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我的作词作曲是谁(著名作词家),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我的作词作曲是谁(著名作词家)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我的作词作曲是谁(著名作词家)

不得不说,我从来没有得到过关于歌词的一个定义,尽管大部分的时候我都特别清楚自己在做一件什么事,但我自认为在歌词写作上我并未创造过什么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者说新的作词风格,更多的是在试探情绪的边界,发现更多情感动机在人的身上体现出来的举止现象,找到更多、更合适的字词逻辑来表达旋律中的情绪。

所以试图给歌词下定义这件事情我暂时还没有办法做到,因为我们还没有办法贯通歌词的过去和未来,我们还没有办法预料下一个创造歌词新派系和新写法的音乐人到底在哪里、何时出现,我们看到的只是当下的华语流行音乐这一个版块,我们喜欢的作词人都是只不过是这个版块上的一座座岛屿,他们也同样在启迪我们出发去探索更多的岛屿甚至是新大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这些岛上坐坐,看看这些曾经创造过华语流行音乐辉煌的作词人到底都是怎么创作的,他们的灵感和动机都是怎么来临的?

看过上一期专栏并且有认真做作业的同学,应该大概都了解了这些作词人叫什么、写过什么作品以及创造过何等旗帜鲜明的风格,可还是没有办法深入的了解这些深入人心的句子是如何产生的。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他们的“一面之词”,却来不及潜入其背后、用他们的眼睛和视角来感同身受的去创作。就像一个好的演员去扮演一个疯子,他除了要去观察疯子的外貌表象和行为习惯,还要穿上他们的衣衫、住在他们的空间、像他们一样和这个世界相处。所以,想要学会一种思维方式,就要把自己调整到他们的位置、甚至是活成他们的样子。

01

林秋离,

偷你的心情写情歌

我第一位提到的作词人叫做林秋离,熟知这个名字的人大多从林俊杰开始,更有人说林秋离是让林俊杰的音乐被听懂的理由。早期他写过刘德华、张国荣、张惠妹等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任职海蝶董事的时候更是一手经营出了阿杜和林俊杰。林秋离老师曾经打过一个比喻,他说一首歌的曲子就相当于一个人客观且健全的身体,而歌词就是在身体的外观上做一些肉眼可见的装饰,弄弄头发、描描眉毛之类的。他开始写歌词的原始动机就是觉得年轻时听的很多流行歌曲的歌词太过普通、没有气质,所以很多时候会抽掉歌词重新填,睡觉的时候唱唱,然后这样久而久之入的行。

我觉得能把歌词很早的理解成流行音乐的气质的确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一首歌要被人喜欢、被人爱上,其实和一个人的气质一模一样。1960年出生的,现在已经一头银发披肩的林秋离算是一位很多面的作词人,像《听海》《天黑》《害怕》,像《江南》,像《木乃伊》《杀手》,像《新地球》,不仅跨维度、跨曲风,而且创造了一些流行音乐界没有过的题材尝试。

1997年张惠妹发表的《听海》,歌词创作灵感来自于一次林秋离和四个女孩在海边的谈话,林秋离问她们:男友跟你们分手时,你会想要做什么?第一个说砍了他,第二个说烧掉他的衣服,第三个说哭着求他别走,第四个说我想问他离开我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后来最后一个回答成就了《听海》传唱至今却仍不显俗的一首歌词。这是一个创作最普通而又最绝佳的例子,因为很多人写词都是在写前三种,他们只是把自己内心最原始的动机宣泄出来,而并未考虑歌词需要营造旋律运行时的美感。打动人心的歌词并不是把一个直接的情绪说出来,而是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合适的场景、合适的举动让情绪自己挣脱出来、主动去撞击听众,强硬的塞给他们只是在制造表达的障碍。多去听听不同人带有不同情绪的对话,多去看看不同人在各种情绪下的举止反应,你就会发现心酸、悲伤、快乐、幸福等等每一种情绪到底是怎样真实而生动的在生活中发生出来的,那时你才会发现你凭空凹出来的句子是多么的虚假无情。

2004年林俊杰发表的《江南》原本是一首并不被看好的歌,林俊杰的创作初衷是一首武侠风并取名《天下》,后经手林秋离几经易稿才有了现在我们所听到的《江南》。我个人觉得它其实并不算是一首中国风作品,因为并未涉及明显的古典意象,甚至是在用词上也十分的白话,更像是一首流行情歌和中国风之间的中间地带作品,但这首词在作词技法上却创造了一些新的写法。林秋离其实并未去过江南,对江南的印象就是我们熟知的、从诗书典籍可以领略的江南的女子温柔细腻,江南的雨并不豆大、细细绵绵,以至于你不走动都无法感受得到。这也就是说,在一种极端的温柔和静里,我们要给一些动和张力才能写出我们想要的温柔和静,而拼命正方向的去渲染、烘托和描摹是根本写出不来我们想要的效果的,所以你才能看到“圈圈圆圆圈圈/天天年年天天”如此生动且能够溢出情绪来的句子。这个理论简单的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只有慢才能定义出快、只有动才能定义出静,很多时候我们顺茬去写一个东西反而得不到预定的效果。当然林秋离也有一个自己经常给学生举的例子,就是如果把一颗石头放在平原上,这颗石头再大你也不会感受到它的力量,但你若把它放在悬崖边上,就会产生很多可能,因为当它从悬崖上滚落的时候,它就可以产生很大很大的破坏力,甚至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所以,想要让你的情绪成立并富有张力,就必须想办法在歌词中制造反差和对比。

林秋离老师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生气的时候骂了别人半个小时,反而换来的是各种生气和不服,可是一首几分钟的歌却让他心悦诚服,这也许就是歌词的魅力,也是鼓励我们创作好歌词一直持续下去的动力。

02

姚若龙,

用一万种滚烫萃取一份最动人的情绪

第二位我要提到的作词人是姚若龙,也是我本人最喜欢的作词人,没有之一。姚若龙老师是一位极其低调的作词人,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也从不出席任何颁奖礼,他也是一位词作产量相当高的作词人,并不亚于林夕,当然“情歌圣手”的称号也绝非单薄的数量可以累积的起来。姚若龙老师最擅长写温柔细腻的情歌,而且作品风格相对比较统一,这也是让我觉得他更加了不起的原因。在情歌领域创作30多年,还能够做到毫不重复、历久弥新且句句伤人,简直是魔鬼。就像我开篇所说的,其实我自认为并没有创造过什么不一样的风格,只是在发现、运用不同的生活视角来架构文字的力量重新表达普通的情绪。就像一万个人写悲伤,就应该有一万个方式,可现在大家的写法几乎都一样。想要找到最犀利、最动人、字字诛心的情歌写法,你必须要看姚若龙。

姚若龙老师的经典和代表作品有太多太多,毫不夸张的说大半个华语流行音乐的歌词都是他写的,而且每个人至少听过10首以上他填词的作品。早在1995年他就凭借《最浪漫的事》拿下了第六届台湾金曲奖的最佳作词人,没错,就是你听过的那首“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看姚若龙的词,你会发现这个人心思极其细腻温婉,像一个每天都在恋爱分手的情感机器,经历了一万次的痛苦分手,却每一次都能够写出耐人咀嚼的百般滋味,而且写下一段恋情时又会像初恋般的重新开始。纵观整个华语流行音乐的格局,情歌毫无置疑的占据着主流,你可能会觉得感情里的爱恨情仇、酸甜苦辣似乎都被大家写尽了,不可能再有什么心意了,但是姚若龙一直到现在都近乎满分的交出了不同的答卷。更可怕的是姚若龙是最能读懂旋律的人,每一次都能给旋律搭配上最完美、最合适的文字,分寸感极其精准。

很多时候我们写词遇到的最大困惑就是无从下笔,没有办法给内心萌生的那颗情绪的种子找到一块土,让它落地、扎根、生长,最后长出我想要的歌词来。把同一种情绪,用一万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每一种表达都能让人折服,这就是我们能从姚若龙老师身上偷看到的最大的本事。善于站在不同的位置、找到不同的角度、观察不同的现象来阐述不同的情绪,你就会得到不同的效果。比如,同样是分手,姚若龙会把分手拆解成不同的情形,有的是释放内心野兽的妖怪——“尽管叫我疯子/不准叫我傻子”,有的是哭着放手的理智女生——“如果他总为别人撑伞/你何苦非为他等在雨中”,有的是傻乎乎的青春少女——“有的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有的是懦弱的委曲求全——“我发誓不再说谎了/多爱你就会抱你多紧的”,有的是羞耻心泛滥的出轨对象——“最怕夜里浪漫灯海/你不断点烟我看窗外没有对白 ”,有的是彻底摧毁的千疮百孔——“多少日子盖的罗马/你用一夜拆了城墙/踩碎我曾让你栖息的胸膛”。所以,我们在创作歌词的时候,终归是在细化一种情绪,不可能泛泛的谈这种情绪就是不开心、就是悲伤,而要找到主体的身份是谁、处在什么情况之下、施展情绪的方式是怎样的?是初次表白因为台词太烂被拒绝的初中生?还是办公室恋情被同事发现处于下级的一方尴尬难堪?还是路边因为约会迟到被女友破口大骂的男生?当我们心中有了具象的情绪来源,我们才能准确的下笔,而且还能对比出哪种来源更能表达出旋律所要传递的情绪。每每听到姚若龙老师填词的歌,我都惊叹于他对于歌手特性以及旋律色彩起伏拿捏的准确度,以至于有很多词单拿出来看略显一般,但是一旦放进特定歌手所演唱的旋律之中立刻有血有肉起来。

姚若龙老师还有一个致人命的优点,那就是他的歌名也写的相当出彩,一眼看上去就很让人产生去听的好奇,像《魔鬼中的天使》、《像天堂的悬崖》、《脑海有浪》、《又圆了的月亮》、《会呼吸的痛》等等,语文老师的作文课上一直都有一个“好题一半文”的理论,在歌词创作上同样适用,而且屡试不爽。

在我心里还有一位跟姚若龙老师不相上下的作词人叫做施人诚,相比姚若龙老师他的词风会稍稍尖锐一些,刺痛感更强。早期最被熟知的作品就是刘若英的《后来》,由于担任华研企划部总监,后期主要为自家艺人SHE、林宥嘉、Tank等填词,留下了《说谎》、《你就不要想起我》、《中国话》、《不想长大》等等诸多成功作品。

03

方文山,

定义新鲜的题材创造不可模仿的孤本

第三位我要提到的、也是不得不说的作词人就是方文山,似乎作词人这个幕后的职业被听众拿到台前来讨论的机会也是方文山所创造的。但是其实,我首先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方文山是不可被模仿的,他所创造出的音乐时代和作词风格非常的个人,而且也和周杰伦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华丽的词藻堆砌以及千篇一律吃自己的剩饭成了现在浮现出来的被大家诟病的方文山。但客观的说,任何人的成名都不是毫无道理的。

首先,方文山用华丽的词藻激发了广泛平凡的听众开始以极大的兴趣来关注流行音乐的歌词,并从消费者层面开始唤醒并重新思考歌词的份量,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其次,方文山创造过一个鲜明的时代,他厉害的点也是毋庸置疑的,流行音乐最怕没有出路、没有新的形式,而周杰伦和方文山分别创造了词曲创作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独特风格。方文山不仅创造了中国风,而且从无到有的把武术、医药、吸血鬼、茶道、战争、象棋、瓷器、京剧、篮球、魔术、历史等诸多元素融入流行音乐的歌词,一下子拓宽了整个流行音乐界的格局和眼界,也踢开了流行音乐界一些固步自封的条条框框和多年以来的沉寂,这也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且他的作词逻辑和技法也相当的独树一帜,清奇且绝妙,也不可否认的创造出了诸多优秀的作品。一个人和一种音乐能走多远那主要看个人的想法和做法,但是一个人和一种音乐能影响多远那就不得不承认他创造过什么,即使他并不能一直创造下去。

2001年,周杰伦首张专辑中的《娘子》就让方文山提名了第12届金曲奖最佳最词人。再到2002年,《威廉古堡》拿下第13届金曲奖最佳最词人。再到2008年,《青花瓷》拿下第19届金曲奖最佳最词人。可以看出周杰伦连同方文山就像一股龙卷风一样席卷了华语流行音乐,让所有人都嗔目结舌。方文山的歌词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中国风,像《青花瓷》《将军》《本草纲目》;一类是比较荒诞怪异的,像《半兽人》《忍者》《威廉古堡》;一类是就是泛流行的,像《蒲公英的约定》《七里香》,甚至是《爱在西元前》《米兰的小铁匠》《止战之殇》等等。

我为什么说方文山是不可被模仿的,因为很多人模仿他的中国风只是模仿了词藻,并没有理解其中的逻辑和所要成立的体系,最后只是一篇词语的堆砌。很多人模仿他的怪诞题材只是模仿了取材怪异、穿凿附会,并没有把握完整的故事主线和叙事的统一性。很多人模仿他的情歌只是模仿了他用词的清新,并没有考虑词汇的准确度,只是一味的渲染。所以想要学写词的人,我并不建议他去学方文山,因为很容易就会出现词藻华丽的虚伪性和华而不实的空洞感。歌词要写的美,并不是靠词汇渲染得到的结果,而是靠字句组合所产生的画面、情绪和力量来唤起共鸣的结果。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青花瓷》,方文山个人非常喜爱中国的古典文化,平常也爱收藏、研究和把玩,在动笔写青花瓷之前做足了关于瓷器的种种专业知识,像都有什么瓷器、如何烧制、有哪些著名的瓷窑、瓷器有什么象征、有什么样的历史和典故等等,然后才选择了青花瓷这个品种来写。主歌歌词是很清晰的铺垫,就是在画一个瓶身,动线也非常流畅,副歌写瓶身演绎的一个人、一段爱情。其中穿插的意象和词汇都是瓷器的一个系统里的词,很完整的故事线,然后还用了一些很巧妙的动词,像“惹”、“晕开”、“走笔”作为句与句之间的关节,把情绪生动的连接并串通起来。

所以,想要模仿方文山的人拼的不是词藻积累量,而要考虑词汇运用的逻辑和准确性,这比一般化的写词更难。中国风不同于古风,中国风说到底还是白话文的语法和逻辑,只是讲述了一个古代的事、用了一些古典的意象而已,因此说清楚讲明白才是遣词造句的第一步。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位作词人,还有很多优秀的作词人我没有谈到,像香港的两个“伟文”、小寒、李焯雄、李宗盛、吴青峰、葛大为、姚谦、易家扬、hush、严云农、陈镇川、徐佳莹等等等等,他们都有各自擅长的杀手锏,值得我们细细去琢磨,大家私下里可以继续去探寻这些作词人的文字世界。

希望今天乃至以后大家在歌词创作上也能够像三位写词大咖一样去尽可能的感受、萃取和挖掘。

- End -

作者:雷克/Lakex

业余词曲唱作人 低配文字工作者

华研第十届全球华人网路词曲创作大赛 十强

(林宥嘉、田馥甄、炎亚纶唱片公司-华研国际音乐金牌创作大赛)

原创歌词厂牌「金蜗牛」签约作词人

(国内首个原创歌词厂牌,常驻导师/方文山/林秋离/易家扬)

更多我的作词作曲是谁(著名作词家)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