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頸脈動喘疾咳,曰水。目裹微腫如臥蠶起之狀,曰水。溺黃赤安臥者,黃疸。已食如饑者,胃疸。面腫曰風,足脛腫曰水,目黃者曰黃疸。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黃帝內經·平人氣象論》
(接前文)我们再往后看,“面肿曰风”。什么意思呢?吴昆注解∶“六阳之气聚于面,风之伤人也,阳先受之,故以面肿为风。”他是从六阳之气聚面这个思路来探讨。人的身体很有意思,肚子怕凉,腿怕凉,手怕凉,浑身都怕凉,到了冬天之后,哪个地方都得保护好,但是脸露出来不怕冷,脸的抗冻能力比肚子、后背要强多了,按照现代医学来讲,就是脸部的血运行比较丰富,温度会保持的比较好。按照中医学的原理来看,这是六经的阳气,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等等,十二经当中的六阳脉皆过于面,所以说面部的气血比较充足,这叫六阳之气聚面。“风之伤人,阳先受之”,风要是伤人,脸就会受伤,这时候就会肿,脸部一肿的话,《黄帝内经》在这个语境下就认为是风邪所伤。
马莳在《素问注证发微》里边注解:“面为诸阳之会。风属阳,上先受之,故感于风者,面必先肿,不可误以为之水也。”也就是风属阳邪,上先受之,上指的是哪里呢?指的是面部。因为面部为诸阳之会,也就我们刚才讲的六阳之气聚面。所以如果风要伤人的话,脸就先肿。这个时候不要认为这是水气病,这个时候是风病。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水分为风水、皮水、肾水,内脏的水都有,心、肝、脾、肺、肾都有水气病。但是其中的一种水气病就叫做风水,因为风邪所导致的水肿,这也属于一种水气病。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治呢?其实《黄帝内经》教给我们这些原则。具体治法我们得上另外的经典里边去找,尤其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这些上古的书里边去找。从那个时代以降,我们也可以找一些唐代的方书,还有宋代的方书里边的这些方子,以及古代医家比较成熟的经验都可以用。如果是脸部肿,因为风所引起的水肿,可能就得用升麻、柴胡、防风、白芷、辛夷,用这些药把风水散开,需要用风药散风、祛风,同时再用上一些行水的药,比如五苓散、四苓散,把水气再散掉,就容易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再往下看,叫做“足胫肿曰水”。实际上这个地方讲的就是下肢的水肿,这种情况在临床中比较多见。《素问吴注》里边说∶脾胃主湿,肾与膀胱主水,其脉皆行于足胫,故足胫肿者为水”。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的经络都在脚这里,都会有经络循行。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这两个也主水,也过足还有下肢,也就是说这些主湿的,主水的这些经脉都过于下肢。所以一旦有了水病之后,足胫肿比较多。我们现在临床上就会发现,心脏病,比如心衰的一个症状就是腿肿,还有一些老年人腿肿是风湿,下肢沉,腿也肿了。还有是血管的问题,比如下肢的静脉炎、动脉炎、静脉曲张等等都会导致下肢肿。为什么下肢肿呢?因为下肢的气血,我们中医叫气血,其实就是血液循环被打破了,所以说就循环不回来了,瘀滞在那里就变成足胫肿了。这时候就得详细辨证论治了。
要是心脏的问题就得先治心脏,要温阳化气行水。要是属于肾还有膀胱,还有寒湿,这种情况咱怎么办呢?就需要温阳化气,温肾,利膀胱之水,行这个水气,把它给化出来,用的方子也都不一样,但是基本的思路大概其差不多。但是真正到了临床上用药就不一样了,比如水气停于心,这时候我们需要用苓桂术甘汤。如果水气仅仅是膀胱,就得用五苓散。有的人还合并着肾阳虚,所以说我们用八味丸。还有的人水气里边还含着脾湿,含着脾湿怎么办?这就不好办,这种情况下还得健脾,还得化湿,同时还得行水。你要健脾用人参,用党参可能就会妨碍化湿的能力。但要是单纯化湿的话,有的时候脾胃不健也不行,所以这时候用的药就需要详细的辨证,看这个患者到底是偏于虚还是偏于实,虚的话以补为主,实的话以泻为主,泻的话就是指的利水,补的话就是指的补气。
临床上到底是用黄芪好,还是用党参,还用西洋参,还是用人参,这时候就得详细的斟酌,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定。用上参之后你又怕滋腻,这时候可能就得用上陈皮、苍术这些药。这个患者要是脾胃不好的话,有可能加上焦三仙。胃胀的话可能加上陈皮、砂仁、木香这些药。所以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而不是说我们就知道这一个方子,比如五苓散,就全用五苓散,每个人还有一些具体的情况,还需要酌情加减。(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所以这时候一定不要泥于古方,一定要进行古方今用。这样古方今用治现代的这个患者,有的疾病那才是非常合适合拍的。(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