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一身破烂衣,满口圣贤书,与世无争言,流浪在人间”。
最近上海一位流浪汉沈巍,在抖音上火了,他衣衫褴褛,行走在街巷里捡垃圾,在地铁上读书,和陌生讲道理,红遍社交网络,一夜之间变成了网红、大师、新一代“犀利哥”…
流浪大师真名叫作沈巍,是一名知识分子,于1986年进入审计局工作,1993年因病休假至今。在休假期间,审计局也按照国家规定保时保量地向其发放了工资。
有种吸粉必杀技叫做反差,很多爆红新兴事物,都是猎奇、反差感心理的产物。
时趣众多“女色男代”案例中,就运用了女性产品男性代言的反差策略。
“沈大师”的爆红也源于这种反差魅力。
在我们眼中,拾荒者的人设就是大字不识、胡子拉碴,蓬头垢面,但沈先生颠覆了人们对拾荒者的认知,他满腹经纶,出口成章,思维缜密,经常蹲在地铁里和路灯下看《左传》、《尚书》、《论语》等书,倡导“垃圾分类”,有着鲜明的个性。
反差错位的身份结合,再加上复旦大学毕业,妻女车祸过世、上海徐汇区审计局公务员等网络传闻,给这位流浪大师增加了许多奇幻色彩,快速走红于快手、抖音、微博等平台,流浪汉沈大师横空出世,受到千万人追捧和崇拜,推动了沈大师自身IP的持续发酵。
全国各地的人赶到他常年活动的地带,拿着 *** 架横着手机簇拥拍照,跟风战队,或肆意践踏,或封神捧杀。
“谁能拍到这位流浪大师,谁就能火就能涨粉丝。”众多短视频从业者更把他作为赚钱工具,只要拍到就是流量,就是钱。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专门拍摄沈巍的账号,无论他在哪里,镜头闪烁,网络主播给他贴上各种标签,微商们更通过他“吸粉”卖东西。
每个人有自主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原本普通的他被社交网络炒作成了网红、大师,被众多想一夜爆红的 *** 丝推上了神坛,成为了机会主义者获取流量的工具。
沈巍说:“早上刚醒来就发现大几十号人在等着我,他们拿着手机对着我拍,我很不喜欢,说句功利的话,他们拿我挣钱,也没有分给我啊,打扰了我的生活,我这两天都不敢在地铁看书,全是人围着。”
他自己并不想成为被众多主播们前呼后拥网红,只想过垃圾分类、看看书的平静生活。
毫无疑问,爆火的“沈大师”被人们在自导自演的闹剧中过度消费,没人真正在意他的处境,理解他的选择。这些把他作为摇钱树的人,不曾真正尊重他。大家随意给他贴标签,更多的是猎奇、跟风,背后折射出畸形扭曲的价值观。
相较而言,谁才是丑陋的?谁才是精神世界的“拾荒者”?
如果觉得有收获,请点个赞哦
@时趣互动 让连接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