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婚礼对新娘的印象有哪些内容(婚礼对新娘的印象有哪些呢),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婚礼对新娘的印象有哪些内容(婚礼对新娘的印象有哪些呢)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婚礼对新娘的印象有哪些内容(婚礼对新娘的印象有哪些呢)

迎娶:静乐迎亲摆宴过去叫做“四五”,也就是需要四五天方可结束。首先备办莜面、糕面、白面,从带壳粮食的筛选、碾、淘洗、炒、磨都需要提前做好,磨好面以后新郎母亲要大襟袄里包一小撮各样面儿(鹅城人叫“子孙面”)径直回家,不许回头和半路停顿,边走嘴里还要念念有词地絮叨几句“黑小子、白女子跟上娘娘一股子”寄予人丁兴旺之意;还要杀猪宰羊,杯盘碗碟的清洗,桌椅板凳的摆布,担水劈柴的安排等样样都需在迎娶前就准备妥当。

迎亲前一日,家人父子切近亲戚、朋友纷纷赶来帮忙,中午吃莜面叫“子孙莜面”,莜面需要上笼屉蒸熟,也有希望后世子孙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取“蒸(争)气”之意。做莜面时,要搓一根很长的圪搓搓盘在两个直径大约四五寸的莜面饽饽里面且彼此相连叫长命圪搓搓,让新郎、新娘吃。晚上女方吃上马饺子,男方吃起马饺子待客。有钱人家院里垒旺火,雇佣响工吹奏叫“聒喜房”。

迎娶这天早上家人父子早早就会起来做糕,早上娶亲前要吃“起马糕”。所有事宴上的人员早上吃糕、喝汤(豆腐汤、粉汤)就黄豆芽菜,叫“接戚糕”。捏糕时要特意捏两个大喜糕,内包豆馅和菜馅,待娶回新娘后让新娘用筷子挟,如挟出豆馅表示先养小子(男丁),新娘怕夹出菜糕会显得扭扭捏捏、唯唯诺诺,有人就会说:“不要着急,越急越是菜的!”这句话现已成为静乐人的口头禅。

大门、房门上贴结婚对联、大红喜字、大门上挂一对大红灯笼以增加喜庆气氛。

新郎的舅舅、叔叔(男大戚),妗子、已婚姨姨(女大戚)、媒人先吃完“起马糕、扁食”,然后带上猪肉(离娘肉)、两瓶酒、一件大皮袄(新娘坐轿时盖脚)、一条新被子(新娘坐轿时当坐垫)娶亲人必须是已婚男女等。大门外面响上两声 *** 炮后就浩浩荡荡地或坐轿、或骑马或驾车去女方家娶亲。留下的家人父子、切近亲朋流水待客,吃接戚糕;准备中午摆宴待戚,记礼收钱。姐妹、姑嫂等近亲女戚则为新人装枕头、布置洞房。前来上事宴的亲朋客人大多记礼钱,有送喜幛等的,主家要派人让响工上街迎接叫“迎(喜)幛子”。

女方家操办事务与男方家差不多,讲究相对要少。过门前一天晚上,出嫁女子要由其父母安排到没有寡妇、鳏夫的邻家、亲戚朋友家寄宿,其地点还不能看见娘家的烟囱冒烟,这叫“离窝”或“坐炕”。第二天,男方家来娶亲时,头顶红盖头的新娘在绞脸婆帮助化妆后,哭哭啼啼,被其兄长抱上花轿或马或车叫“哭嫁”。女方家也要有男女大戚陪送,还要一个“小童”(新娘弟弟或本家弟弟)相随“押轿”,其目的是牵牲口或开皮箱。静乐人有句“姑不娶、姨不送”的俗话,即是:娶亲时不用姑姑,送女儿出嫁不用姨姨。

花轿进村时,男方派迎亲的亲朋前去迎接。响工吹奏、麻炮、鞭炮齐鸣,看热闹的男女老少熙熙攘攘跟在后面,花轿落地后由大伯子将新娘抱进喜房,路过大门要跨过点燃的秸秆烟火,院里的旺火上要泼一勺麻油以图“旺盛”。

拜天地:也称“拜堂”、“拜高堂”、“拜花堂”,为自古以来婚礼主要仪式之一。也是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拜天地是结婚仪式中的重要环节,良辰一到,在天地爷窑窑右面挂祖宗神祇(云),前面摆放一张桌子,上面放一个装满红豆的斗,斗里插上五炷香,两支红蜡烛,斗上放着一个柳木做的弓箭。先由家中长辈,最好是新郎的父亲净手点烛烧香。香火案上要红烛双燃,五香飘烟(就是五炷香充分点燃,香案上五炷,香案下一炷,大门外一炷),这一过程是用香通告列祖列宗到堂准备受拜。接着要有礼生(司仪先生)朗声唱告:

请新郎新娘堂前就位!

一、拜天地祖宗,叩首!叩首!再叩首!

二、拜高堂父母,叩首!叩首!再叩首!(即使父母仍然健在,但此时父母必须位尊祖宗之列,如果觉得不直接,夫妻可同时将头转向父母方向叩拜)。

三、夫妻对拜、白头偕老,此时夫妻转身对拜三下,只作揖拜但不叩拜。

夫妻对拜完毕,炮竹、音乐要齐呜,司仪会宣告夫妻入洞房,新郎向天地爷窑窑方向磕头后,脚踏洞房门槛,箭射炕角复转身由新郎牵着新娘进入洞房。携新娘入洞房,揭红盖头,随新娘的女大戚给新娘“破头”(发型由辫改为髻)而后喝红糖水。洞房的墙上插两根平行木棍,上面放置一个麻油碗,碗上面两根灯捻子穿过两枚铜钱同时点燃,这叫“喜灯”,现在多用红蜡烛代替了。

孩子们把洞房的糊窗纸捅破,意为“通顺”。此时,响工吹奏、鞭炮齐鸣,安席入宴。静乐讲究安戚,老囝家(老舅舅)、囝家(舅舅)、媒人、新亲家坐正席。

闹洞房:作为我国传统婚俗的一部分,由来已久。因多发生在洞房里,故称为“闹房”、“闹洞房”、“闹新房”,由于这一习俗以新娘为主要逗趣对象,故又称“闹新娘”、“耍新媳妇子”,静乐有句老话“新媳妇三日无大小”即是指新媳妇刚娶过三日之内亲朋好友可以与新媳妇随意耍笑。新郎新娘入洞房后,不论男女长幼都可以去看新媳妇,逗新娘,年纪相仿的同辈亲朋会说一些荤话,使原本羞羞答答、扭扭捏捏的新媳妇子变的开开朗朗、大大方方,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心理上的芥蒂随之消除;小孩们则要向新媳妇要喜糖吃。婆婆给新媳妇送饭,一夜送四次,每次两个点心。从门缝放进去,新婚夫妇还有互送礼物的习俗,比如:媳妇送新郎一个钱包,新郎给新娘一块大洋。

谢婚回门:婚礼后第二天,新婚夫妇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行礼仪式。先是夫妇互相拉风箱(以图今后的日子过得同心协力红红火火)、拜神祇、见大小(长辈们有的还要给新媳妇拜礼钱)、道喜、拜公婆。这天还要再次设宴待客,开宴前新婚夫妇先要吃“梳头面”。宴后,新婚夫妇还要回新房扫炕、扫地,最后才和女方大戚一起回女方家。谓之“回门”。

娘家酒席相待并吃“下马饺子”,女方家的年轻人还要耍新女婿,耍新女婿花样很多,随意性强。比如,妻嫂们在给新女婿准备的饺子中特意包进过量的食盐或者辣椒,使饺子难以下咽,新女婿被弄得狼狈不堪,妻嫂们则抿嘴偷笑;小舅子、妻侄、亲戚朋友向新女婿索取糖、烟、红包,新女婿未必能够样样百依百顺,于是有人就趁新女婿不注意给脸上抹黑等,新女婿有时自己还不知,而家里的老老小小却看着哈哈大笑。使矜持拘束的新女婿在嬉笑中也变得随和活跃起来。次日新郎携新娘返回,女方要派父辈相随而来,对男方父母委婉地提出些关照呵护女儿的要求,并对女儿安顿一番,谓之“安家”。之后由主家设宴谢人,凡是在“四五”上服务的人员都要请到致谢。至此,整个婚礼过程才算结束。

对住:新婚后六天、八天、十二天不等,新娘由娘家人赶着毛驴、或骑着骡马,现在是开车来接新娘住娘家,新郎家要设宴款待,然后新娘跟着娘家人回娘家同样要住六天、八天、十二天不等,反正是双日子。

请新媳妇吃饭与新女婿拜年:新婚后的第一年,正月里本家切近亲戚要请新媳妇吃饭,新媳妇则要给长辈拜年,过去还要给神祇、长辈磕头,长辈给新媳妇岁数钱,现在磕头的很少了。新女婿正月里随媳妇回娘家拜年,也同样要给岳父母及诸位长辈磕头拜年且接受新娘族人的宴请和长辈所赠岁数钱,当然新女婿上门自然少不了拿上厚重礼物看望族中长辈、亲戚。女儿出嫁后,一般遇到过年、过节都会在婆家过,尤其是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十眼月、冬至节、八月十五、元旦、春节。

(杨秀川 王彦峰)

更多婚礼对新娘的印象有哪些内容(婚礼对新娘的印象有哪些呢)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