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惠州特色年味(惠州传统节日),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惠州特色年味(惠州传统节日)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惠州特色年味(惠州传统节日)

小惠找年俗>>>

“送灶君”忙年关买盆年桔炸糖环

同学们,每年过年除了贴对联、吃团圆饭、穿新衣、拜大年、讨利是外,你们还知道哪些惠州本地的过年习俗呢?快跟小惠来找一找。

在惠州,有着“送灶君”习俗。以前,家家都有灶君神位,灶君是奉天上玉帝之命,到人世间视察善恶的,他的神位安在灶台的壁上。农历十二月廿三晚,灶君受每家之香火,保护每家人平安健康。

送灶后,人们便为过年而忙碌,俗称“忙年关”。年廿三、廿四清洗衣衫、扫瓦面墙角;年廿七、廿八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年;年廿九就要贴年画、春联。此外,年廿九前,男人要去理发店理发,女人要洗净头发。春节前,很多人家都要去花市买盆年桔、腊梅、菊花点缀客厅,还要去采购糖环、蛋散等传统应节小吃,以及腐竹、鱿鱼、发菜、虾米等年货,到了年三十就吃团年饭、守岁。

春节期间,特别是大年三十吃年夜饭,全家人相聚一堂吃团圆饭胜于一切。

团圆饭前要先祭祖,意味着祖上和在世的人也能团圆。祭祖时要准备“三牲”——猪肉、鸡肉、鱼肉。还要准备煎豆腐、三杯茶、三杯酒,供奉时“先茶后酒”。

此外还要准备糖丸(即汤圆),取团团圆圆之意。祭祖后才阖家进餐。饭后,要用桔皮(寓意“大吉大利”)煲水洗澡,梳洗干净、换好新衣,阖家聚而通宵“守岁”。此外,“备新碗新箸(即筷子)过新年”的习俗在惠州本地也较为常见。特别是在农村,过年一定要准备新碗箸,寓意添碗筷、增人口、衣食无忧、家道兴旺。每每到了春节前,陶瓷店的碗筷销路就特别好。购新碗筷要讲究配套,同样的花纹釉色,碗、匙各一份然后再购买相应数量的筷子;购买的数量多为“十”。

年味食足>>>

老惠州过年必备传统食品

过春节,都要准备大量应节食品,在惠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糖环、油角、蛋散、扭麻、牛耳朵等。

糖环:过年必备年货

油炸糖环是惠州家庭传统小食之一。对老惠州来说,过年必备的年货是糖环。旧时惠州,每逢春节前几天,大多数家庭都会亲自动手油炸数斤糖环,在接待客人前来拜年时使用。惠州城还有个风俗习惯,在男婚女嫁时,成亲当天,男家依例要送上一批龙凤礼饼给女家,而女家则要回送一批糖环及糯米粉制的糖丸仔。

蛋散:颜色金黄酥香甜脆

颜色金黄、酥香甜脆的蛋散是许多惠州市民爱吃的过年食物。逢年过节惠州的平常百姓都喜欢动手制作:首先将面粉加入鸡蛋拌匀,然后加入清水搓成光滑面团。取一小团面擀薄,越薄越好,这样蛋散会非常香脆。之后,将面皮切成细长型,拿起两条长方形的面条,将其中一条长方形面条从中间切口,另一条面条从切口穿过去,成蝴蝶结状。将所有面皮都做成蝴蝶结状的蛋散后,即可下锅油炸,炸至金黄色即可捞起,淋上糖浆或柚子蜜就完成了。

油角:寓意新一年财源广进

有人说,油角的形状像钱包,里面包有芝麻、豆沙或薯蓉等馅料,看上去就像钱包饱胀,寓意来年财源广进的好兆头。所以每到过年,油角是惠州民间串门送礼、招待客人必备的佳品。

相关链接>>>

惠州这些民俗活动也值得一看

大年初六

博罗湖镇“围买灯”活动:身穿红色旗袍的“灯头婆”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聚焦的对象。

大年初八

惠东大湖洋村做糍粑:畲族村民穿戴着特色民族服饰,围坐在一起做糍粑,让人们感受到别样风情。

正月十二

惠城水口万卢村“大王宫”出游:村民将抬着“大王公”巡游全村,村里还做会节。

仲恺惠环中洞村“抬龙轿”:村民及在外地工作的人都会回到村里参加“抬龙轿”(即“缪藐大王”巡游)活动。“缪藐大王”是村里的保护神,正月十二是他的生日。

正月十三

龙门永汉上灯:龙门客家地区的上灯仪式都在古村祠堂进行,永汉虎头花灯,由3个大小不同的花灯构成的圆形花灯,“上灯”、“升灯”、“喜灯”外寓意着父带子,子带孙,子子孙孙传承下去。

正月十五、十六日

惠东吉隆舞龙: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日两晚,吉隆都要以隆重的仪式舞龙,以村为单位,村村舞龙,祈求当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相关新闻>>>

一表尽揽惠州年俗

大年初一要吃素

惠州民间有“初一吃素,相当一年吃素敬神”之说。按照惠州本地的规矩,这一天的禁忌也比较多。比如勿打扫、勿摔坏物品,见面要说吉利话,禁忌聊些不吉祥的事情等。万一不小心打烂东西或吃饭时小孩子无意跌了筷子,也要说句“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筷落(快乐)”;出门的时候,会在挎包以及衣服袋子里放上一对橘子和带上一封利是,求出门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俗称“开年”

人们要早起,当日准备的菜式也十分丰盛。上午,新出嫁女儿带着新夫婿回娘家,手里少不了煎堆、松糕与一些晒干的山珍海味。这天是走亲戚的时间,若亲戚来拜年临走时,得奉上桔子一对,寓意大吉大利。

大年初三送穷日

到了这一天一大清早,家家户户把积存多日的垃圾送出去,名曰“送穷”。这是新的一年第一次倒垃圾,意思是将穷鬼送走。同时,这一天不 *** 往探亲访友,传说是探访会有口角之争,所以这一天惠州本地人基本不串门,不走亲戚。

大年初四接神日

这一天是民间传说的接神日,因此不能出远门。

大年初七又称人日

这一天,过年的气氛又回升,也是百姓传说要出去游玩避灾难的日子。当日大家喜欢结伴到街上或本地景点郊游,人人都带些小食品,随处吃喝玩乐,其乐融融。

墨园村抢水习俗历史悠久。

新闻加点料>>>

小惠看民俗:抢吉祥水闹元宵 亲朋欢聚迎会节

1抢吉祥水祈求平安

时间:正月十五

地点: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

墨园村元宵民俗文化始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每逢元宵,全村男女老少、外出归乡村民欢聚一堂,祈福、打醮、游神、巡村。往八卦葫芦井抢“吉祥水”是墨园村闹元宵活动最隆重的节目之一,该古井历经数百年,至今仍清流汩汩。在元宵节这天,井水被人们赋予了平安好运的美好内涵,越先抢到水,福气越多。墨园元宵民俗被列入惠城区非遗项目。

2会节亲友欢聚一堂

时间:正月十五

地点:惠城区小金口小铁村、乌石村、白石村和石浪村等

会节是小金口街道具有东江特色的民间风俗,至今已有600年左右的历史。元宵节当天,小金口多个村以户为单位大摆宴席,主要宴客是亲朋,而且以在外地的亲朋为主。在会节这天,随着早上鞭炮声及麒麟锣鼓声的响起,各家各户杀鸡杀鸭等,准备菜肴迎接客人。主人家一般不收红包,但前来的客人一般携礼而来,如烟酒、水果、茶等。主人家以人多为吉祥,客人越多,主人家便越欢喜。

3熠熠生辉的稻草龙

时间:正月十四

地点:惠城区汝湖镇上围村、下围村

汝湖“舞草龙”是惠城区汝湖上围村、下围村民间传统习俗之一。传说龙能够避邪魔、消灾祸、保平安、夺丰收,是吉祥的象征,因此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元宵节夜,或者村里发生旱涝等不太平时,村里都会组织“舞草龙”活动,以求驱灾降瑞、吉祥安康。夜空里,由LED灯点亮的草龙耀眼明亮,或是龙身流水式转动,或是蛇形原地盘旋,或是猛然翻越起来,煞是好看。

4龙华大鼓助兴上灯

时间:春节期间,正月初一到十五

地点:博罗县龙华镇宁和村、旭日村、鹤溪村等

春节期间上灯,是惠州诸多村子的习俗。在惠州方言里,“灯”通“丁”,即把生男孩称为添丁,谐音“添灯”。春节期间,凡是哪家上年添了丁的,都要在祠堂里吊一盏大花灯。同样是上灯,但各地各村的习俗都不太一样。博罗县龙华镇的旭日古村在上灯仪式里,加入龙华大鼓助兴,颇为震撼。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博罗龙华大鼓,敲打起来,场面热闹非凡。每逢春节等节假日,或者谁家有嫁女娶亲、子女入学、添丁、乔迁新居等喜事,都会到祠堂前敲锣打鼓庆贺一番。

仲恺惠环中洞村“抬龙轿”。

5“逗老爷”好欢乐

时间:正月初四

地点:惠东小布村

每年正月初四,锣鼓声响起来,小布村村民纷纷前往三圣祖庙参与一年一度的“逗老爷”。小布村是在350多年前从福建漳州平和县的“金竹脚”、“苦竺坑”等地迁徙而来。他们尊奉祖上3位异姓结拜兄弟为神,将神像供奉于三圣祖庙内。每年的正月初四,村民会请出神像“逗老爷”。小布村的“逗老爷”是与神同乐的意思,腊月廿四送三圣祖师到天庭,到了正月初四接回来。村民抬着神灵,神灵想往前走就往前走,想翻跟头就翻跟头,“逗”就是这么一个含义。

对于“逗老爷”活动的意义,主要是“大家开心”,即是“人神共乐”,乐享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祈求神明保佑全村平安、五谷丰登、农事顺利。

仲恺潼湖五村村庙神巡游。

6姚夫人巡游热闹非凡

时间:正月初六

地点:博罗县泰美车村

博罗泰美车村,是明代惠州名臣车邦佑家乡。每年正月初六,车村人都会举办“姚夫人巡游”民俗活动,从早上到下午,整个村子锣鼓喧天,鞭炮声不断,热闹非凡。凡“姚夫人巡游”所到之处,村民无不备好鸡鸭水果贡品,举着香,虔诚祈祷,鞭炮迎送。

车村有座姚夫人庙,车村人将姚夫人视为守护者,不仅赋予她众多神奇的故事,还修建祠庙供奉,更甚者每年有两个日子纪念她:十二月十五为姚夫人打醮、正月初六抬姚夫人巡游。

大年初六那天,姚夫人庙前彩旗飘扬,村民祈祷、求签,请平安符,祈祷一年平安健康。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涂坚整理 本组民俗图片 本报记者周楠 摄

更多惠州特色年味(惠州传统节日)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