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定律 1:80/20 法则
80/20法则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早在19世纪末,帕累托在研究英国人的收入分配问题时发现,大局部财富流向小局部人一边。同时还发现某一局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这一局部人所拥有的财富的份额,具有不确定的不平衡的数量关系。并且,进一步研究证实,这种不平衡形式会反复呈现,具有可猜测性。经济学家把这一发现称之为“帕累托收入-分配定律” ,认为是“帕累托最引人注目的贡献之一。”后来,经济学家从帕累托的研究中归结出一个简单的结果:假如20%的人占有 80% 的财富,由此可以猜测10%的人所拥有得财富为65%,5%的人享有的财富为50%。经济学家看中的是这一结果表现的思想,即不平衡的关系存在确实定性和可猜测性。正如理查德·科克有一个出色的描述:“在因和果、努力和收获之间, 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典型的状况是: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力气只带来 20%的结果。”
定律 2:途径依靠
道格拉斯·诺思是第一个使 “途径依靠 “理论声名远播的人, 由于用“途径依靠”理论成功地论述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思于1993年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以为,事务一旦进入某一途径, 就可能对这一途径产生依靠。这是由于,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 这种机制导致的结果是:人们一旦选择某一途径, 就会在以后的开展中不时自我强化。“途径依靠” 理论被总结出来之后, 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一定水平上 , 人们的选择都会受到途径依靠的影响,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如今可能的选择 , 如今的选择决定了未来可能的选择。“途径依靠”可以解释人们一切关于习惯的问题。
定律 3:马太效应
20世纪60 年代,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初次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归结为“马太效应”。“马太效应”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人类在资源的分配上,《马太福音》所预言的“贫者越贫, 富者越富”的现象十分清楚;富人享有更多的资源——金钱、荣誉以及地位,穷人却变得一无一切。可以说无论是在生物演化、个人开展 , 还是在国度、企业间的竞争中,“马太效应”都普遍存在。
定律4: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是美国闻名经济学者,他在《有闲阶级论》中便讨论研究这个问题。因此这一现象—价钱越高越好卖, 被称为凡勃伦效应。在书中,凡勃伦把货物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炫耀货物。非炫耀货物仅仅发扬了其物质效用,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而炫耀性货物不只具有物质效用, 还能给消费者带来虚荣效用, 是消费者通过拥有该货物而取得受人尊敬、让人羡慕的满足感。鉴于此, 消费者都会不遗余力、或不犹疑的购置那些可以引起他人尊敬和羡慕的昂贵货物。
定律5: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假如把一勺酒倒入一桶污水中, 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 假如把一勺污水倒进任意一坛酒中, 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组织中, 都存在几个 “污水”式的人物, 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四处搬弄是非, 传达谣言、破坏组织内部的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 假如你不及时处置, 他会迅速传染, 把果箱里的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种惊人的破坏力。
定律6:木桶定律
一个木桶是有众多木板箍在一起的, 它能盛多少水, 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 相反却取决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 “木桶定律”或“木桶理论”。木桶定律告诉我们:要想多成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添加水桶最长的那块木板长度,而是要下功夫依次加长木桶上较短的那些木板。
定律7:华盛顿协作定律
华盛顿协作定律最早的出处是劳伦斯丁的畅销书《彼得原理》, 后被管理学界普遍引用和传达。其实, 其内容是中国“3个和尚”故事的翻版, 其表述是:一个人敷衍塞责。两个人相互推诿,3 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为什么人多反而影响任务积极性, 呈现所谓华盛顿协作定律现象呢?早在1920 年, 心理学家黎格曼就曾经停止过一项实验, 专门讨论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他要求工人尽力拉绳子, 并测量拉力。参与者都参与3 种形式的测量:个人独自拉、3 人同时拉和8 人同时拉。结果是:个人平均拉力为63 公斤;3人团体总拉力是160公斤,人均为53公斤;8人团体总拉力是248公斤,人均只要31公斤,只是个人独自拉时力气的一半。黎格曼把这种个体在团队中较不卖力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之所以产生这种“社会懈怠”现象, 专家们的解释是:每个人可能都觉得团体中 的其他人都没有尽力任务, 为求公允, 于是自己也就减少努力;也有可能以为个人 的努力对团体微不足道, 或是个人的努力难以权衡, 与团体绩效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 故而降低个人努力 , 或不能做到完完全全的努力。当然, 也有人以为应细分 发生这种现象的社会环境。不论发生这种想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在团体中确实会存在“社会懈怠”现象。
定律8: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1755—1824 年), 英国历史学博士, 曾在哈佛大学担任教授。1957 年,他在马来西亚一个海滨度假时, 悟出了一个定律, 后来他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发表在伦敦的《经济学家》期刊上 ,一举成名。什么是帕金森定律呢?帕金森经过多年调查研究 , 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所消耗的 时间差异如此之大:一个人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 ,也可以看半天;一个人忙 20 分钟可以寄出一叠明信片, 但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破费一整天:找明信片一个钟头 ,写问候的话一个钟头零一刻钟。这个定律说明任务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动的膨胀, 占满一个人一切可用的时间。假如时间富余, 这个人就会放慢任务节拍或是增添其他项目以便用掉一切时间。由此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结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时增多, 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 每个人都很忙, 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