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出租屋防盗门内侧全被黄色胶带密封住。
房间客厅内的桌子上非常凌乱,放着三瓶罐装啤酒和三瓶二锅头,其中一瓶二锅头已经打开并被喝过。
三名患者均已清醒并脱离生命危险。
图为其中一人在医院接受治疗。
用于自杀的烧炭
在房间北侧卧室,一个铁锅和一个不锈钢脸盆内盛满了木炭,现在已被水浇灭。
19日上午11时许,小军的父亲和他的姨夫赶到了医院。
大众网记者 李龙
18日晚6时许,在济南天桥区名泉春晓小区一出租房内,四名外地九零后青年,两男两女,点燃木炭寻短。有关网络相约烧炭的报道时常见诸网端,是什么人对生命如此看轻,又为何采取如此极端的“结束方式”?大众网记者梳理了大量材料发现,相约烧炭自杀者以90后为主,这类群体的生命观十分脆弱,对生命的认识很模糊,比较容易受网络负面信息影响。
一问谁在“烧炭”?
“90后”成为烧炭主要人群
根据媒体报道,2015年以来,有7起烧炭事件比较典型。大众网记者发现,这起7例事件中6例的自杀者都是90后,仅有1例的自杀者年龄是30岁左右。
1月12日,一个江苏小伙,一个东营姑娘,两个“90后”相约泉城,在一家小旅馆的房间烧炭自杀。旅馆工作人员找人来把门撞开时,室内一股煤气味扑面而来,一只铁盆放在屋内,盛满了燃烧过的木炭,门窗所有的缝隙都已被胶带粘死。
3月13日,杭州汽车南站附近一旅馆内三人烧炭自杀,警方勘察,房间内死亡的两男一女,分别是贾某某(男,1993年生)、王某某(男,1993年生)、钟某某(女,1990年生)。警方透露,房间内所有门窗均用胶带纸密封,并有3只炭盆。
3月18日,男子昭昭(化名),四川省绥宁市人,今年21岁。女子小红(化名),旬邑县人,今年仅20岁,两人都是“90后”。他们相约在咸阳一家宾馆,烧炭自杀身亡。警方发现,现场有一板12粒的“睡得安”胶囊全部被服用,地面上一个不锈钢盆子装的木炭已全部燃烧,而窗户和门的缝隙也都用透明胶布封住。
3月26日,西安22岁女大学生刘芳(化名)患上抑郁症,在酒店烧炭自杀。
4月2日,一名22岁小伙在沈阳一家宾馆内烧炭自杀。旅馆服务员来房间查看时,发现房门被胶带贴住,屋内有一个烧炭的盆。
5月18日晚上,3名通过网络结识的“90后”在济南相约点燃木炭。
在5月18日发生的这起烧炭自杀事件中,当被问到有没有考虑过自杀后果时,获救的自杀者小谭面对记者,竟然面带微笑地回答:“你不觉得这样很 *** 吗?”
为什么90后容易产生轻生的情绪?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而为自杀做过准备的占6.5%。一份上海青少年发展状况观察报告显示,虽然“90后”拥有视野开阔较易接受新观念、喜欢独立思考问题等优点,但同时也部分存在与他人难以相处等缺点,缺乏现实交往和沟通的技能,情绪稳定性较差,遇到重大挫折时容易产生放弃生命的观念。
二问为何要“约”?
“相约”会减轻个人的恐惧
对于烧炭自杀事件,陌生人之间“相约”是一个重要特点。
近年来,“相约自杀”在网络社交群屡见不鲜,轻生者通过网络社交工具互相认识和联系,传播消极观念和自杀手法。有广州的媒体记者“卧底”调查发现,以讨论自杀话题为主的网聊群,早已出现多时,这些自杀聊天群的成员多数为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通过网络社交工具传播消极观念、交流自杀手法等,乃至相约自杀。
有报告显示,“90后”已取代“80后”,成为最大网民群体,其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前几代人,他们在遇到压力后,如果没有途径去释放,很容易通过电视或网络的传播,去模仿他人的一些过激行为。
也有专家分析说,单独一个人自杀,在自杀过程中面临不可避免的恐惧,还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很难下定决心或干脆放弃。但如果自杀行为是一个群体决定,坚定性相对要强很多,自杀更容易实现,因此出现了“相约”的现象。
三问如何避免烧炭发生?
心里郁闷一定要说出来
为遏止烧炭自杀,香港 *** 曾一度建议把郊野公园的烧烤炉改装成为电炉,以防止有人烧炭自杀;而有非 *** 组织也在烧烤用的炭包上贴上“防止自杀”的求助热线电话,但收效甚微。
大众网记者在搜索引擎以烧炭自杀为关键词检索发现,相关网页达到289000个,其中不乏烧炭自杀攻略、亲历者传授经验等内容。因此,有律师建议,要尽快从法律上界定组建网络自杀社交群、相约自杀的行为,不能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法律的漏洞唆使或诱惑他人自杀,尤其是必须对怂恿他人自杀的行为给予及时的监控和惩罚,从法律上进行定罪
但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自杀者要正视自身问题,选择合理方式排遣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压力。济南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张洪涛告诉大众网记者,生活烦恼或工作上的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化解,长期积累便会造成心理障碍。这其中的原因除了自身不能正确认识到问题外,还包括家庭教育的缺位、成长环境差等原因。同时,患有孤僻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人在网上发布自杀等消息后,很容易引起相同症状的人关注,并形成自己的“小圈子”。90后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强,心理防范意识也较弱,貌似加入“小圈子”是有了集体归属感,但相互影响后,只会加重负面情绪。
张洪涛建议,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可以向家人进行倾诉,也可以寻找心理专家进行治疗,不能受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放任自流。同时,家庭或学校要提前介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合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