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想转行但是不知道做什(突然想转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想转行但是不知道做什(突然想转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想转行但是不知道做什(突然想转行)

先说说我为什么转行吧,认识我的人都知道,大学毕业一直在职场打拼15年了,为什么转行卖保险,说句实在话以前的我对保险是不认可的,遇到向我推销保险的人还会有意识的躲开,心里想的是,买那东西干什么,保险都是骗人的!

随着微信朋友圈的流行,无意中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水滴筹,一个初中同学的小孩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看了他水滴筹的故事很是感动,尽了绵薄之力,捐了200大洋出去,没过多久又看到朋友圈一个同学的同学发的水滴筹,同样是感人的故事,于是又尽了绵薄之力;之后 *** ,朋友圈经常看到水滴筹的故事,每一个都感人肺腑!看了很多水滴筹的故事以后,我开始思考:不是都有社保有医保吗?医保不是可以报销吗?为什么还要水滴筹?带着各种问题去问度娘,然后发现医保漏洞很大,看看下面这个图,很恐怖,医保可以覆盖的只有红色那部分,并且报销还有上限,Oh my god!

大约是2012年得知身边一个朋友得了甲状腺癌,oh my god!癌症!脑海里想到的是癌症,是不治之症吗?让我意外的是做了个小手术很快就恢复了,看着朋友恢复的很好状态也非常好,心里很是安慰,朋友告诉我,她得这个病还赚了10多万,为什么?因为她几年前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险,这次生病保险公司赔了20万,因为发现的早,医生说甲状腺癌非常容易治愈,整个手术加上后期恢复,只花了不到10万,保险公司赔了20万!另外,朋友说后面还有10多年的保费不用交了!此时我的想法是我也想去给自己买份保险!

生完孩子之后越来越感觉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经常生病,虽然都是小毛病,但是以前连感冒都没有的,于是开始焦虑,哪天我生大病了怎么办?想要买保险的想法越来越浓,我开始主动去了解保险,想给家人和孩子都买上一份保险。了解保险的过程认识了蓉蓉,一个长得不像卖保险的保险经纪人,带着一副眼镜,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听了她的介绍很是吃惊,东南大学的硕士,中科院的研究员,两年前转行做保险经纪人(在我眼里其实就是个卖保险的),我想说这人脑袋瓦特了吧,这么好的事业单位,就是进去打杂都挤破头想进去,来这卖保险!当她给我做了计划书,又带我去她们公司了解后更是吃惊,这里有的是清华北大医生律师转行做保险的,有大企业资深HR、50万收入的银行主管、十几年的教师等各行人才,她们可能不算社会精英,但也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现在同样成了保险行业的佼佼者,这里的保险团队,本科占比76%,不到700人的团队,研究生与博士占100多人,从学历角度看也是社会前10%的人群了。

为什么这么多优秀的人都转行进入保险行业,我开始对这个行业产生兴趣,开始各方面了解这个行业。据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人均投保率高达650%,也就是说日本人均持有保单数量为6.5张;美国投保率也高达420%,人均持有保单4.2张,数量远超中国,中国人均持有保单不到20%,为什么?再来看数据,中国保单持有的区域,从数据看中国持有保单的主要还是相对发达的城市。

从全球保各国保单的持有情况看,可能跟经济和人们的意识相关,问了这家保险经济公司的几个从业者,发现每个人都在各大网络平台发表了上百篇关于保险知识和认知的文章,难怪这里有这么多高学历的社会精英,脑袋里没有东西写不出来这些文章,这里已经完全颠覆了我对保险行业和保险从业者的认知。

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小学以后作业也越来越多,回头看看这些年一直忙着工作,孩子学校的活动我很少参加,同学家长也都不认识,工作上也没有作出什么成就,偶尔还要在公司加班,缺少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机会,如果能有一个时间自由的工作,我既可以照顾孩子又不耽误工作,这样不是完美吗,继续观察了保险行业2年,事业上也进入高不成低不就的阶段,15年的从业经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升职恐怕再熬10年还要等待机遇,换新工作也很容易,但是换个公司也不过是换个新环境,还要去重新适应,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重点是错过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孩子成长只有一次,2021年我决定自己加入保险行业,一个时间自由的行业!同时,在这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自己和家人选择一份合适的保险,自己加入这个行业帮自己买总不会买错吧,然后把我学到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希望可以帮助到别人,每每再看到那些水滴筹,我真心想送一份保单给他!

更多想转行但是不知道做什(突然想转行)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