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有网友留言说(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714&do=blog&id=601053 ) 为什么中国不把英语定位国语,而把汉语定位国语?把英语定位国语多好,从此再也不用学习外语,对外学术交流多方便,也能提高中国的科技水平。而汉语,开一门课,能够日常对话即可。不知道楼主对这个提议有何想法?中国少数民族为什么不直接学习英语和其母语,汉族人学习汉语和英语,双方通过国语即英语来对话多好?!
===============================
答:“汉语适合文学,英语适合科学”之说已有百年历史,废汉兴外也已发生过,是不可接受的,但批驳到底又力度不足。
(1)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就有一批假洋鬼子留学归来,见识了表音文字的舒坦,扬言废除汉字,全盘西化。汉字的学习成本太高,废掉可以增加学习科学的时间,术语资料也直接和国际同步,多好!可当年实在是妄想,就算老佛爷同意,也培养不出那么多英语教师。洋务派的口号很有见地:西学为用而已。
(2)日本殖民废汉兴日。在东北、台湾,日本人所到之处,废汉语兴日语。直至今日,东北和台湾会说日语的人还不少。那时候救亡者才明白汉语的价值。同学们应该想想,为什么日本人不废日语学英语!!!
(3)信息时代啦,无亡国之忧,汉字录入不便,又有一批人,要取消汉字,改拼音文字;科学传中国总要译介一下,速度慢,9成科技成果是无法无精力翻译为汉语的。我们干脆母语英语得了。
可是汉语汉字就这么活着,不仅汉语活着,方言、少数民族语言虽受同化,也都活着。这么多语言,累不累
下面开始立论:
(1)民族国家要有统一的民族共同语,共同语是民族国家最强劲的凝聚力。同一种语言,问题才好谈,才有亲和力。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当您第一次接触方言差异大的地方的人,是不是会有拒斥感?比如北方人受不了上海话,上海人嫌弃北方人的话太土。共同语不等于消灭方言,只是说大家都能用一种语言交流。就像法国德国极力排斥英语的道理是一样的。再多说点,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立刻统一文字,灭六国之书,为的就是这个。
(2)传统文化太厚重,没了汉语,也就等于废掉传统文化。没错,即使全说英语,唐诗宋词还在书本里,但是,谁去读呢?读了还有味道么?文学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翻译的。有人说,要文学做什么,科技经济强了就行啦。恭喜您!那就请您这辈子不要看电影、电视、小说、听音乐、绘画,甚至任何沾染了艺术的工业产品。OK!就算全面投入英语文化的怀抱,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啊,欧美的黑人可是彻底的断根族。华人的后代也有很多只会英语没来过中国的人士,他们的生活事业都很成功。只要愿意,就可以做世界公民。
(3)汉语特别是汉字值得我们背负么,没好处的事情咱不做。
(3.1)汉语有个好处,表音表意两条路线。在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已经发现,有些病人的表音系统坏掉了,但仍然可以通过字形的表意系统,读书看报写字,这是汉字比英文绝对优越之处。
(3.2)在历史上,华夏大地方言众多,汉字成为国人共同的标杆,是不断丰满华夏文明的利器。举例来说,虽然香港人看红楼梦觉得语言上有差异,但仍推崇备至。
可这两个好处比起学习成本和使用成本来说,还是微不足道。毕竟今天英语文化太强势了,不是吗?我觉得自己的论证是无力的,只能遥想一下未来。
好吧,如果我们都做了英文世界的公民,有机会像奥巴马一样当总统。中国就像澳大利亚一样消灭土著完全西化,
若干年后,在未来会有这样的历史记载: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延续最久的古今文化大国,但是由于在现代发展中落后沦为半殖民地,语言也被殖民化了。其民虽为 *** ,但汉语早已失传,至今再无懂汉语之人,汉字沦为天书,Libai Hongloumeng只有英译本。全世界只有少数语言学家懂得汉语和汉字,这个民族留下了巨大的文学文化遗产,在天文历史方面拥有巨大价值。由于学习成本的高昂和在科技方面表达能力的劣势以及翻译成本巨大,被中国人所抛弃。他们自由地选择成为世界公民,从而为世界文明一体化、国家的消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英语平台之上,世界人民将所有的智慧凝聚起来,将文明文化推向了后信息时代,为人类走出地球做出了卓越成就。希望那些固守祖宗语言的日本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早点醒悟,加入英语国际化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