** 没有办法,只好终止了这一野蛮做法。

新中国成立后,沿用了元旦、春节分家的做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但新年的概念开始延展,流行公历、农历双新年的说法,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精彩。

9.古代元旦风俗

古代过元旦,就是过大年,历代皇朝都会举行隆重的庆贺典仪、祈福祭祀等活动,民间也形成了祭祖、拜神、贴春联、写福字、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舞龙舞狮、社火等风俗。

在中国的古诗词里,随处可见元旦民俗的身影,比如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很清楚点明了古人过元旦,会放鞭炮,喝一种驱邪气、避瘟疫的屠苏酒,还有换春联。

10.西方的元旦来历

西方欧美国家的元旦,源自公元前46年。

这一年,为了纪念罗马神话中的门神“Janus”,罗马帝国统治者凯撒大帝,把1月1日定为西方新年开始。

“Janus”这个词,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

更多中国古代称新年第一天为元旦(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