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十大元帅之谜(十大元帅之谜全文阅读),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十大元帅之谜(十大元帅之谜全文阅读)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十大元帅之谜(十大元帅之谜全文阅读)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十大开国元帅,各个威震天下、立功无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论资历、论战功、论能力,十大元帅都在军中首屈一指,而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身负重伤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其中,军神刘伯承伤得最重,曾失去了右眼,而林彪也留下了后遗症,十人中,只有朱德与彭德怀二人毫发无伤,但身处的险境也非常人可以想象。

那么,十大元帅的负伤情况具体如何呢?

第一位:刘伯承元帅

第一位要说的是刘伯承元帅。

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戎马生涯中,刘伯承曾9度负伤,累及右腿动脉、左腿、右手、右眼和颅骨等多个重要部位,其中不乏险些丧命的重伤。

刘伯承第一次受伤,还得追溯到1913年。

当时他只是川军内的一名排长,在“讨袁战役”中,刘伯承身先士卒,却不慎被敌人击中左脚。

为了不影响作战计划,他简单敷了些草药便跟随部队继续前进,直到回到家乡,脚伤才逐渐痊愈。

1916年初,刘伯承在四川组织武装起义,受到了当地军阀的疯狂镇压。

战斗开始后,刘伯承不顾生命危险,前往一线指挥,不幸倒在了敌人的枪林弹雨之中,一枚子弹从他的头顶掠过,擦破了头皮。

而另一枚直接打中了太阳穴,从右眼框中洞穿而出,刘伯承当场昏迷不醒。

为刘伯承做手术的是一名德国专家沃克,为了不影响大脑功能,刘伯承坚决不接受麻醉,在清醒的状态下,咬牙挺过了长达数小时的手术。

最终,伤口处的腐肉得到清理,但刘伯承的右眼却终生失明,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从此以后,沃克对刘伯承推崇备至,每次提及,都称赞道:“他哪里是人,分明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简直可以称他为军神”。

凭借着这样的钢铁意志,刘伯承在后来的战争生涯中又负伤7次,但从未被伤病所吓倒。

值得一提的是,刘伯承享年94岁,是十大元帅中最长寿的,可谓是一大奇迹。

第二位:徐向前元帅

第二位则要提及徐向前元帅,一生累计重伤两次,都是在红四军时期。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中央苏区对 *** 发动反攻,黄安战役由此打响。

在总指挥徐向前的带领下,红四军利用缴获的飞机,对黄安进行了一番轰炸,历时43天拿下了最终的战斗胜利。

徐向前在视察战场时,不幸被敌人击中右臂,他轻伤不下火线,继续留在前方指挥,帮助部队顶住了敌人最疯狂的反扑。

不久后,徐向前再次负伤,小腿一度不能行走,在一次指挥中,他因行动不便,甚至滚下了山崖,伤情愈发严重。

好在,徐向前被战友找到,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所以没有留下隐患,在十大元帅中,他体型最消瘦,但强大的革命意志,绝不逊色于任何人。

第三位:林彪元帅

受伤第三位的是林彪,而他的负伤,也是最可惜的一次,因为他并非被敌军所伤,而是在一次“乌龙事件”中,不幸遭到友军的攻击。

1937年9月,全面抗日战争打响,国共两党结成抗日联合统一战线,林彪则担任八路军115师师长,与敌军正面交锋,多次重挫日寇。

尤其是9月25日取得的平型关大捷,我军共歼敌1000余人,还缴获了大量宝贵物资,每位团级以上的干部,都获得了一件日军校官黄呢子军大衣。

林彪心情愉悦,也穿上了这件做工精致的战利品。

次年3月2日,林彪骑着骏马,穿着大衣,在吕梁山区考察。

当时,吕梁山区盘踞着 *** 阎锡山的部队,抗日战争爆发后,阎锡山部与我军通力合作,多次剿灭在山西“扫荡”的日军。

因此,林彪并未觉察到危险,没带警卫员便独自踏入深山。

当天大雾茫茫,没多久,一阵清脆的枪声响起,警卫员意识到大事不秒,连忙带人上山寻找。

果然,骏马已经毙命,而林彪也倒在了血泊之中,昏迷不醒。

原来,阎锡山的部下见林彪身着黄呢大衣,误以为他是日军,加之大雾中能见度低,没有问明身份便开枪射击,这才导致了惨案的发生。

这次受伤,林彪的胸部被贯穿,还有半寸长的肋骨掉落在地,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后果却十分严重。

晚年间,林彪出现怕光、怕水、爱出汗等植物神经紊乱现象,便是这次的负伤留下的后遗症。

第四位:贺龙元帅

负伤第四位的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贺龙元帅。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尤其是在冀中地区,八路军利用多年来总结形成的游击战战术,将日寇耍得团团转。

虽然正面实力不敌,但日军也始终八路军没有办法,只能任由我军发展壮大。

时任120师师长的贺龙决定抓住机会,对日寇进行反击。

贺龙发现日军王牌部队吉田大队距离自己的驻地不到30公里,立即动了心思。

次日清晨,贺龙派兵诱敌深入,将吉田大队引到一处偏僻的村庄,随即120师使出了机枪、手枪、手榴弹,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大名鼎鼎的吉田大队遭受重创,气急败坏之下,他们竟使出了国际公约中禁止的毒气弹。

贺龙忙于在前线指挥,也不幸中招,被瓦斯熏得头晕目眩,当场昏迷。

好在,白求恩带领的医疗小组正在120师救援,贺龙第一时间得到治疗,醒来后,他再次投身前线。

经过近20个小时的战斗,终于将吉田大队彻底击溃,700余名日寇丧命,而冀中地区的抗战形势也开始扭转。

第五位:陈毅元帅

接下来要说的是陈毅元帅。

值得一提的是,陈毅是唯一一个没有参加长征的开国元帅,而这段经历,也与他负伤的情况有关。

1934年8月24日,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为紧张的阶段,陈毅陪同周总理前往兴国县作战。

在途径高兴峪地区时,遭到了国军的围攻,为了率部突围,陈毅一马当先,与日军展开交火。

期间被敌人子弹击中,坐骨粉碎性骨折,一时间失去了行动能力。

在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下,第五次反“围剿”战役最终失败,红军被迫长征,由于行动不便,陈毅便主动请缨,留在中央苏区,继续进行游击作战。

此后三年间,中央苏区资源紧张,还时常面临敌军围剿,但陈毅却始终坚守阵地,并多次化险为夷。

受伤经历没有对他造成困扰,反而令他越挫越勇,最终成长为开国元帅。

第六位: *** 元帅

第六位的正是有着“当代刘伯温”之称的 *** 元帅。

作为 *** 的缔造者之一, *** 长期担任参谋一职,主要负责运筹帷幄,很少亲自指挥作战。

但在革命早期, *** 的军事指挥能力,同样不可小觑。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突破湘江,途径湖南与广西交界的西延地区。

没想到,在第一道防线被我军攻破后, *** 仍旧穷追不舍,在西延地区进行了一番狂轰滥炸。

当时, *** 正担任第一纵队司令员,为了保护下属,他在察觉敌机动向后,立即指挥部队撤退隐蔽。

为了确保队伍抵达安全地带,他错失了隐蔽的最佳机会,只能就近躲到一处岩石下方。

然而,此举却被国军看在眼里,飞机当即盘旋低空,在 *** 附近丢下了一枚炮弹,随着“轰”的一声,炮弹将岩石炸碎,而 *** 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警卫员不顾一切地冲向 *** ,试图将他扶起, *** 虽然神智仍然清醒,但右腿却丧失了活动能力。

原来,破碎的弹片嵌入 *** 的大腿,导致他无法站立。

多年后, *** 的腿伤痊愈,但弹片却没有取出,直到去世那天,叶帅的右腿中,仍然残留着当年战斗的痕迹。

第七位:罗荣桓元帅

第七位我们要提及的是罗荣桓元帅。

有人说,罗荣桓是“政治元帅”,其实不然,红军时期,罗荣桓常常出现在战斗一线。

他的战功,即便放在人才济济的红四军中,也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人。

1929年10月24日,红军攻打梅县,不费吹灰之力便取得了胜利。

然而,一天后, *** 大军卷土重来,考虑到实力对比后,红军选择暂时撤出,避其锋芒。

但一个错误的情报传到了指挥部:入驻梅县的,是 *** 中一个战斗力很弱的团。

于是,红四军决定再次攻打梅县,而这个任务,便交到了时任第二纵队党代表罗荣桓的肩上。

罗荣桓率军对梅县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却没想到,驻守县城的是国军精锐。

我军撤退途中,罗荣桓的腰部被子弹击中,当场昏迷不醒。

好在,纵队秘书谭政和文书孙开楚将他救下,送入了附近的农户家中疗伤,清醒后,罗荣桓不改幽默本色,笑着说道:“原来是两个师爷救了我啊”。

第八位:聂荣臻元帅

聂荣臻元帅曾负伤一次。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进入广西北部地区,遭到了 *** 第4道防线的封锁,湘江战役随即拉开帷幕。

战役共持续了4天4夜,红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人数由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人,其惨烈程度不言自明。

渡江过程中,聂荣臻一直坚持在前线指挥,敌军炮火隆隆,他也不为所动。

一次,他的左脚被子弹击中,伤口出现了严重感染。

为了不影响指挥,聂荣臻让警卫员抬着担架把他送上前线,并最终指挥部队赢得了湘江战役的胜利,红军由此踏上崭新的征程。

从未受伤的朱德与彭德怀

最后介绍的分别是朱德元帅与彭德怀元帅,他们均未有过在战斗中负伤的经历。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朱德参加的大小战役不计其数,但晚年间,护理人员为他擦身时,却发现他的身上没有任何一处伤痕。

历经战场的磨砺,却没有负伤,正因如此,朱德被称作我军的“福将”。

当然了,朱德的指挥能力,也是令他得以免于受伤的重要原因。

在井冈山上,朱德便与毛主席一起研究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口诀。

在后来的战斗实践中,朱德也周详地考虑到 *** 、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巧妙地与敌军周旋。

哪怕多次身陷险境,朱德也能化险为夷,顺利脱身,这绝对离不开他高超的指挥艺术。

在一生戎马中,彭德怀元帅也同样幸运地没有受过伤。

毛主席曾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性格火爆、作战勇猛众人皆知。

但神奇的是,每当他遭遇险境,总是能够虎口脱险,战斗的痕迹从未在他身上出现,在我军中,这可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1950年10月,彭德怀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没想到的是,入朝第二天便遭到了联合国军的围攻。

好在,彭德怀急中生智,利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引开了敌军大部队,从而一路北上,来到了云山地区,顺利抵达驻地。

朝鲜局势瞬息万变,彭德怀也从未真正脱离危险,很多次,美军战机侦察到我军指挥部所在地点,并第一时间展开轰炸。

然而,和迅速撤至防空洞的众人不同,彭德怀总是临危不乱,坚持在指挥部指挥作战。

当时邓华担心他有危险,多次劝告无效,最终只好强行将他驾到防空洞中。

彭德怀元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军中闻名遐迩,而他能够在多年的南征北战中从不负伤,也足见他有勇有谋的性格。

结语

从军阀割据、战争不断的旧社会,到和平稳定、不断发展的新中国,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永垂不朽的贡献。

这些人中,开国元帅的功劳毋庸置疑,而他们恰恰是广大战士们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从我党打响武装起义第一枪,到新中国建立,共有3000余名团级以上干部负伤。

而牺牲的普通战士更是高达370万余人,我们能有如今的幸福生活,千万不能忘记他们流过的鲜血。

更多十大元帅之谜(十大元帅之谜全文阅读)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