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921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就职誓词中,先生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尾。这就是中国新年“元旦”的来历。
但“元旦”一词,却源远流长,据说起源于三皇五帝时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元旦”一词最早见书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旦是个象形文字,指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第一天。
从汉武帝时期起,规定阴历的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在1911年决定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年,把农历(阴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称为“元旦”,但当时并未对外公布。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国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为区别夏历(阴历)和公历(阳历)两个新年,便把阴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
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年,公历1月1日便是通称的“新年”,这一天也就是“元旦”。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公历年”、“阳历年”或“新历年”。
更多春节的来历和风俗视频(元宵节的来历视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