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上周末,旦增老师受他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结识的好兄弟的邀请,去清华大学校歌赛作嘉宾评委,并与宿涵老师(周杰伦组冠军)同台对唱两位恩师的代表作《风吹麦浪》和《千里之外》 ,合唱名为《风吹千里之外》 。
我们知道旦增的音域是很宽的,高音也是很震撼的。而且嗓音天赋极好,大部分歌曲他都是真声或者混声上的高音,不靠假声。他的假音便不再用来炫技,而是一首歌曲的精致点缀,听得人都飘飘成仙了。这次合唱部分, 《风吹麦浪》 ,旦增用了长达56秒的哼唱,美轮美奂,着实把人听得“浪”到千里之外的美丽的《西海谣》里了。《西海谣》是旦增为三集大型人文纪录片《大湖·青海》献唱的主题曲,本人在另外一个年度盘点贴中已经作过浅显的分析,这里就不再重复。
恰逢同一个周末,在新闻里看到北京三多堂传媒领导的评价:“这部片子的主题曲,词、曲、演唱都这么好!希望各大视频网站都来宣传!希望所有的朋友把这部片子用我们的方式传播开来。也希望《西海谣》这首歌曲能成为《大湖·青海》的一个标志,也成为青海省的一个标志!”
纪录片《大湖·青海》,通过“生灵”、“家园”、“世界”三个系列向观众展现了青海湖畔生态生活的面面观 – “和睦四瑞”的神话故事,“土烧馍馍”的制作工艺,祭海仪式,当然还有我们小太阳的老家同仁县的热贡艺术。纪录片启发人们对保存传统和现代化发展的种种思考。保存传统,不代表落后,也不是不发展经济。追求更好更富裕的生活,是人之常情。青海省的GDP在全国排名偏低,知名度也需要更多空间来提升,除了近些年日益丰富的旅游业之外,应该还有更多的发展平台。
这里给大家普及一点小小的金融知识:
根据中国银行业杂志报道:青海当地银行正加大对新型农牧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围绕牦牛、藏羊、枸杞、虫草、沙棘、马铃薯等特色农牧产业和藏毯、堆绣、唐卡、玛尼石等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开发了50多种“专业化+特色化”的信贷产品,有很独特的名字哦,比如“枸杞贷”,“虫草贷”,“羚动无忧”,“美丽乡村贷”等,促进了高原特色农牧业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让我想想,以后应该会有“向日葵定投基金”,“阳光笑容指数期货”(本产品高风险,一看小太阳笑容就会醉倒的葵葵们请谨慎入市), “天籁之声永续债”(旦增:你看用歌曲做利息支付如何呢?)等等衍生品种哦。
一两年前,听说海外对一部分地区的乡村金融,摒弃传统的信贷模型,重新做了一个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人民的信用好过城市人民,女性好过男性(所以啦,小太阳欠的20分钟直播嘛,大家也别使劲催了……)。不过虽然男性从统计意义上信用程度略低于女性,但是不代表他们就一定会坏账(所以,我们的直播还是指日可待的,对吗,小太阳?)。大部分农民是按时还贷的,因为他们也非常重视自己在乡村的口碑。除非遇到特殊自然条件困难,比如棉花产量不够,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 *** 参与帮助,提高棉花收购价格来帮助农民走出困境。
然而,有意思的是,当地的农民是怎么看待提供信贷支持的金融机构呢?就是他们认为谁比较靠谱呢?可能也和大家拍脑子的“共识”略有差异哦。嘿嘿。大部分人就看这个银行或者信用社楼高不高,结不结实。因为他们不怎么懂信用评级那么专业又拗口的东西,他们感觉楼大就比较不容易搬走,万一有事,都有地方找。看,他们还是很淳朴的很可爱的吧。
当然,除了金融支持之外,一批又一批像旦增一样从家乡走出来的年轻的新生代 *** 之子,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宣传家乡,正在让民族元素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