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上市公司可以向银行贷款吗(企业不上市可以融资吗),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上市公司可以向银行贷款吗(企业不上市可以融资吗)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上市公司可以向银行贷款吗(企业不上市可以融资吗)

摘要

“上市”是一个大小企业都绕不开的话题。如今,繁荣而高度自由化的全球资本市场,孕育了深厚的创投、创业文化,许多创业者,企业还没注册,就已规划好了上市路线。从纽交所、纳斯达克交易所,到港交所、内地的创业板,一个个财富传奇不断上演。一面是如火如荼的上市浪潮,另一面是“老干妈”、“华为”、迪卡侬、蔡司等诸多欧洲知名企业一直保持着私有化(甚至家族化)的经营策略,人们不禁困惑,这是为什么?

本文首先讨论了企业上市的基本概念、微观与宏观意义,接着考察了上市公司与各大经济体GDP的贡献度,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上市公司的基本状况,最后分析探讨了影响企业选择上市与否的主要原因。(全文约3800字)

目录

何为上市?何为股市?上市对企业及社会的意义通过GDP贡献看上市公司在各经济体中的作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上市公司基本状况分析为什么有些企业对上市不感兴趣?企业为什么上市?上市企业与非上市企业的主要特点对比(图)总结

1. 何为上市?何为股市?

股市的诞生,要从股份公司谈起。按历史发展顺序来看,先有股份公司(产生了可分割、自由流通的股份)后有股市,股市催生了各类交易所,最后形成了高效繁荣的股市。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公司是1602成立于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当时,这类海外贸易公司得到空前的发展。1611年,一些商人开始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买卖海外贸易公司的股票,形成了股票交易所的雏形;1773年,早期的伦敦证券交易所成立;1792年,早期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1878年,东京股票交易所正式创立;1891年,早期的香港证券交易所成立;1917年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1990年,上交所、深交所成立......

欢迎移步笔者另一篇文章了解中国企业最常关注的几大股票交易所

中美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准精要13 赞同 · 0 评论文章

2. 上市对企业、社会的意义

通常而言,上市对企业自身来说有四大好处:“首先,可以通过股权公开发售筹集资金,助推企业快速发展;其次,可以借助上市企业制度,规范管理,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再次,可以提升企业声誉、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此外,还可以使用“具备交易条件的”成熟的股票期权制度,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以及维持企业人才的稳定性” 。

随着社会各要素分配差距的逐渐缩小,劳动要素的分配比例的增加,使得大部分社会“中间阶层”具有了一定的劳动剩余,这部分劳动剩余需要投入再生产,创造资本增值。然而,并非每个人都具备独立开设企业经营的能力。因此广大的社会剩余资本需要一个可交易的产生增值的市场,因此,经过一定标准筛选的上市企业的“公开股份”就成了一个可行的投资方式。在这个视角下,对社会投资者来说,一个监管完善的股票市场,为公众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渠道;经营良好的上市企业股票,是一个合适一定投资基础的大众的投资增值标的。

图2-1;来源:网络

3. 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上市公司基本状况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各经济体上市公司的基本状况,笔者选取了排名靠前的经济体,从上市公司数量及上市公司在GDP的比重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3.1 通过截至2011年的数据看上市公司的基本状况

我们先来看看世界银行WDI数据库2011年公布的数据,《上市公司数和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该数据显示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公司数量,以及该经济体上市公司市值占该经济体GDP的比重。当然,因为股市的价值放大效应,这个比重不能完全准确反应上市公司在一个经济体中的作用,但也不妨通过其建立大致的认识。

如果更精确的反应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差异,两者的相互作用、两者对GDP的真实占比,两者因性质不一样带来的经营差异等,考察一个经济体内诸如“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数量比值”“XX时间内,上市公司营收与非上市公司营收比例”“XX时间内,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比例”“XX时间内,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纳税额的比例”,尤其“X时间内,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平均利润/营收增长率的比较”等更有意义。

3.2 近30年,世界及中国上市公司数量趋势图

图3-1:全球、中国上市公司总数对比;数据来源:新浪宏观经济数据库

简析:由图可见,1988-2017年的30年间,全球上市公司数量在2007年达到了顶峰51400家,随后整齐呈下降趋势,直至2017年的低点43000家,这显然可清晰看到金融危机影响下对上市企业的宏观影响。而中国因证券市场起步较晚,数量则从1991年的14家,增长到2017年的3485家,27年时间,增长了249倍,并且保持持续上升趋势。

3.3 通过近20年上市公司数量波动,看各经济体的状况

图3-2:1998年-2007年的,十年中各大经济体的上市公司数量变化图;数据来源:新浪宏观经济数据库图3-3:2008年-2017年的,十年中各大经济体的上市公司数量变化图;数据来源:新浪宏观经济数据库

简析:从上图可见,1998-2007年,十年间,美国上市公司数量减少了3320家,十年内净退市率达39.3%,而期间,处于互联网泡沫阶段(1998至2001年)的3年中,美国上市公司数量减少了2095家,净退市率为24.8%。

2008年至2017年中,金融危机导致以美国为首的主流发达经济体或经济结构单一型经济体都出现了大比例的净退市。其中,美国上市公司数量从2008年的5603家,一年之内锐减为4401家,净退市1202家,净退市率达21.5%,四年内累计退市26.8%。而英国的一年内净退市率高达15.7%;巴西一年内净退市率达到12.7%;俄罗斯一年内净退市率也高达11.1%。

与发达经济体的一路下滑不同,沙特 *** 、中国、印度几个经济体的上市公司数量却在逆势增长。其中沙特 *** 上市公司数量净增长率为6.3%;中国上市公司数量净增长率为5.9%;印度上市公司数量净增长率为0.7%。

4.通过GDP贡献看上市公司在各经济体中的作用

表4-1;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商务部;制表:Mr.Te

由图可知:全球GDP与上市公司数量的平均比值为17.57,可以简单的解读为,每一家上市公司,为全球贡献了17.57亿美元的GDP。

其中,比值最高的前三名分别是德国、巴西、法国,说明在同等GDP水平下, 德国、巴西、法国的上市公司相对其他经济体的上市公司平均规模更大、经营质量更好。而从经济结构上来看,德国、巴西、法国这些经济体都以实体企业为主,经营稳健,资本市场相对不是很发达。

而倒数前四名分别为:印度、加拿大、英国、日本,除印度是发展中经济体,其他三个均为成熟发达经济体。GDP与上市公司比值分别低于平均值13.69、13.03、6.18。可推断,这些市场中有着较大的上市公司存量,经济体内资本化率高,金融发达。然而,从贡献率来看,这几个经济体内的上市公司平均规模偏小,经营质量相对较差。

5.为什么有些企业对上市不感兴趣?

前文分析了众多上市企业,但无论哪个经济体中,未上市的企业才是多数,但在上市这件事情上,人们的选择是多样化的。比如一些明星企业,如老干妈、华为、蔡司、迪卡侬等都选择不上市。上市,作为一件“名利双收”的事情,为什么很多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呢?

企业不上市,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两大类原因:

5.1企业不愿意上市

(1)无主动上市意愿。并非人人都想借助二级市场获得虚拟增值,很多中小企业主多数以家族企业、个人企业为主,存在“小富即安”、“小而美”等的思想,没有追求规模化发展的欲望,自己对“一亩三分地”已经很满足,也不想让我自己企业的经营信息“昭告天下”,没有上市冲动。

(2)不愿意分享股权。这在家族企业表现得很明显。很多家族企业都经过几代的经营,已经发展稳定,取得不错的成绩,还能解决好传承问题。本身没有经济压力,再考虑有些行业没有足够溢价的情况下,不愿意把自己多年的经营成果分享给他人。此外,也有不少担心股东过多干涉经营等系列问题。

(3)行业存在竞争壁垒。取得特许经营的企业,本身具备进入门槛,可以维持垄断利润,没有上市冲动。

(4)受经济周期影响小。食品、能源等一些传统行业,有着良好的竞争实力,如辣酱企业“老干妈”,市场大、质优价廉,口碑好,可持续性强,没有太大的竞争压力。现金流充沛而稳定,无上市欲望。

(5)已实行“内部上市”。华为采用的内部股份模式,等同于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上市机制,而且可以做到灵活处理,提升了内部治理的效率,以及企业竞争力。

5.1企业达不到上市标准

(1)市场空间小。企业本身所处的行业或者自身规模发展空间不大,天花板较低,上市缺乏很好的增值放大基础。

(2)企业不符合上市规范。上市对企业有各类准入标准,有一定门槛。而大多数中小企业本身面对市场的挑战,企业经营水平及财务规则、数据等都难以做到完全合规,导致很多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上市。

6.企业为什么上市?

如果做个形象比喻,把交易所当成是舞台的话,那么,三大服务机构就是化妆师,上市公司就是秀场明星,客户买票赞助看秀,明星努力发挥,票房高了,最终票价自然越来越高,客人和明星各得其所。所以,上市绝对是一件诱人的事。促使企业上市的的动因有很多:

6.1内部因素

(1)发展融资:企业处于市场增长期,急需资金扩大市场,建立竞争壁垒,通过上市可以获得资金、品牌等协同加强效应,加速企业发展、扩大经营。

(2)创始团队股份变现:企业发展到规模期,或者既定的股权兑现到期,团队成员有很强的愿望,希望通过上市获得财富增值。

(3)投资者退出:即便企业已经盈利,不缺资金,无论是前期的VC资金,还是后期的PE资金,各阶段的资本,也都会因成本原因,有退出的安排,而一般越临近上市期进入的资本,因成本已经较高,有更强烈的上市推出愿望。

(4)其他因素

荣誉的追求:上市本身是一个企业或者创业团队自我能力的证明,有着成功的荣誉激励,但这一般也是跟上市的物质财富回报同时存在的。公司治理的追求:比如万科,在公司治理上就一直谋求按照西方的科学治理,选择了上市。图:欧洲代表性隐形冠军”企业;来源:欧洲时报德国版

6.2外部因素

(1)市场竞争:行业政策、技术变革、市场竞争加剧,到了上市窗口期,为使企业能够在未来获得生存、发展机会,在表现最佳的时候上市,实现变现最大化(如2018年的小米就有部分这个原因)。

(2)战略产业支持:特殊时期的战略产业支持,资金密集型企业,如大飞机、芯片等企业,都会是促使企业上市,加速企业科研产出。

(3)促进金融发展的鼓励:引导企业上市,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中小板、创业板为例,可增加速企业的发展,同时,资本流向高质量实体企业,真正促进整体经济循环发展,也提升企业,监管方多方的能力。这些释放的政策利好也在积极鼓励积极证券化。

(4)维持投资理财市场稳定的鼓励:股市也是剩余价值、超发货币的蓄水池,为了维持金融稳定,减少资本错配导致的恶性资产泡沫,创造稳定、繁荣的投资市场。大众对于提供保值、增值的机会的期许,结合政策引导,也在鼓励、促使优质企业上市。

7.上市企业与非上市企业的主要特点对比(图)

图7-1: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区别;制图:Mr.Te

8.总结

概括而言,从对经济体的作用来看,上市公司有一定的经济放大作用,企业发展成为社会型企业、公众企业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普世价值哲学背景,但除了价值流通效率高、投资者易参与外,没有明确的数据证明其产生的效果好于非上市公司。

就两类企业的选择来看,上市与不上市,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经营状况,本身不存在好坏之分。上市不等于进了保险门,做不好依然需要退市。不上市也不会影响企业做大做强,专注做好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样可以发展的很好。

更多上市公司可以向银行贷款吗(企业不上市可以融资吗)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