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歌姬董竹君:13岁入青楼,15岁成都督夫人,离婚后受总理接见,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歌姬董竹君:13岁入青楼,15岁成都督夫人,离婚后受总理接见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歌姬董竹君:13岁入青楼,15岁成都督夫人,离婚后受总理接见

1935年3月15日,一家川菜小馆在上海法租界正式开业。

前来捧场的人来头不小,不仅有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等青帮大佬,还有宁沪两地的军政要员。

也许你会觉得,能请来这些大佬的人,老板的身份一定也是极不简单吧。

非也,这家小餐馆的老板,曾是个青楼小清倌儿,人称“民国小西施”的董竹君,她既无权又无势。

01

1900年,一个漂亮的女婴出生在上海一间破败的小屋里,这个女婴就是董竹君。

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是女佣,夫妇俩虽然穷但也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送女儿到私塾去读书。

然而,就在董竹君13岁之时,父亲的病重让整个家庭都陷入了经济危机。

走投无路之下,母亲只能含泪将董竹君送入青楼当清倌儿。

说好的卖艺不卖身,奈何董竹君的美貌过于显眼,利益熏心的老鸨动起了歪心思,但董竹君很有骨气,宁死不屈。

就在这时,董竹君遇到了改变她命运的男人,夏之时。

彼时的青楼是许多有志青年商讨国事的首选场所,作为同盟会将领兼四川副都督的夏之时,也时常出入青楼。

一来二去,貌美年轻的青楼小歌姬与年轻有为的英雄,渐生情愫,互许终身。

但就在夏之时提出要将她赎出去时,董竹君却拒绝了。

董竹君并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她清楚一旦被赎出去,自己就像一件商品,得不到夏之时的尊重爱惜。

要想堂堂正正地和夏之时在一起,就必须靠自己的力量逃出去。

既然自己的出身和身份无法让她获得独立与自由,但最起码,她能在爱情中争取到自己想要的独立与自由。

为了在婚姻中给自己多增加些筹码,董竹君向夏之时提出了三个要求:必须明媒正娶,坚决不做小老婆;婚后送她到日本留学深造;成家后夫妻双方要共同经营家庭。

令她意外的是,夏之时听完后不仅没有拒绝,反而更加欣赏董竹君的才情。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 董竹君使计逃离了青楼。

董竹君宴请看守她的伙计喝酒,并让他帮忙买点水果,虽然水果的店铺就在街对面,但对方还是怕董竹君逃跑没应承。

好在董竹君情商了得,几句话就把伙计哄开心了。

聪明的董竹君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在第二次要求对方去更远的地方买吃食时趁机逃走。

就这样,褪去身上所有的绫罗绸缎和金银珠宝,董竹君毫不犹豫的转身奔向她的幸福。

这是董竹君人生中做出的第一个重要的决定。

“快点!再快点!”

董竹君跳上马车一路狂奔。

此时她感觉背到身上的枷锁正在一一解开,前方正是她一直向往的自由,虽前途未卜,但她也甘之如饴。

就这样,董竹君从青楼卖唱女一跃成为都督夫人。

然而,谁都没想到,人生无常,婚姻难测,刚出了火坑,董竹君却又陷入了深渊。

02

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豪门同样也不浅。

婚后夏之时也如约将董竹君送到日本留学,在日本学习的四年间,董竹君为夏之时生了4女1男。

与此同时,即使生活如此繁忙,董竹君也坚持每天学习到半夜才去休息。

就在董竹君打算前往法国继续深造时,1918年的春天,夏之时一纸书信将董竹君召回了四川老家。

刚回夏家那会,董竹君明白自己出身的尴尬,为了能被接纳,董竹君又是拼了命地学习如何打理家务。

但就在董竹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夏家站稳了脚跟时,她的丈夫却官场失意了。

被免职后的夏之时将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在妻儿的身上,不再有满腔的壮志。

这些董竹君都能够忍受,但唯独在子女教育上,董竹君无法忍让。

作为贫穷人家出生的女孩,父母为了让董竹君长见识,缩衣节食也要送她去读书,但夏家明明有条件,却存在严重的男尊女卑腐朽思想,不让她的四个女儿接受优良的教育。

于是, 为了能有充足的资金请最好的老师给女儿上课,董竹君开启了她的创业道路。

董竹君盯准了袜子和黄包车的行业,恰恰这两个行业都是她比较熟悉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董竹君很快就上手了,加上她为人态度诚恳,做事诚信,很快就将自己的事业做得有声有色。

然而,董竹君的成功却深深刺痛了夏之时作为男人的自尊心,两人又一次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这一次,失控的夏之时竟向董竹君举起了菜刀。

曾经亲密无比的爱人如今却和自己刀剑相向,董竹君眼泪“唰”地一下就掉下来了。

“人要有志气!”

恰恰在这时,幼时被父母教导的话在脑海中响起,提醒着董竹君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董竹君深知自己无法改变丈夫,也无法改变这个社会愚昧的思想,但为了能够以站立的姿态活着,她必须再次独立出去。

看了眼一旁哇哇大哭的孩子,手背用力抹过眼皮,眼中的坚毅已藏不住,董竹君做出决定:离开夏之时。

就这样,她抛弃了夏家给予她的荣华富贵,带着四个女儿和自己的父母,单枪匹马勇闯上海滩!

03

在那个时代,女人依赖男人生活是一种常态。

董竹君净身出户的做法可谓惊世骇俗,所有人都等着看董竹君的笑话。

回到上海后,一开始,没钱的董竹君只能咬牙变卖父母的家产。

机缘巧合下,董竹君从几个 *** 员那得到了好几本有关社会科学的进步书籍。

书中传递的真理对董竹君影响甚大,也让她开始相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解决人民的痛苦。

然而,入党后的流动性却不是董竹君这种拖家带口又日不敷出的人能承受得起的。

想入党,就得先从经济上找出路,最好能从事经商并为党提供经济援助。

抱着这一理想,董竹君四处奔波拉赞助,终于凑来了4000元,在1930年春末,正式创办了群益纱管厂,并招了近100名工人,成为上海第一个开办工厂的女性。

但资金周转慢却让工厂濒临倒闭,董竹君开始游走于各大银行和企业,为了不被保安拦下,董竹君一咬牙,花重金买了身体面的衣裳。

即使这样,董竹君还是碰了一鼻子灰,当时国内的银行和大企业都以董竹君是女子为由拒绝向她提供资金援助。

眼看国内行不通了,董竹君一拍板凳:“那我就远赴重洋招股扩厂!”

于是,在几个华侨朋友的帮助下,1931年春,董竹君乘船前往菲律宾,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成功招得近一万元的股子。

但就在工厂蒸蒸日上之时,1932年淞沪会战爆发,工厂瞬间被炮火夷为平地。

在同一年,母亲去世,父亲病重,债主天天催债,坚强如董竹君都濒临奔溃,甚至几次想自杀。

但即便如此,面对夏之时的求和,董竹君也坚决不吃回头草,甚至强硬地把婚离了。

就在走投无路之时,董竹君又遇到了改变她人生的一个贵人,李嵩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人想看董竹君摔倒,就有人欣赏董竹君的骨气。

李嵩高虽只是个四川地方军队的军火采购员,但由于太过敬佩董竹君的勇气,李嵩高主动借出2000元为她解困。

这笔钱对于董竹君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雨。

借着这笔钱,董竹君果断做出决定,开锦江川菜馆!

这时的董竹君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艰苦曲折的前半生经历,居然是在给现在的再次创业积累原始资本。

在青楼的经历,留学的经历,做当家主母的经历,竟统统派上了用场。

锦江川菜馆一开张就风靡整个上海滩,尤其是那些吃惯了本帮菜的达官贵人们,更是将这里奉为用餐会客的不二之选。

04

董竹君奉行“客户至上”,她十分注重客户体验。

从客户进门到用完餐出门都考虑得很齐全。

在菜品方面,董竹君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查,上海人多好甜口,这可怎么办?

简单,辣味降级,改成甜辣和微辣,主动迎合本地人口味,这不就是本土化营销嘛。

在店面的选址和规划方面,选择市中心最繁华的路段,马路宽广,旁边还有一块空地可作停车场。

室内装潢则采用一底三楼模式,一楼专做大众饭菜,二楼三楼隔成大大小小的雅间。

放眼望去,意大利风格的雕塑、张大千的中国画、郭沫若的书法作品和郎静山的摄影大作都浸泡在红木宫灯发出的橙黄暖光中。

中西强烈的风格碰撞,目之所及皆是震撼,审美一流。

董竹君为了营造出这种视觉盛宴,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至于顶楼是什么用途呢?

考虑到油烟对顾客和室内环境的影响,董竹君把厨房放在了顶楼。

这超前的意识和商业头脑让很多人都叹为观止。

但,生意好是好,每天排队的人也不少。久而久之,董竹君就收到了不少排队太久的投诉与怨言。

就在董竹君为之头痛时,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贵人出现了,那就是上海青帮大佬杜月笙。

有次杜月笙来吃饭,排队等了很久都没吃上他心心念念的香酥鸭。

郁闷的他直接让董竹君以他的名义向房东租店面,扩充规模。

有了杜月笙的助力,锦江川菜馆的生意可谓到达一个新的 *** ,名声响彻整个上海滩。

就连卓别林和其他国家的大使都闻风赶来品尝她家的菜。

隔年,董竹君又乘胜追击开了锦江茶室,并迅速成为上海文艺界的 “沙龙”。

茶室只招聘女性,解决了女性的就业问题,董竹君也因此成为女权运动的发起人。

1951年春,董竹君将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合并起来,并迁到华懋公寓,取名为锦江饭店。

锦江饭店也就是后来的上海国宾级饭店,迄今已接待过4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元首及 *** 首脑。

董竹君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但她不是一个忘本的人。

恰逢当时时局动荡,董竹君又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这个决定为国家当时度过难关提供了强助力,但也使她晚年蒙冤被关监狱长达十年。

05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战火的蔓延使上海瞬间沦陷,董竹君成为那些日伪眼中的重点合作对象。

但董竹君虽是个生意人,也是一个爱国人士,面对日方的威逼利诱,董竹君全程面不改色,丝毫不动摇自己的立场。

在此期间,董竹君毫不犹豫接下了我党在创办上海印刷企业的任务,通过创办印刷厂向大众传播先进思想。

不仅如此,董竹君还向新四军捐赠大量的抗战物资,为战士们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将锦江川菜馆作为秘密联络点,掩护党活动,解救了许多爱国义士,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开国上将宋时轮。

1951年董竹君将饭店还有自己一生的积蓄,花园小楼和16万美元全部捐献给国家做建设,自己只留了副文房四宝。

董竹君的义举惊动了周总理,周总理更是特意设宴来款待这位传奇的女英雄商人。

“这么多年来,为党,为人民,您辛苦了。”周总理紧紧握住董竹君的手。

董竹君多年来四处辗转奔波,再苦再累也没有任何怨言,受再重的伤也没流过一滴眼泪。

但今天,看着周总理疲惫的面容,还有手背传来的热度,一切都值了。

泪水渐渐模糊了董竹君的视野,良久,她听见自己哽咽地回答道:“不辛苦,应该的。”。

然而董竹君的这段经历却成为反动派中伤她的借口,67岁高龄的董竹君蒙冤入狱。

那10年间董竹君都遭受着身心的折磨。

但铁娘子董竹君决不允许自己向黑暗势力低头,她提醒自己,要像青松般不惧风雪。

在董竹君的自传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这是她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后人最好的启示。

1997年12月,这个生于八国联军时期,逝于香港回归,与世纪同龄的老人与世长辞了。

董竹君的一生,经历过政权更迭、战争饥荒、牢狱之灾、创业兴衰和人事沉浮,虽说只是一个平凡女子的一生,但却是近现代历史变化的缩影。

不屈服于命运,不向旧思想示弱,敢做敢当,敢爱敢恨,正如她的名字,竹君竹君,做人当君子,君子当如竹。

作者:吕吕

指导:雪青柠

资料来源:

江西卫视纪录片频道《经典传奇》栏目:《从青楼歌女到商贾大亨》2020年07-16期

CCTV10科教频道《读书》栏目:《董竹君传奇》2018年11月10日

董竹君自传《我的一个世纪》

更多歌姬董竹君:13岁入青楼,15岁成都督夫人,离婚后受总理接见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