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头条创作挑战赛#
注:本文承接““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的第一步应该是什么?”。该文提出:事对我而言是熟悉或简单的,解决问题的关键(简称主旨)往往就在事中。当把事分解为要素、流程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或方法时,主旨就离我们不远了。
引:
上次,逍遥为大家分享了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以下简称主旨)的第一步。即,在运用心智对环境和事的变化程度进行分析、判断、评价,进而评判问题的复杂程度和自己对问题的熟悉程度。当发现环境变化不大,事对我而言是熟悉或简单,也可能是既熟悉又简单时,主旨通常就在事本身上。“回到事上来”这句话就又起作用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我们面对的环境或事都是简单而熟悉的话,我们的生活恐怕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了。
那么,如果经过分析,发现事对“我”而言并不简单,而“我”对事也不那么熟悉甚至是较为陌生,我可能对系统目标、要素、流程和程序中的某一项甚至多项内容都不清晰时,怎么抓住主旨呢?恐怕还得“顺藤摸瓜”。
“顺藤摸瓜”就是要在专注于“事”的基础上,依据系统的思想,将已知的“事”的部分内容及其相关内容作为最初的“藤”,逐渐将其他的,尤其是其他的“人”要素纳入到思考的“事”中,逐渐扩大系统边界,进而抓住真正的主旨(“瓜”)。
不过,在“抓住主旨”阶段,这个“藤”到底要从哪里开始“顺”呢?
逍遥以为,第一条“藤”(切入点)往往就是“思考为什么”。
说得具体一些,被动关系下,为什么对我有约束力的“非我”(我以外的其他人)要向“我”提出要求呢?准被动或被卷入关系下,“非我”为什么要向“我”提出请求呢?主动关系下,“我”为什么要做某件事或实现某个目标呢?
如果能回答出为什么,往往“我”就抓住了藤,离“摸瓜”可能就不远了。
举个例子。上专业课的时候,逍遥难免会给学生们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很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学生向我询问“我”为什么要布置某项课后作业(可能的“藤”)。当然,向我询问写到什么程度(可能的“藤)才算合格的学生还是大有人在的。
其实,从我以外的“非我”的角度分析一下,上述情况并不难于理解。
首先,学生在这件事中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出于利弊的考虑,他们自然不愿意向我这个对他们有约束力的主动方提问:为什么要布置某项作业,即使曾经有过类似的想法。因为学生们会担心,如果这样问了,是不是等于在挑战老师的权威?他们担心老师会直接反问他们:是否不想做作业?
其次,既然不问为什么布置作业,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就相当于接受了作业。剩下的事自然就变成了如何完成作业的问题了。而趋利避害的习惯自然会使学生的眼睛过多地盯着合格标准。在他们眼中,合格标准往往就是关键,满足合格标准的要求就成了主旨。
但是,逍遥在这里要向学生们反问一句:你们认为的,从“我”嘴里听出的合格标准真的就是合格标准吗?
先抛开逍遥故意为难学生的可能性,逍遥之所以在专业课上布置课后作业,其主要目的还不是希望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进而更好地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实现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自我提升吗?
认真思考我所讲授的内容,尽量去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做出来的作业自然就会是合格的。这才是完成作业的主旨吧?多问问与作业有关的知识才是主旨吧?何必要拘泥于诸如文字多少,分几部分,表现形式等等方面的内容呢?无论摘抄了多少内容,却发现不了自己对知识半点体会的作业怎么能算是合格的呢?
拓展一下,当领导向“我”布置任务时,“我”是否也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呢?当孩子向自己提出要求时,我们是否也该思考一下为什么呢?……
总之,重视“为什么”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抓住主旨。
思考:
但是,如何能真正搞清楚为什么呢?
记得有个很爱问为什么的学生经常向我提出问题,逍遥有时候并不回答。多数不回答的原因除了因为他自己也不清楚问题打底是什么外,他经常会“以我为主”地忽略了我这个“非我”的想法和感受。
思考“非我”为什么,并不等于直勾勾地向“非我”询问为什么呀!
把“我”和“非我”放到一个系统中,试着去理解“非我”,往往更能有助于“我与非我”的交流,进而真正找到为什么。
各位朋友,何不在思路混乱的时候,想想我或非我为什么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