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口诀】
“的”“地”去前
“得”去后
保留“着”“了”“过”
一、“的”“地”去前
有的长句子都有很多修饰的词语,“的”、“地”字前面的词语可去掉。例如:
小花猫高高兴兴地晒太阳。
缩句:小花猫晒太阳。
漂亮的女孩唱出美妙的歌声。
缩句:女孩唱出歌声。
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缩句:钟声回响。
二、“得”去后
有的长句子中有补充说明的词语,也就是补语可以删去。“得”后补充说明的词语可删掉。例如:
小明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缩句:小明笑。
比赛后,获奖的运动员兴奋得满街跑。
缩句:运动员兴奋。
三、保留“着”“了”“过”
“着”“了”“过”表示动作完成的状态,不能删掉,否则就改变原句的意思了。例如:
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缩句:周总理关怀着战士。
银色的雪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缩句:雪光照着草原。
冬姑娘早早的披上了白色的衣装。
缩句:冬姑娘披上了衣装。
四年级的同学们吃过学校饭堂送过来的午餐。
缩句:同学们吃过午餐。
专有名词不能缩
专有名词主要指表示某一特定的人名、团体、地名,江河湖海名称、书名、机构名等,或者某一事物所专有的名词。例如万里长城、五星红旗、故宫、小笼包、百灵鸟...
句子中的专有名词,必须原汁原味保留,不能缩。例如:
怕人的珍珠鸟居然惬意地趴在主人的肩上睡着了。
缩句:珍珠鸟睡着了。
解析:珍珠鸟是专有名词,不能缩为鸟。
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缩句: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参观者。
解析:秦始皇兵马俑是专有名词,不能缩。
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
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连动句、复合宾语句式要保持句子结构不变。
很多孩子做缩句题时,都是在这个关节失分,所以家长应着重提醒孩子一定要留心检查句子是否隐藏了双谓语。例如:
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
缩句:老人们喜欢去钓鱼。
解析:很多孩子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或“老人们去钓鱼。” 缩成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
小明迅速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来。
缩句:小明拉过椅子坐下来。
解析:“拉过” 和“坐下来”都是“小明”的连续动作,都应当保留。
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
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家长这里要向孩子强调的原则是:缩句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例如:
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缩句:革命不能低下头。
解析: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全相反了。
并列成分要保留。
并列成分的句子中出现的连词“和”、“以及”、“与”等要保留;主语、宾语是并列关系的词组也应完整地保留。例如:
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参加市场开业仪式。
缩句:市委书记和市长参加仪式。
解析:“市委书记”“市长”是并列关系,“和”是连词,所以都要保留才符合原意。
缩句看似省力,可是要全做对并不容易。家长要告诉孩子,在缩句中,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情合理进行缩句。总之,把握好三大原则: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