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离广州市中心仅1小时车程的从化,一直是广州后花园的存在。
温泉、森林公园、稻田......沿着流溪河一路向北,穿行于山水之间,这里的自然风光从不让人失望。
乡间的农庄同样引人垂涎:桂峰酿豆腐、流溪大鱼头、吕田焖大肉......总有一道能勾起馋虫。
不过,最让我无法自拔的不是这些大菜,反而是这里林林总总的早餐店。
出发吃早餐
相比起去茶楼,当地人似乎更享受坐在路边早餐店的轻松闲适。
不管是住宅密集的市中心,还是村头巷尾,亦或是农贸市场里,早餐店无处不在。单是新城市场附近,就能发现超过20家早餐店。
还没踏进店门,食客们就已经高声喊出要点的品种。店主们统一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哪一桌点了什么、共多少钱、买单了没有,通通过耳不忘。
粉、面、粥、云吞和肠粉,是每家早餐店的标配,不少店里还保留着传统的竹盖肠粉做法。
猪红、猪杂的口味特别受当地人欢迎,一小碗粥品也算得上必点单品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听了名字也不知道是什么的从化特色早餐,也特别值得来上一口。
粉包
在从化,人们用晶莹剔透的肠粉皮包裹着馅料,巧手制成最受人欢迎的粉包。
几乎每一家早餐店都有粉包,但造型各有特色。最常见的是三角形,也有长条形,还有圆滚滚的可爱形状。
薄如蝉翼的大片肠粉皮被切成小块,早餐店常以沙葛或豆角粒作馅儿。师傅们熟练地将每一只包裹得均匀精巧,刚刚好一口吃掉。
一些店里还会加上胡萝卜或鲜美的虾米。馅料伴着粉皮的米香,淋上酱油,层次丰富,清香阵阵。
别看小小一碟,吃起来可饱了。一些当地人直接买粉皮回家,备上自己喜欢的馅料,按自己喜欢的形状进行创作。
朋友们问我,沙葛和豆角馅儿到底谁更好吃呢?初次尝试,不妨让老板来一份“鸳鸯粉包”,两种都品品吧!
粉鸡
“粉”+“鸡”,到底是裹着面粉的鸡还是包着鸡的肠粉呢?
我们来到“有财粉鸡店”一探究竟。厨房里,小哥熟练地用筷子将一坨粘米粉糊甩进沸水中,面糊马上定型成了陀螺般的三角状。
烫熟后捞进碗里,原来这些小块小块的面宝宝就是传说中的粉鸡了。
配上花生、虾米、韭菜、葱、芹菜、芋头和姜,碗里像是被注入了灵魂,白花花的粉鸡也瞬间变得风味十足。
大嚿粉
直白的名字,粤语意为“大块的粉”。在我妈妈小时候,这是他们最常吃的早餐之一。
看起来雪白紧实的一块,其实别有玄机。蒸制的时候,米浆如千层糕般一层层叠加,才成就了层次分明又弹牙的独特口感。
也正是因为制作不容易,坚持出品大嚿粉的档口越来越少。我们透过知情者的线索,兜兜转转才找到田边村里的这家早餐店。
揭开蒸炉,大嚿粉被切为菱形。撒上芝麻,舀上一小勺点睛的灵魂辣椒酱,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艾糍粑
在从化,生活着许多客家人。
艾糍粑是清明时节的传统客家美食。现如今,在从化的一些糕点店和小吃摊里,常年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天还没亮,摊主们就开始准备艾团子和口味不同的馅料。有甜的芝麻花生,有咸的豆馅儿,还有和粉包一样的沙葛馅儿。
他们捏出一只只胖鼓鼓的艾糍粑,等着早餐时分,行人们经过捎上一只。
艾草天然的清香包裹着或甜或咸的粒粒内馅儿,口感和香味一起碰撞,满满一口超过瘾。
银针粉
曾经,从化路边的小吃摊还出品一种中间粗、两头细的粉,名为“银针粉”。
弹牙的银针粉直接在锅里炒,最简单的配料就已经香到不行。装在塑料袋里提着,用牙签戳着吃,是最“经典”的打开方式。
客家朋友告诉我,银针粉因其胖嘟嘟的形象,还有一个可爱的名字:老鼠粄。
可蒸可炒可煮,软糯又有嚼劲。如今不易买到煮好的银针粉了,只好各自发挥厨艺解馋啦。
米浆,在从化人的柴火下,和其他食材一起变成了各种奇妙美味,支撑起了当地早餐文化的半壁江山。
早餐店大多天未亮就开档,行人们不管多早出门,都能找到熟悉的味道填饱肚子。
一家家早餐店像是街坊们的聚集地。清晨见到熟人打声招呼,也给全新的每一天增添了一丝温暖的人情味。
而大从化的特色小吃,又岂止早餐这些?
真想走遍这里的大小村庄,把所有美妙的味道都记录下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