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关公是怎么一步步走上神坛的。
现在不管到哪个地方,关帝庙的香火都特别旺盛。官老爷不单单是武圣人,还是财神爷。开行立市,婚丧嫁娶,哪儿都少不了他老人家的身影。
其实我小的时候家家户户拜的财神爷都是赵公明还有五路财神。为啥?封神榜流行呗,财神爷赵公明那还用说,地球人都知道。
但是你往东南沿海一带再看看,十有八九财神殿里供的都是关公。近几年内地翻新的庙宇,财神殿里面也开始陆陆续续的供关公了。而且还有一个特别好玩的现象,寺庙都有珈蓝殿,供奉的也是关二爷,道观都有慈航宫,供的是观音菩萨,叫的是慈航道人。为啥?信佛的虽然在道观,但看到观音你不拜拜?信道的走到寺庙里看到了关公不也得扔下两个钱儿?
八几年的时候关二爷并没有这么出名,但是那么为啥这些年关老爷突然火起来了呢?这得从两点说起。
第一点就是上世纪90年代港片流行,电影当中的各路大哥行事之前少不了斩鸡头,烧黄纸向关二爷发誓。关老爷俨然是天上的众神之首。在那个全国上下看深圳,深圳人民看香港的年代,咱们的传统信仰基本都已经被砸的差不多了,而港片尤其是鬼片的宣传,使得普通老百姓觉得关老爷更灵。
第二点是因为赵公明是道家的神,是有正式编制的,再怎么也不可能跑到寺庙去 *** ,政策不允许。关老爷先是人,只不过是一个比神还厉害的人。这样一来就可以双重身份,打两份工,老百姓比较容易接受。
但是这关老爷真的那么厉害那么灵吗?关老爷怎么就成了财神爷了?今天我详细跟大家说一说。
关老爷能成为大家仰慕的大英雄,得从南宋时候开始。南宋以前,虽然也有三国故事,但是都是以陈寿的《三国志》为基础,大多是褒曹贬刘。直到南宋才开始褒刘贬曹,这是历史原因决定的。
因为在南宋以前,大家的观点就是谁占据了都城谁是正统。所以刘备偏居蜀地自然是贼人。但是因为南宋政权也是被辽赶出了开封,歌颂刘备的蜀汉政权刚好可以为自己的南宋政权的正统性做背书,所以自南宋以后开始褒刘贬曹,尤其是民间的说书艺人更是用着满腔爱国热情在创作。
紧接着元末明初的小说《三国演义》的流行,算是又为关二爷的形象填了一把火,关二爷义薄云天的形象算是定下来了。
但是即使这样,也没到大家为他修庙塑像的地步。真正促成这件事情的,是源自明代军户制度的灭亡。
军户制,明代初期的征兵制度。明初统治者为了保证国家兵役、徭役、田赋以及丁银收入的实现,把居民划分为4种:民户、军户、匠户、灶户。军户专门承担兵役,士兵享有月粮和布帛钱钞等赏赐。如果冒充民户,逃避兵役则称“逃军”,要受到法律制裁。
军户是不许分家的,因为一旦分家,那么谁来服兵役是会引起混乱的,所以明 *** 就不允许军户分家,这就造成了军户家族的庞大。因为每一代都要明确服兵役的人,所以不管离家多远都有定期参加家庭会议和决策。这种习俗依然保留到今天,很多下南洋的中国人不管离开祖国多久仍然要认祖归宗,就是这个习俗的延续。
到了明朝的中后期,由于天下比较太平,所以内地的军户制度已经不那么稳定了。通常就有人出钱来招募穷人代替自己服兵役,有些地区军户制慢慢的被募兵制所取代。后来满清入关,明朝灭亡了,这时候军户的苦难就开始了。
明朝灭亡以后,台湾的郑氏集团联合沿海一带的军户反清复明,清 *** 为了打击,强制当地的军户“迁界”,杀了几万人。地方冲突达到了顶点。
清康熙十九年,平定了台湾, *** 开始要求铜山一带的原住民“复界”
但是由于这些人曾经帮助过台湾的郑氏集团,所以一直被当地 *** 视为奸佞,不给与注册,享受不了普通百姓的待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最后允许这些军户注册,但是要报出自己的祖宗籍贯等等。
前面我们说了,很多军户是替别人服役的,还有一些找不到宗亲的,怎么办呢?
在当时已经有地区处理了类似的事件,就是把这些找不到祖宗的军户,统一成一户,然后大家共同尊奉一个祖宗。这个祖宗叫什么呢?既然大家都是练武人,所以就姓关,希望大家世代贤良,所以就叫关世贤。奉关二爷为祖宗。
铜山地区这次人数更多,大家效法这个方式,大伙都尊武将的代表关二爷为祖宗,取名关永茂,意思永远茂盛的意思,家家户户悬挂关公像,共同建立关帝庙来祭祀。
于是 *** 就用关永茂的名字,给这些人设立了户籍。
但是紧接着问题又来了,毕竟这么多人在一个户籍内,于是就有人开始动小聪明,开始转移赋税,互相坑害了。这时候大家齐聚关帝庙内,采取抓阄的形式,把关永茂这一户的人分成了七房,小事情每一房自己解决,遇到更大的问题,大家在关老爷面前共同商议,不能恃强凌弱,不能以贵欺贱。
周围的军户一看纷纷效仿,一时间东南沿海一带关帝庙盛行,大家无论婚殇嫁娶,开门利市都会在关帝庙前烧香许愿,这一习俗慢慢的推广开来。
最终形成了家家拜关公的崇拜形式。关公对于他们来说,颇有祖宗龛的味道。后来沿海的渔民把这个风俗带到了东南亚,就成了今天的关公崇拜。
好啦,讲到这大家是不是忽然对于拜关公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感觉呢?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