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为《筚路维艰》有关改革开放部分的笔记
一 中国改革的缘起
对于中国的转向1976甚至比1978重要,因为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任何实质性变革的契机都是最高领导人的去世。
1应对危机的选择
改革开放是被危机逼出来的。
文革结束后,至少有两亿农民的吃饭问题没有被解决,民生问题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2外部压力与启示
在酝酿改革的过程中,大批官员出国考察成为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因素。这给 *** 领导人带来心理上的巨变。
3思想解放运动
1978由胡 *** 组织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讨论,突破了拨乱反正的禁区,推动了1979年以后,全国范围的 *** 和解决一系列的历史遗留问题。
4改革力量的聚合
*** 锋的职务维持到1980年,实际权力早已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移交到邓手上。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中国改革的支持力量主要有两股,老干部和知识分子
*** 文化政策逐步放宽,出现了某种自由空间。1980年代初,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
1980年中后期,在体制边缘和体制外形成一个被称为新启蒙的民间思想学术运动。
二 中国的市场化转轨之路
当1970年代末,中国开始自己的改革时,社会主义改革已经成为趋势然而却没有几个成功的,中国模式被国内外学者探讨。
一般认为,中国改革是渐进的,先经济后政治的次序保证了 *** 控制改革进程和协调利益的政治能力。其次是经济改革采用了摸石头过河的方式。
有学者认为,渐进改革的实质是一种增量改革,或体制外改革。就是在计划体制的主体部分不能做重大改革的情况下,允许扶持个体,集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等经济的发展,实际就是计划经济。1990年代初,体制内外经济平分天下。
中国不同于苏联和东欧的一些结构性因素
188页
改革初期没有明确的路线图,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很多时候是事件推着政策走,市场机制有为自己开疆扩土的能力,观念和政策 的突破往往是对事实的追认。与时俱进也可称为顺势而为。
1最初的改革思路
放权让利,调动积极性,搞活经济,适当引入市场经济,以增加计划经济的活力。
最初的改革也引发了体制的摩擦,1979,1980年连年出现巨额财政赤字,1980年年底,在中央确定经济紧缩的背景下,陈云提出重调整,缓改革。
2体制外经济的成长
改革的重点从国有到非国有并不是预先设计好的方案
改革的起步有两件事做的比较好,1是最初几年将重点放在农村,2是允许市场经济的发展。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2000万人待业,为了缓解压力,政策放开,允许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城乡个体经营当中发展初雇工经营的私人企业,是一个自然过程,然而却不像个体经营那样顺利。这里触及到一个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是否允许剥削,中央的方针是先看一看。
1984年,雇工大户和私营企业成批出现,1987年10月 *** 十三大鼓励发展私营经济。1988年4月,七届人大通过宪法修改,明确私营企业的发展。
3农村突破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宽松的政治引导出农村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的重大改革,多数农民选择包产到户,农业是计划经济较为薄弱的一环,对旧体制没有留恋。
农民未必理解他们的自发运动与一场变革有什么关系,但农民的选择却成就了中国的改革农村突破的意义更在于它推动了市场化的进程。
1980年代乡镇企业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加速的引擎,同时成为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力量。农村改革的后续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迁。
农民工促成了一个体制外劳动力市场,是制造中国奇迹的主角之一。
开放推动改革
改革之所以走这么远,在于它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展开的。1970年代初,在毛和周手上,中国通向西方的政治障碍已经接触,1978年,中日缔约,中美建交。美苏战略冲突使得中国获得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促发展的机遇期。
对外开放邓很明确,就是要在坚持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将中国经济融入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来发展自己
1970年代以后的开放环境是推动中国走向市场化的重要因素。
第一 注入增长动力
第二 引入市场因素
第三 提供思想资源
5过市场化门槛
需要克服即成利益格局的强大阻力和突破意识形态障碍
1980年代改革遭遇困难,两道难过的坎
1 1988价格闯关失败
2 国家让利的空间已经让完,企业没有真正搞活
1990年一系列问题触及社会主义核心,一些保守者改革质疑,认为和平演变是主要威胁,一些改革派因改革受挫,争论剧烈。
邓的南方谈话就是 在这一个关头发表的。
其实客观情况不想高层争论表现出来的那么缺乏方向感,十年改革开放为它本身造成了一种不可逆转的形式。
三 超越传统社会主义
1追寻共产主义的梦想
20世纪的社会主义是在追寻着马克思指示的共产主义的梦想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应该是先在发达的国家出现,,马克思晚年讨论过跨越卡夫丁峡谷,但非常谨慎。
历史出人意料,社主义革命先在中国这样的落后的国家发生了,当然,革命能够成功,无疑是利用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危机与困局,一战催生出苏联,二战催生出一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对于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意义在于民族国家的重建,它包含两重意义,一是摆脱边缘化,半边缘化,一是从地方分割的传统权威转向单一的全国性权威。
列宁急于过度,在遭到全面抵抗后,不得不退却,斯大林提前结束新经济政策。毛认为应该趁穷过度。列宁认为俄国苦于资本主义不发展,毛一度接受这种思想,但后来发生转变,将资本主义看作自大的敌人,以毕生精力防修反修。
2传统社会主义的兴起与衰落
传统社会主义优势在于可以举全国之力发展选定的工业。1929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悄然而至,十分惨淡,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与此同时获得巨大成功。到1937年,苏联仅用10年就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目标。战后,其他仿效苏联模式的国家也有过一个短暂的快速工业化阶段。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思想界盛行计划经济浪潮。孙中山就曾有过明确的计划经济主张。蒋介石也是这样认为的。苏联最初的工业化奇迹,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巨大危机,开始对外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对内改革。
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促使西方国家制度改革,在改革后迎来了30年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计划经济的缺点是不能有效利用资源,效率低下,其根源于三个方面,1不可能获得完全的信息,不能制定出一份包罗万象的计划,2无法解决激励问题 3扼杀个人自由
传统社会主义走向衰落也有政治上的原因,这就是对暴力的滥用和对人的伤害。其根源主要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依此形成的集权制度中去寻找。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过渡,列宁将其永久化,专政的只能还需要针对习惯的力量和小生产的力量。
为什么传统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会越来越激烈呢?
20世纪的革命者都陷入一种理性自负当中
传统社会主义无法避免官僚主义的复活
传统社会主义高度集权体制难以形成常规权力更替机制
3中国尚未完成的超越
1978年邓就意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从苏联接受过来的,是已经落后了的。邓认为要借鉴一切先进的制度,然而中国仍然面临着挑战
1公共权力私有化,来源有二:1毛时期的集权制遗产 2市场化转轨形成的寻租空间。 212页
2商业原则对社会的全面渗透
如果说世界上有两个坏的东西,一个是贪婪的资本,一个是 *** 的权力,还有比着更坏的,就是权力与资本的合谋与分账,即所谓权贵资本主义。
市场化改革必须深化,但市场化必须与社会会公正同行,不能以目标的正当性为过程的非公正性做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