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枣庄1000kv变电站(枣庄1000千伏变电站),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枣庄1000kv变电站(枣庄1000千伏变电站)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枣庄1000kv变电站(枣庄1000千伏变电站)

  通讯员 鞠同心 袁震

  无落点,无走廊,无法施工,一度是制约核心城区变电站建设的三大难题。

老城区见缝插针,是110千伏燕山变电站历经6年蹚出的艰难路程。其间历时2次可研批复、3轮方案优化、5回单独选址,落点薛城区火车站广场地段,线路走市政管廊,“静音”施工,2022年12月29日建成送电。

新城区借势而为,是110千伏巨山变电站历经11年得来的经验做法。该站落点枣庄新城地标双子星广场东侧,周边为文体中心、实验中学及多个新建小区,从2011年四周一片荒地时提出被否,到2013搭车文体中心不成,直至第三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之机获批,2022年9月14日建成送电。

“找到问题根源,标本兼治,一站一策,网城融合尝试形成保障核心城区变电站建设的长效良性态势。”枣庄供电公司总经理田鹏表示,他们将核心城区变电站建设提升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主动融入,抢先布局,过程管控,推动枣庄电网“十四五”规划的府前、大学城等11座核心城区变电站取得规划实施意见,全面改写此前核心城区变电站建设被动局面,迎来核心城市变电站建设的春天。

绿色落点难题,争取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紧抓“十四五”开局之初枣庄市 *** 组织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契机,抢先编制“十四五”电力专项规划,积极争取 *** 纳入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把握城区扩建、旧城改造等契机,在用电规划和建设规划中抢挖用地指标,乘势布局核心城区变电站点,解决110千伏汇泉、遗棠等一批制约枣庄电网发展的工程落地难题。密切配合规划、市政、住建等相关部门,促成下发《简化优化电网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意见》等政策支持性文件,推动燕山项目纳入山东省年度重点工程建设目录,权证、民事难题迎刃而解。同时,着力解决线路管廊建设,由薛城区 *** 投资3000余万建成燕山站配套管廊2.2公里,借助棚户区改造、开发商回购等方式实现变电站用地落点。

绿色“邻避效应”,优化设计主动融合周边社区。深挖设计潜力,在采用通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换位思考,努力将变电站设计成为融入周边的和谐元素。燕山变电站位于居民小区东南角,站址为长方形不规则区域,通过充分利用边角用地,整合房间功能,较通用设计实现节约用地0.36亩。他们还主动对接小区开发单位,将变电站建设规划纳入小区售楼处宣传图册公开展示,采用住宅楼现代简约风格设计整体工程,做到外墙立面色彩与小区建筑物协调一致。针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噪声,将变压器北向居民区的方案调整为南向道路方向,创新采用吸音板墙面,实现降低运行噪声3至5分贝。巨山站则采用与周围楼宇相同的真石漆颜色,做到变电站外墙、围墙立面色彩与周边建筑物相统一。

绿色扰民难题,“静音模式”贯穿施工全过程。始终以周边群众满意为标准,采取“一封信公开安民,一览表主动约法,一个客户端掌控全程”等措施,全过程采用围墙喷淋、喷雾降尘、土方苫盖等防尘降噪措施。现场成立防扰民专项工作小组,全面分析“声光水气尘”等扰民因素,针对性制定防扰民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特殊时段停止一切土石方运输等室外作业,最大程度取得周边居民理解和支持。创新应用钢结构、透水混凝土、组合电器无尘化施工等新技术,工程成功列入山东电力绿色建造试点和标准工艺示范项目清单。其中钢结构主要构配件由厂家统一机械化生产,工厂化加工率大于70%,大幅减少现场支模和脚手架搭建,普遍采取装配式墙板和门窗。积极应用透水混凝土等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先进管理手段,实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密闭运输等六个100%。

更多枣庄1000kv变电站(枣庄1000千伏变电站)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