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大地之歌》是奥地利音乐家 *** 创作的一首交响乐,原本名为《第九交响乐》,但是因为贝多芬、舒伯特等人都是在写完《第九交响乐》后去世, *** 觉得不详,便改为“大地之歌”。
这首交响乐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歌词采用的是德语翻译的中国唐诗,这在西方的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大地之歌》以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作为最后一章前半段的歌词,而且以王维的《送别》作为结尾。
王维和孟浩然并称“王孟”,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人物。王维很多诗的确有境界有美感,孟浩然的诗读得少,也没能感到其特别为人所称道的独特之处来。可当时代的诗人对孟浩然评价多高啊,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杜甫说: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在他人眼中,孟浩然是位地道的隐逸诗人,因为他年轻时求仕无门,应举落第后便放弃仕宦走向山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较之王维更加贴近自己的生活,出现在孟浩然诗里的景物描写常常就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因而他的诗常常带有即兴而发、不加雕饰的特点。如他的《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这首诗写诗人夜宿山寺中,在山径之上等候友人的到来,而友人不至的情景。古诗文里,常常有期待某事而不至、不达的缺憾之美,所以写寻访隐者却不遇,游园不值,雪夜访戴不见而回,都成了“诗”。,孟浩然这首诗,等待来的人写到最后也没来,却也成就了一种别样的美。
首联“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两句点明时间是在黄昏,这时候夕阳西下了,群山峻岭瞬间变得安静了,周围一片昏暗。这里短短十个字便描绘了一幅暮色苍茫的图景,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给人以精神上的洗礼。
颔联“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风泉而感山幽,十个字,表现了诗人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把对于景物细致、微妙、丰富的感受都传达出来了,用笔极精练,很有韵味,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颈联“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两句诗以动衬静,夜色降临,山中的砍柴人差不多都走光了,浓浓大雾之中,鸟儿刚刚回到巢里安息。清幽的背景中加入人和飞鸟的动作衬得四周环境更加安谧。
诗的前六句是对夜景的描绘,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满山郁郁葱葱的景色无法欣赏,更加突出了夜晚的昏暗和神秘,砍柴的人和鸟儿都各回各的家,有力的渲染了作者期盼朋友到来的情绪和深情。
尾联“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两句,在整幅山居秋夜幽寂清冷的景物背景上,生动地勾勒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这位风神散朗的诗人,抱着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的到来。诗人最后是否等到了友人,我们不得而知,于是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诗寓情于景,描绘了一幅幅清幽绝美的夜色图:夕阳西下、群壑倏暝、月照松林、松夜生凉、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返巢、诗人抱琴、耐心等人。每一幅图都令人惊艳,堪称“唐朝最美的一首等待诗”。清代诗评家王夫之在《古诗评选》卷五中,评南朝齐代诗人谢朓的“天际识归舟,云间辨江树”二句诗说: “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从此写景,乃为活景。”这一评语,用来评孟浩然的 “孤琴候萝径”,不也同样合适吗?
正版 孟浩然诗集 唐诗古诗词诗集 古籍经典宣纸线装本天猫¥88.00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