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时间可过的真快啊。
一眨眼,这个曾萌倒过木村拓哉。
三岁出道就身价上亿,被《环太平洋》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称赞为天才童星。
以知名语录「这世界有35亿男人」火出国门的萝莉——芦田爱菜今年也18岁了!
前阵子还完全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考取了日本顶尖大学——庆应大学的医学部。
可以说玛丽苏小说女主的人生不过如此了…
但相比我国对爱菜一边倒的好评,日本网友倒是一直对爱菜有着不少负面质疑。
不少日本网友认为,芦田爱菜从小就有这么强的察言观色能力,说明她既敏感又早熟,缺少童真。
甚至还因此将她评为了“最不想看到明星榜”的榜首。
不过难得的是,爱菜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声音而停住脚步。
相反的,她将这份感知力运用到了工作中,细腻的演绎出了各种角色人格的复杂性。
并将这份敏感的聪慧化为了生活中,完善自己的动力。
但话说回来,能像芦田爱菜这样既保持对外界的敏感,还能热情开朗的人不多。
更多人还是会因为自己的敏感而烦恼。
因为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从不跟人提要求,凡事都自己扛!不想让人伤心,宁可为难自己也不愿拒绝别人。
总是反省,即使和自己没关系的事,也觉得自己有错。
还特别玻璃心,别人一句无心的话,就能让自己伤心很久。
每次都告诉自己想多了,却还是控制不住胡思乱想!
这就是典型的高敏感人群,你知道这种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吗?如何才能让自己不再受敏感的困扰?
>>>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敏感?
心理学上把这类人称作“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高敏感人群)”,他们对细节的敏锐度很高。
比如别人的情绪变化或是某些微小的动作,很多人根本察觉不到,但是高敏感人群都能捕捉到。
而且共情能力很强,能够充分感受对方的心理体验,是个很好的倾诉对象,但是对方倾诉完,自己却会沉浸在不良情绪里很久。
甚至刷个抖音都能哭得稀里哗啦!
这不是疾病,只是一种人格特质,它的形成除了遗传,更多与生长环境有关,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 父母情绪不稳定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不仅容易给同龄人添麻烦,还会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比如言语上的辱骂,责怪孩子拖累自己等等,严重的甚至会动手打孩子。
在这种环境里,孩子时刻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
他们永远不知道父母下一刻是笑脸还是黑脸,他必须保持警惕,时刻关注父母的情绪变化和肢体语言,以便在下一次伤害来临前想办法逃离。
这就使得他们对别人的情绪变化很敏感,它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大概率会伴随一生。
有些同事,进入职场时间挺长了,依然对领导的情绪或行为很敏感,汇报工作时如果领导没有微笑,他就会想是不是领导对自己不满意。
因为这种情景唤起了他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 打压批评式教育
父母喜欢批评孩子,或者一味地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打压自己的孩子,以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持续进步。
实际上,这样的成长环境容易使孩子形成“内归因”思维模式。
也就是孩子认可父母的批评,且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导致父母不高兴,心里很内疚。
长大后,他们对身边人的情绪变化不仅敏感,还总是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 遗传
还有部分高敏感人是遗传因素,主要是来自父母的某些性格缺陷。
心理学家对这部分人的大脑扫描发现,他们脑岛附近的灰质更多。灰质负责传递各类感觉,并对信息进行深入处理。
高敏感人群的大脑灰质多,意味着可以感知和收集更多感觉,对信息的处理也更深入,别人一个动作他就能解读出千言万语。
>>>
敏感对于我们有啥影响?
# 社恐
社恐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敏感。高敏感人因为成长经历,往往会对别人的反应做出负面解读。
比如和人打招呼,对方没搭理,就会认为对方讨厌自己,就想远离这个人。实际上人家可能只是忘了戴眼镜看不清你。
这种“被拒绝”或“无视”的感觉会让高敏感人难过很久,产生自我怀疑,于是见到其他人也想逃避。
因为这些负面解读太多,感受也不好,所以他们更喜欢独处,这样更有安全感,更舒适。
# 爱胡思乱想
胡思乱想是高敏感人群的必然经历,因为接收的信号太多,大脑需要“加工”的信息也很多。
比如今天同事和你打招呼时不像之前那么热情,你的第一反应是他对你有意见。
然后就会回想这些天发生在你俩之间的一点一滴,觉得是自己哪天的某一个细节让她不开心了,才会这样...
# 情绪不稳定
情绪不稳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共情能力太强,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感染,可以做到上一秒还很兴奋,下一秒就开始悲伤;
二是胡思乱想时,人容易想很多不好的事,导致自己情绪变差,容易伤感或生气。
# 精神疾病
多项研究证明,高敏感人群在强迫症、焦虑和抑郁方面,患病的风险远高于不敏感的人。
>>>
敏感的人如何减少痛苦?
其实敏感本身没有好坏,甚至是一种天赋。
美国的调查显示人群中20%的人都是高敏感者,而且男女比例相同。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高敏感者。
但并不是所有高敏感者都生活得那么累,有很多人比不敏感者的幸福感更高。
总是受负面情况影响的童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改变:
# 改变信念
敏感是常年的恐惧或挫败经验带来的,本身是想保护你不受伤,但是,长时间如此,就会扭曲你的认知。
而且在实际生活里,这些伤害大部分都不会发生。
比如怕被拒绝,是因为小时候总是被教育乖巧听话,否则父母就不爱自己,我们内心在不断要求自己符合社会期待。
搞清楚了敏感的根源,就要强化新的积极的信念。
比如想要拒绝一个总是找你帮忙的同事,你要不断告诉自己没有责任帮助别人,没有责任去承担别人的情绪。
然后想:“如果我找他帮忙,他会怎样?如果我把自己的困难告诉他,他还勉强我,那他是一个值得我帮助的人吗?”
想到这两个问题的时候,你会更自然地把自己为难的地方说出来,剩下的就看对方的反应了。
这样多练习几次,对方会明白你的边界,以后会轻松很多。
# 区分事实与想象
高敏感者容易陷入思想的恶性循环,一个主要原因是把事实与想象混在一起了。
比如同事今天对你不像之前那么热情,你会乱七八糟想很多。
可以拿个纸条,把你的想法写出来,然后找到这里面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你想象出来的。
比如今天汇报工作领导一直面无表情,你的第一个想法一般是自己的汇报没做好,或者工作结果让领导不满意。
拿出纸把这个想法写出来,然后分析是这样吗?最开始是没有答案的。
你会想还有别的什么原因让他这样?这些原因都写出来后发现,除了领导面无表情是个事实,其它的全是你的想象。
为了进一步求证,可以跟同事问一下你的汇报如何,或者问他们有没有发现领导的这一变化,问一两个人你心里基本就有答案了。
多练习几次,你遇事就不会只在那一条负面的想法里挣扎,可以更快把问题想透,走出不良情绪。
# 像爱朋友一样爱自己
高敏感者可以给朋友充足的耐心和理解,可是容易苛求自己。
当自己陷入低落的情绪时,学着像关心朋友那样来关心自己。
问问自己为什么会伤心?像安慰朋友一样,多方位分析原因,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要想到。
最好的方法就是尝试和亲密的人倾诉,真正关系好的人不仅会让你分担他的情绪,也会帮你分担。
敏感其实是个宝贵的特质,它会让你比别人更容易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不会变得麻木、冷漠。
敏感的童鞋不要有负担,接受它,理解它,当你学会阻止负面信息的入侵,也可以生活得很幸福。
说起来,高敏感的同学除了太容易共情他们以外,还很容易陷入拒绝困境。
比如有些时候,别人的请求可能已经给自己造成了困扰,但却仍然不好意思说句“不可以”。
甚至有时候明明好不容易拒绝了别人,还会感到莫名的愧疚?担心影响彼此的关系…
但其实,拒绝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