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申克尔分析法练习(I)——幻想传说插曲《SadTheme》,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申克尔分析法练习(I)——幻想传说插曲《SadTheme》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曲子来自musescore网站,版权什么的当然是没有

全名是《Sad Theme: Tales of Phantasia》,出自游戏幻想传说(没玩过)

链接放下面, 建议一边听一边看:

分析步骤采用四步分析法(自己简化了一些),来源于这个教程:

总体分析

1. 调式: g小调

2. 最后得到的Ursatz(基本结构)如下图(看完之后建议回头看一下这个):

如图,基本是很工整的结构

用绿色罗马数字标出了小节数,戴^帽子的罗马数字是指scale step(音阶级数,在申克尔理论里面有独立的概念)

值得关注的地方是,最后的1级是缺失的(我脑补上去的),所以形成了一个半终止停留在2级

这样听起来给人的感觉,用好 *** 节目的话来说就是纠结,个人决定效果不错,可以学起来

分段分析

从听感上分析,乐曲可以分为三大段ABC,分别为[1-17] [18-25] [26-33]

A段

简化后的结构(绿色罗马数字是小节数):

只给出1-8小节,因为9-16小节是基于重复的,下面看原谱:

结合原谱可以看出,A段只是I级scale step的Prolongation(延长),旋律也一直停留在D

中间4,5小节经过邻音B,同属I级scale step

B段

结合原谱:

B段算是副歌, *** 部分

可以从简化的中层结构(Middleground Layer)看出,跟A段较大的对比就是音跟音之间出现了大量的跳进,这使得音乐变得更加富有 *** ,是副歌部分的常用伎俩

然后还需要注意的是,25小节的后半部分,旋律从G到F,即根音行进到导音,标识着从I级行进到V级,这是一个可以学起来的技巧,为音乐加点爵士味

第二个对比的地方就是伴奏的速度加快了,从原先的8分音符为主变为16分音符

再看看中层结构的图,用线连起来的音显示出B段的本质是在I级以及旋律音G上面的徘徊。这里又有一个值得指出的地方——第三跟第五个音没有用线连起来突出显示,在听觉上它们的权重也比较轻——造成这种效果的原因是旋律部分位置较低,不会喧宾夺主

C段

由中层结构的图可以看出,C段是对I-V半终止行进的prolongation(延长)

进入C段后整体又慢了下来,准备衔接回A段

结束后整首音乐重复一遍

更多申克尔分析法练习(I)——幻想传说插曲《SadTheme》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