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943年9月,在《影剧》杂志第5期上出现了一篇名为《马徐维邦小史》的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论述——“《夜半歌声》的成功,震惊了当时的整个银坛,非但由此他得到了‘恐怖大导演’的美誉,同时造成了影圈里,有一个时期的‘影片恐怖化’”[1]。
当年那位署名“佚名”的作者可能没有想到,直至半个多世纪之后,《夜半歌声》的影响力依旧不减,并且被不断翻拍。当然,相比于作品所获得的盛誉,“马徐维邦”的名字反而逐渐黯淡下去。
到了1985年,第二版《夜半歌声》面世,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杨延晋导演。这一版在当年备受争议,而争议的点都与其在当年看起来颇为时尚的“商业性”有关。尽管导演杨延晋曾表示“我们现在非常坚定地要拍一部文艺片,而非所谓的娱乐片”[2],但是电影里的一些场景仍然被一些观众认为“改编者不过是迎合现在时髦的思潮,给新《夜半歌声》抹一层现代派的色彩”[3]。
面对着“珠玉在前”,85版的《夜半歌声》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儿?
在37版的《夜半歌声》里有两首重要的电影音乐,一首是《热血》,一首是《黄河恋》,这两首音乐都是由国戏老校长田汉先生作词。根据著名编剧沈寂的回忆,马徐维邦当年给田汉先生看《夜半歌声》的剧本初稿、并且邀请他作词,田汉先生在看完剧本之后提出“故事是感动人,而且别创一格,但是以军阀时代为背景,不适应当时救亡运动的形势,也不可能激发观众的抗日热情和爱国心”[4]。最后,马徐维邦采用了田汉先生的建议。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田汉先生为整个故事注入了一份具有“时代性”的力量感。
然而85版的创作者却“有意”地减弱这份“力量感”,参演这部电影的著名编剧李天济先生便提到,“现在的改编本中,对抗日歌曲的处理淡化了,这是因为时代不同了。改编本着重从人生的哲理方面来探索问题”[5]。然而,这份“人生的哲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显得太缥缈,以至于整部电影失去了重量。
当然,不可否定,85版《夜半歌声》对于“恐怖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意义。
如果说85版的《夜半歌声》失去了“歌”,那么95版的《夜半歌声》便是换了一份“歌单”;如果说85版《夜半歌声》强化了最初版本里的“恐怖色彩”,那么95版《夜半歌声》则延伸了最初版本里的“爱情传奇”。
在于仁泰导演的《夜半歌声》里,“热血”、“黄河恋”被张国荣演唱的情歌替代,表现反抗主题的戏剧则被《罗密欧与朱丽叶》替代。与此同时,电影用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去详细描绘了张国荣饰演的宋丹平与吴倩莲饰演的杜云嫣的恋爱。
还有一点值得玩味的是,宋丹平的“毁容”。作为“恐怖片”为主要标签的一部电影,在37版和85版里,宋丹平的“毁容”都是一个重要的恐怖元素。但是在95版里,于仁泰却放弃了这一个“传统”。
然而到了95版的《夜半歌声》,宋丹平只“毁”了半边脸。之所以“手下留情”,或许是因为,饰演宋丹平的演员张国荣有着一张绝代风华的脸。显然,于仁泰导演不愿意“浪费”这样一张迷人的脸,尤其是在一部商业性的爱情电影里。
从导演只敢让张国荣饰演的宋丹平“毁”半张脸就可以看出,95版的《夜半歌声》并没有“野心”要去超越原作,电影编导只是想讲述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悲剧,仅此而已。
在这样的“仅此而已”里,95版的《夜半歌声》让观者们看到了与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一样英俊潇洒的张国荣、看到了饰演痴情角色的吴倩莲,以及年轻时帅气的黄磊。当然,还让观者们听到了张国荣演唱的情歌。
其实,从选择《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戏中戏”就可以看出电影导演的另一层追求——讲述另一个时空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悲剧。自然也就注定了张国荣饰演的宋丹平成为了罗密欧,而不是金山饰演的宋丹萍。
张雍
2022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