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楼房公摊面积取消了(由于对房产公摊面积的误解),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楼房公摊面积取消了(由于对房产公摊面积的误解)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楼房公摊面积取消了(由于对房产公摊面积的误解)

原创 法治之星

由你支付成本费用却不属于你,包含在你的房屋面积里你却搞不清楚面积有多大,包含在你缴纳取暖费的面积里却又可能不供暖,由你出钱的面积带来的收益却不属于你,这个奇葩又莫名的东西,就是广为业主诟病却又迟迟不能取消的商品房公摊面积。

3月6日,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洪洋对这个存在已久、却又非常不合理的商品房公摊面积再开一炮。洪洋委员建议,国家应该取消公摊面积,可将实际的公摊面积成本核算到实用面积之中,让老百姓明白付费,放心购房,同时也化解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诸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商品房公摊面积收钱收得理直气壮,算起账目来却是雾里看花,朦朦胧胧,很不透明。曾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居民小区里所有业主承担的公摊面积加起来,肯定超过小区所有公摊面积的实际总和。也有人说,一个你摸不着的公摊面积,可能比你家里主卧室的面积还要大。由于计算不透明、暗箱操作、难于监管,使得公摊面积不断膨胀。最初的商品房公摊面积,基本都在10%以下;20多年前增加到了15%到20%左右;10多年前,更是增加到了30%至40%。

商品房公摊面积的概念,最早发源于香港,传说是大富豪李嘉诚最早提出来的。由于 *** 也没法控制开发商对公摊面积的注水,社会上对“公摊面积”早已经怨声一片,却又无可奈何。2013年,香港特区实行住宅物业销售新规,放弃了“公摊”的概念,改为按照实用面积计价。如今,继续沿用这一计价方式的,基本上只剩下中国内地绝大部分城市和台湾省了。

公摊面积的概念和计价方式,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招来从百姓到媒体的一再批评。2018年,新华社以及多家媒体刊发文章:《公摊面积伤民矛盾亟待解决》、《买100平米得70平米,公摊面积7大乱象》……虽然是新华社这样的重量级通讯社仗义执言、慷慨发声,也没有让房地产企业有所收敛、有所改变,公摊面积这块肥肉吃习惯了,实在舍不得吐出去。

房地产公摊面积这个概念的存在,让房价看上去比实际价格偏低了一些。明明是70平方米的房子,硬说成是100平方米,这样算出的单价自然就被拉低了。然而,房屋的单价虽然低了,总价却没有变低,总面积却被注水一样加上了公摊,让购房业主买了一套房子却搞不清楚实际有多少使用面积。总之,由于商品房公摊面积的存在,房屋的实际面积和实际单价,都变得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了。

如今,从全国两会的委员代表到大众媒体都在呼吁,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取消并非降价,只不过希望房屋销售的更加清楚透明,购房业主能够清晰了解,房子的实际使用面积是多少,房子的真实单价是多少。消费者这样的诉求,有什么过分吗?

在房地产开发商看来,这样的诉求肯定是过分的,因为没有了这个概念,就不好浑水摸鱼了,就不好瞒天过海了。没了这个概念,单价看上去更贵了,总面积还更小了,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肯定是少了一个上下其手的好借口。

2019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方网站发布的一个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中,有一份《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首次提出,“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征求意见稿,除了引起一番热议,这个《意见》并没有变成强制性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今年的2月12日,新华社再次发声,对公摊面积进行炮轰:《公摊面积成为糊涂账?别再让买房像开盲盒》,一时之间,各级媒体广泛转发,舆论再次聚焦这个让人憎恨的公摊面积。

将公摊面积的水分挤出去,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买一套房子,让业主清清楚楚地了解自己的房子,这几乎是除了房企之外的社会共识。如今,媒体在呼吁,参加两会的委员代表在呼吁,但愿公摊面积谢幕的那一天真的不会久远了。

文 / 法治之星

更多楼房公摊面积取消了(由于对房产公摊面积的误解)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