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过 年
◆ ◆ ◆
作者丨刘致福
春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日,延续了几千年,有如窑封经年的老酒,绵长醇厚,让每一个中国人心醉。
不分文野高下,也不问贵贱尊卑,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种浓浓的“过年”情结。人们盼年、赶年、忙年,那浓浓的“年味儿”透过“吃”与“玩”的简单形式,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情义,感受到几千年传统积淀的神圣与博大。“年”那丰富的内涵和古旧的形式,是透视中国社态民情的最佳渠道和焦点。祥和、喜庆的气氛把人们的心情带入一年中前所未有的放松、自由和兴奋状态。人人脸上都写着笑意,人人都会不自觉地进入一种“过年状态”,平时拘谨的这时往往会变得狂放豪爽,平时粗俗蛮野的这时也会表现出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平时怒目相对的两个人这时可能拳头一抱酒杯一碰而尽释前嫌、不再计较。每一个家庭这时都布置一新,春联与大红的灯笼相映,人们难忘过年的美妙,春节无论对大人、对孩子都充满了魅力、充满了诱惑。
迎 年
离春节还有近一个月,“年”的气氛已经很浓了,孩子们早早地开始掰着指头算日子:还有几天过年?大人们也总是合计着:春节在哪儿过,回不回老家?实际每个人这时心里都在惦着即将到来的“年”,都在做着或心理或物质的准备。 *** 的工作日程上也把春节摆在了重要位置,各级都在强调和筹划春节物资供应和春运两件事。电视里反复报道与春节有关的新闻。及至过了腊月十五,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了帷幕,“年”似乎一步就要跨到眼前了,人们心里便禁不住开始发毛。街上到处堵车,大街小巷人满为患,大小商店更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人们开始购置年货,开始准备礼品,开始为孩子选购过年的服装,家在外地的开始预订回家的车、船票或机票。车站、码头、空港更是热闹而又忙乱,到处都塞满了手提肩扛大包小包回家赶年的旅人。大街小巷卖年画儿、卖春联儿、卖拜年娃娃、卖鞭炮的摊点,生意火爆而又抢手,卖冰糖葫芦、卖甘蔗等小食品的也一拨儿一拨儿出手很快。空气中不时传来零零星星的鞭炮声。“年”这时已经如一个充满魅力的“情人”,在不远的地方招手等候了,人们一边毛手毛脚地赶着手头的工作,一边小步跑着向她赶去。
赶 年
每一个离家在外的游子都有赶年的体验与经历。那年在北京,办完了事到西单闲逛,是腊月二十几,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星期,本打算再逗留几日买买东西便回济南。走进西单大街,看到匆匆忙忙、熙熙攘攘的人流,心里忽然感到一种强烈的想家的紧迫,似乎“年”已经逼到眼前了,人们都在忙着办年货,只我一个人在距家千里之遥的异乡游荡。这时候,商场广播里传出人们已经听俗了的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听到“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一句时,我心头一热,眼泪哗哗地涌流出来。这一刻起,我开始明白《一封家书》为什么会让那么多人感动。我当即转身跑回旅馆,退掉了早已订好的几天后的火车票,改乘当晚的汽车急不可待地往回赶。
回家过年的紧迫心情很多人都有所体验。一位朋友曾与我说过这样一个故事。那年腊月,他与妻子在离他们老家不远的邻县的海边小镇度假。海边的雪景让他们流连忘返。忽然有一天,几声清脆的鞭炮声一下子勾起他回家过年的强烈愿望,当晚就回去收拾行李,第二天一早便来到小镇车站。不巧那天下了一夜大雪,大雪将通往县城的惟一一条公路埋住了。不通车,他与妻子只好耐住性子等,一天一夜几乎没有合眼,不时起来看看窗外雪是不是已经停了。第三天雪仍旧在下,可是年已经就在眼前了,他一咬牙,与妻子扛起行李,不顾招待所服务小姐的劝阻,沿着崎岖的山间公路向县城走去。这个小镇离县城七十余里,他们整整走了一天。傍晚的时候总算赶到县城车站,当他们踏上最后一班驶往他的家乡的汽车的时候,两个人都禁不住泪流满面。
忙 年
过年的乐趣在于忙,不忙不热闹,不火爆。
忙实际从进了腊月门便开始了,要制作或者购买一家大小过年的新衣,要备好年货,包括鱼肉蛋类等等,要置办礼品还要打扫布置房间,要请人写对联,要贴年画等等。最忙的莫过主妇,在我们家最忙的是母亲。进了腊月,母亲便开始自己动手制作过年的吃食。先做酱油,商店里虽然瓶装散装都有,但都不如自己做的好吃。再做豆腐、自己用小磨磨出豆浆,再在大锅上蒸煮熬制,最后点好压实,一方一方地装坛入罐,放到外边冻起来,等过年孩子们从外边回来了再开封。过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儿”,便开始做年糕、蒸饽饽、煮肉以及炸鱼炸肉炸丸子炸抄手等等,一天天排好,直忙到大年三十。忙尽管忙,母亲的心情却非常好,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微笑。
腊月三十的早晨,吃过了早饭父亲便带着孩子们贴对联、挂灯笼。喜庆的气氛一下子盈满了小院,孩子们乐得又蹦又跳。到了晚上,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团年饭,一向禁止孩子们喝酒的父亲宣布解禁,大人孩子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想喝就喝。孩子们照例是主角儿,吆三喝四,推杯换盏(大多是饮料),而大人们仍旧斯斯文文,有父亲在,仍旧都不敢放肆。吃过了团年饭便开始守岁,男人们打扑克、下棋,孩子们看电视,母亲则带着儿媳们一边包除夕饺子,一边拉呱、看电视。熬到眼皮发沉的时候,除夕的钟声当当地响了,还没等钟声响完,外边鞭炮声已经噼里啪啦地响成一片。父亲也从炕席底下拿出烘得焦干的千响浏阳花炮,亲自提到院中。当鞭炮闪着电光噼里啪啦炸响的时候,父亲、母亲,所有站在院子里的亲人们脸上都闪着激动的泪花,鞭炮声把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的一年带给了我们。
迎新的鞭炮连绵不绝地响了半个多小时,整个山村的夜空被花炮辉映得五彩缤纷。放过了鞭炮,母亲已煮好了饺子。饺子里包了经过消毒的硬币,谁能吃到就预示着谁来年财运好,这自然又触到了孩子们的兴奋点,虽然不饿,也一个一个吃得很甜很香。新的一年已经来到了,人们都以一种兴奋的心情,踩着地上五颜六色的鞭花炮屑走上街头。转一转,走一走,呼吸一点新鲜空气,人们把这叫做“踏年尖儿”。转回来的时候,东天边已经露出曙色。大人、孩子这时都焕然一新,穿着崭新的新年礼服走出各自的房门,开始一年一度的大拜年。先是到爷爷奶奶的房里,然后是伯父、叔父以及本家的长辈,再后是兄嫂,最后是邻居和朋友,由里而外,由上而下依次拜下去,问一声过年好,炕头上坐一坐,情谊浓浓的,如醇酒般醉人。有孩子的要带上孩子,孩子们也不会白去,为大人作过揖问过好便可以得到数目不等的压岁钱,所以,孩子们这时候往往比大人更兴奋、更积极。
初一的一天男人们是最忙的,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不在家。拜过了初一,初二便要拜姥爷姥娘,拜岳父岳母,拜姑姨娘舅,一般都不在本村,便要合家出动,牵儿带女,大包小包地出门。从这一天开始,直拜到正月初十,只要是长辈,只要是亲朋好友都要去拜一拜、看一看。谁串的门多,谁家的亲戚多、客人多,都是一种荣光,一种吉样。吃饭、喝酒这时候成了一项重要内容。今天你请,明天我请,家家都弥漫着酒香,人缘儿好的一天要喝好几场,从早上起床直喝到子夜零时是常事。男人们脸上都红扑扑的,街上不时会看到摇摇晃晃、手舞足蹈的醉汉。
忙拜年、忙走亲戚,忙喝酒、忙招待客人,这之外便是忙“玩儿”。村里总要组织排戏、请戏,四邻八村巡回表演,轮流送戏,或演吕剧,或扭秧歌,老人孩子们便有了热闹的去处。姑娘小伙儿这时便骑上摩托去县城看电影、跳迪斯科。不愿活动的便三五成群地凑起来打扑克、下象棋或者打台球、垒“长城”……
忙过初十,歇息两天,又要忙十五了。十五要扎龙灯、排社戏,踩高跷,还要蒸面灯,也要放鞭炮。短短一两天时间,村里村外又以一种新的狂热,把“年”推向一个新的高湖。十五圆圆的月亮落下去的时候,人们才踩着满街的鞭花炮屑回家,在面灯的余光中,在鞭炮烟硝的余香中枕着“年”的尾巴甜甜地睡去。
热闹了将近一月的“年”,这时才如早上天边的星星,拖着长长的尾巴恋恋不舍地离去。孩子们还没有玩够,大人们也不愿意从浓浓的年的氛围中走出来。过了十五,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上学、下田、外出做工,每个人都要回到各自的岗位。
“年”已经走远了,人们又把深深的眷恋化作期待,振作精神,一步不舍地赶下去,三百六十五日之后再与她重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
刘致福
1963年出生于山东文登。
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已出版小说集《大风》,散文随笔集《冷峻与 *** 》、
《马里兰笔记》等著作多部。
现为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