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为什么人觉得孤独(人为什么感觉到孤独感),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为什么人觉得孤独(人为什么感觉到孤独感)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为什么人觉得孤独(人为什么感觉到孤独感)

为什么人有的时候会感觉莫名的孤独?

在我的临床工作最常遇到的问题中,这个问题,应该能排进top10。

尽管和很多人待在一起,或者尽管有“亲密”的人陪伴,感受仍然是孤独。

什么意思呢?翻译一下就是,不管外部现实是什么,有没有人在我身边,我的内心现实是就像是“空无一人”的。偶尔,在孤身一人的时候,或者在陌生环境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有过暂时的这种体验。

但今天想和大家讨论的是,这种孤独感是挥之不去的,它不因对象、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它就是关系的问题。

人回应我、我也没有人可以倾诉。

这里的重点是没有关系,无的状态。

它反映的是这些孤独者内在的关系模式或者说最初的依恋关系的本质。有的时候这种“孤独”也可能反应了一种难以和他人建立关系的状态。就像陈奕迅著名的《孤独患者》歌曲里唱的那样,内心的自我撕扯。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认为人类对关系的需要是保证个体生存、物种延续的必要条件。

在人类历史上,寻求接近和保持接触使人类学步儿能待在养育者附近,而养育者也随时提高警惕(不得不说,这已经是一种质量相当高的关系了),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生存。

而发展心理学家们也对母婴关系做了相当多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发展出了被广为接受和认可的依恋理论。证明了人从出生就处在某种性质的关系中,在后来的生活中会一直受着早年关系质量和性质的影响,并且一直需要某种亲密关系。婴儿和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家庭以及其他人之间,逐渐形成的联结提供了他们一生社会关系的基础。

发展心理学由此得出结论,婴儿时期的依恋性质会影响我们后半生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个体成年后的浪漫关系很可能会受到婴儿期依恋类型的影响。

成人对其父母的依恋类型,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子女的行为,也影响着他们与伴侣的关系。

精神分析和社会心理学理论也都对关系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解读,精神分析认为,关系是指我们和他人之间的情感状态,是我们内心对我们和他人关系的体验和认知。

即使和他人在一起,内心的主观感受仍然是孤独。

这种感受就描述并定义了个体和他人的关系状态,孤独的内心主观体验反映了个体和他人没有情感连接的本质。经典的精神分析和客体关系的观点和发展心理学对母婴关系的观察得出的结论一致,认为,个体成年后的关系模式及对关系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早年和重要他人(通常是母亲或其他长期重要的照顾者)之间关系的本质的影响。

一个人在后来的生活中持续感受到的孤独感,可以说是个体内在客体关系的外在体现。

弗洛伊德在1914年提出了一个理念:在某些情况下,关于客体的潜意识幻想,可能会取代真实的人际关系。即,外部关系被内部关系所取代,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个内在客体关系是如何逐渐建立起来的呢?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从个体出生就开始,在与重要照顾者(通常主要是父母)的关系中,通过内化和重要照顾者的关系,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保存在潜意识中,这些内化的关系模式叫做模板,影响着人们认识自我和他人的方式。

而克莱因认为,婴儿外部世界中的真实他人不断被内化,被确立为内在客体,并再次被投射至外部他人身上。

她似乎认为这种内化本质上是一种与外部世界进行连接的方式:“自我不断的将整个外部世界吸收进自身”。不仅仅是他人,所有的外部体验和情景都被内化了。内化客体或者关系失败的个体,通常有过长期和最亲密的最重要客体的分离,客体的长期不在场(可能是物理空间上的不在场也可能是情感上的不在场),导致个体无法内化这段重要关系。

情感上的不在场,是照顾者对个体没有情感的 *** ,或者在情感上是淡漠和隔离,情感回撤的或甚至是忽视的。

许多成年后经常感到孤独的人,都报告其早年有过长期和重要照顾者的分离的经历;或者虽然在重要照顾者身边成长(通常是父母,但也可以是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但和他们之间缺乏有效的情感互动;重要照顾者是淡漠的、情感隔离的、回撤的、压抑的、或者忽视的。

因此导致个体长期内化的关系是疏离的,没有情感回应的,“空空如也”的状态。

如果内化过程出现问题,也就是客体关系出现问题,则很可能在今后的亲密关系中存在分离困难,常常感到需要粘附在另一个人身上,形影不离,因为一旦离开,则感到客体消失不见,甚为恐慌。或者会非常抗拒分离,分离会带来巨大的难以承受的焦虑和痛苦(比通常的分离焦虑严重得多的,近似存在的焦虑),令个体甚至日常生活都无法维继。就像世界末日来临一般。

但通常这种粘附会导致客体被投射性认同,产生无法承受的感觉,选择远离,从而撤回情感投入,个体因此通过投射并迫使客体投射性认同,从而再次在外部复制了内在客体关系的模式。再次创造出了跟内在早年关系类似的“孤独”情境。

但是这个过程是无意识的,个体很难有意识的觉察到。通常都是先对这种关系状态感到困扰,因为孤独倍感痛苦;所以孤独它反映的也是我们和他人之间的互动所营造的一种状态所带给我们的内心感受。治疗就像是一个内心运作模式的精细化过程的呈现。

对于孤独,有时候我们会问病人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将他人排除在你的世界之外的?”

这里面包含着对一个内心过程的观察、反思和分析。

病人最初的关系中,他/她是被排除在重要照顾者的情感世界之外的;他的内在客体关系模式是“孤独”的;然后他在现在的生活中,不断的复制这种内在关系模式,但不自知。

对于功能相对良好的病人,在治疗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这个问题通常会引起他的反思,对于他和世界、和他人的相处方式的反思,然后经过探索,解释,有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理解和领悟。

然后才开始有所改变,改变看待自己、他人的方式;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的解释;

尝试新的反应方式;关系模式开始一点点的发生变化;“孤独”这个状态也可能是一种对亲密的防御的需要。是一种将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隔离起来的状态,但同时也是外部世界无法进入并影响到内部世界的状态。

这种防御既可能防御的是一种亲密感,因为对亲密的恐惧。对于那些早年自我意象受损的个体而言,成年后的关系中的亲密感会导致自体客体融合的焦虑。个体会通过创造情绪上的距离感来防御性的缓解融合的焦虑。

身体上、物理空间上或情绪上的远离,或敌意、对抗等方式来拉开距离。也可能防御的是对亲密的渴望(反向形成)。而通常他们想要回避的都是客体关系体验中令人不满意的部分。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治疗中治疗师需要针对这种情况使用强制性客体关系的技术。增加治疗频率通常是好办法,但不是分析式的高频率治疗。

病人由此可以通过移情(transference)让早期关系模板对治疗师再起作用,

在治疗的过程中被解释和理解;当人们在治疗中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消极关系模板时,他们逐渐的能够对内在客体关系中的重要他人产生新的更为复杂微妙的理解;提高他们忍受更为矛盾的关系的能力,这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状态。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孤独的反面应该是,我感受到被爱,并且你恰好以我想要的方式爱我。这种原始理想化的状态,在成年人的现实世界中几乎不可能达到。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从脱离母体那一刻开始,人或多或少就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孤独。

本文作者:王晓彦,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西南大学心理学硕士 ,心理治疗师中级,注册系统心理治疗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了解作者更多信息,详戳

nxinli.com/experts/81423?utm_source=zhihu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近10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6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戳这里「http://jdxinli.cn/wuli11」

更多为什么人觉得孤独(人为什么感觉到孤独感)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