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论语12章问题+答案(就论语提出五个问题),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论语12章问题+答案(就论语提出五个问题)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论语12章问题+答案(就论语提出五个问题)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评述】讷,迟钝的意思。敏,疾,快速的意思。

想什么讲什么很容易,但讲道理,讲知行合一,讲确实可行的方案,就不容易了。所以人讲话,要想清楚你的理论依据,想清楚你所讲的是否有良知,是否有行动。

如果有心(良知)无物(具体事情),有物无心,有知无行,有行无知,就不要讲,要“讷于言”。这就好比说我们要孝顺父母,然后昵?行动在哪?具体项目在哪?所以所说若没有行动,就不要说。再比如去旅游,却没有目的?那这种旅游将降低意义。如果带着父母去旅游,尽孝,我想旅游将增加很多欢乐!

可见做任何事,说任何话,要做的妥妥当当,就必须做到知行合一。

“敏于行”相对于“讷于言”,显得慢,所以当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时,就要马上做。如果不做,什么都是空想。正如王阳明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不去做等于无知,对于现实毫无改变。所以所谓的良知,除了良知,还必须有行动,确切的说是正在行动。做到这个才是“致良知”,才是以道行天下。

更多论语12章问题+答案(就论语提出五个问题)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