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一座塔铭记历史昭示未来(每一处遗迹,都是一座巍巍屹立的精神地标仿写),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一座塔铭记历史昭示未来(每一处遗迹,都是一座巍巍屹立的精神地标仿写)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一座塔铭记历史昭示未来(每一处遗迹,都是一座巍巍屹立的精神地标仿写)

占地9600多平方米的玉林市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将人文纪念功能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广场上,是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龟山顶上,是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纪念塔。一碑一塔遥相呼应,构成了玉林这座现代都市的精神图腾。梁英海摄

又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即将从广西玉林启程回家的梁瑞素心中有万般不舍。

目光越过送行的人群,入眼处尽是红翠依偎的甜蜜。大道康庄,繁花似锦,眼前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将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共和国70年华诞。

梁瑞素默默念叨:“哥哥,您看看吧。这是您当年未曾看过一眼的地方。”

前路漫漫,隔着万重山。踏进车门那一刻,玉林这座温暖的城市为哥哥和自己所做的一切再次涌上心头,梁瑞素又一次热泪盈眶。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此时,一曲《血染的风采》缓缓响起。大家不约而同地和着曲子,唱起这首深情的歌。

地处闹市的革命烈士纪念广场,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地标

春天来了,坐落于玉林市玉东新区核心地带的龟山公园,百花竞放。

这里,是广大市民游玩和休闲的首选去处。去年9月30日,玉林市革命烈士纪念广场也在此落成。

去年,玉林市军地启动“寻找无名英烈”活动,烈士纪念广场建设项目随之被提上议事日程,正式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关于烈士广场的建设,一开始有不同声音。

有人说,城市建设资金本就紧张,如今要建这么一个难见经济效益的广场,这笔钱从哪里出?

也有人建议,不如在远离市区的地方修建广场,不但能降低成本,征地也相对容易。

“修建革命烈士纪念广场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更多市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选在寸土寸金的新区建广场,虽然损失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但给市民带来的精神财富是巨大的。”玉林市委、市 *** 一锤定音。

如果说“寻找无名英烈”活动是一次寻根之旅,那么建设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就是打造一座城市新的地标和精神高地!

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知和记忆,往往从它的标志性地点或建筑开始。

“广场的选址过程,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玉林市一位领导说,没有精神高地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

革命烈士纪念广场犹如一张闪亮的名片,不断向外传递着玉林这座城市的时代精神。

伴随着清明前的丝丝细雨,一朵朵洁白的小花,摆放在纪念碑前。

“妈妈,烈士睡在这里吗?”伫立在高大凝重的碑体前,记者忽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

原来是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幼子,来这里瞻仰烈士纪念碑——随着革命烈士纪念广场的建成,来这里漫步和瞻仰已成为当地人的生活习惯。

这对来自县城的小夫妻那质朴的话语让人感动:“我们希望孩子不要忘了今天的幸福和平来之不易。”

或许,就在他们领着孩子献上花朵、低头默哀的那一刻,一颗爱国种子就已在孩子的心灵深处萌芽。

“地处闹市的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已成为玉林军民开展国防教育的主阵地。”玉林市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张彩芬说,广场建成后的首个清明节前后,成千上万的市民和学生前来瞻仰,个个手捧鲜花,向革命烈士致哀。

在杨科璋烈士纪念馆,玉林市消防支队政治处副主任梁海宁动情地说,“杨科璋已成为玉林市的精神象征。”

2015年5月29日,时任武警某消防中队指导员的玉林籍军人杨科璋,在火场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

杨科璋的事迹感动了全城,玉林市决定专门为他修建一座纪念馆。对外开放2年多来,该纪念馆已累计接待参观人员数十万人次。

把烈属的冷暖放在心上,暖的不仅是一颗心,更是千万家

清明节前夕的一个深夜,经过30多个小时的漫长旅途,梁瑞素抵达玉林车站。出站的那一刻,她看到玉林市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张彩芬手捧着鲜花,等待她的到来。

深夜的风,凉飕飕的。可梁瑞素心里,一股暖流涌动。

“得知我要来祭拜哥哥,张主任三番五次给我打电话嘘寒问暖,这么晚了还亲自到车站接我。”梁瑞素十分感动。

玉林市去年开始的“寻找无名英烈”活动,不但为梁瑞素找到了哥哥梁瑞聪的信息,还为包括她哥哥在内的48名英烈重新修墓刻碑,了却了48个家庭牵挂40年的心头事。

安排住酒店、看当地的名胜、品特色小吃……周到细致的安排,让身在玉林的梁瑞素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他们的亲人为国家献出了生命,如果我们不把烈属放在心上,良心难安。”玉林军分区司令员赵立龙说。

伴随“寻找无名英烈”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核实烈士、烈属信息的大走访同步进行。到烈属家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成为军地各级领导下基层检查工作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看到穿军装的人上门慰问,烈属们会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博白县人武部政委周海松深有感触。

这两年,周政委利用平时下基层和每年节庆慰问等时机,已看望了全县一半以上的烈属。他计划在自己的任期内,到全县所有的烈属家里慰问。

“把烈士家人的冷暖放在心上,暖的不仅是一颗心,更是千万家。”玉林市委书记黄海昆说,关爱军烈属,不能止于温暖一阵子,更应关心一辈子!

“前面第二个路口左转,然后直走100米,到了操场再步行200多米就到了。”记者随博白县英桥镇民政办主任陶声荣一起,来到村里看望抗美援朝烈士阮福生的遗孀梁芝凤大娘。

听着陶主任娴熟的语音“导航”,看着梁大娘与陶声荣手拉手情同母女一样,记者真切感受到“尊崇英烈、关心烈属”不再是一句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玉林市 *** 各级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太平本是烈士定,从无烈士享太平。“对烈属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让烈士的亲人感受到全社会的温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玉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苏侃文介绍,从吃、穿、住、行、医等方方面面,玉林市对烈属群体都有政策倾斜和情感照顾。

“没有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一切。”玉林市双拥办副主任陈清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9000多名玉林籍官兵血沃他乡。善待英烈,首先要从优待烈属做起,既要特事特办,解一时之困,更要建章立制管长远。

每一名烈士的身后,都是一个英雄的 *** ,都是一支英雄的部队

对英烈的告慰,被玉林市延伸到关爱现役军人的行动上。

“每一名烈士的身后,都是一个英雄的 *** ,都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一位玉林市领导说,每当他们瞻仰一个个烈士的名字,都觉得肩负使命的神圣:越是缅怀英烈,越不能辜负英烈精神的传承人——关爱军人,尊崇军人,是对英烈的最好缅怀。

在玉林市兴业县北市镇长华村,人们路过一等功臣欧仔万家门时,都会放缓脚步。他家大门正中的“一等功臣之家”木刻大牌匾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2017年,“消防尖兵”欧仔万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一等功。那年11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兴业县三级军地领导组成了报喜团,上门送喜报。

市里请来锣鼓队,敲锣打鼓将喜报和牌匾送到欧仔万家中。玉林市电视台全程录像,当晚就播发了电视新闻。

这一路,让当地百姓心生羡慕:这样的孩子多争气!

如今,“一等功臣之家”牌匾已悬挂一年多,欧仔万的父亲欧祖仕一直视之为珍宝。每隔几日他就会踩上高凳,细心擦拭牌匾缝隙间的灰尘。他说,这块牌匾让他在全村人面前长了脸。

“物质奖励固然重要,但一块功臣之家牌匾带给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终身荣誉,影响更为久远。”“寻找无名英烈”寻访团团长、玉林军分区副司令员彭云说。

去年,玉林市已把悬挂立功牌匾作为送立功喜报的一项内容,写进了正式文件。这两年,玉林籍官兵立功的人数持续增长。

走进玉林市玉州区大塘镇 *** 会议室,一整面墙的荣誉栏格外显眼。上面不仅有镇里的烈士名录,还有该镇获得三等功以上荣誉的所有官兵的照片和事迹。

去年8月,玉林市委、市 *** 和军分区联合下发《关于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进一步增强军人职业荣誉感的意见》。文件详细规范了现役军人立功受奖激励机制、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优先等内容。文件还首次明确,要把荣立三等功的官兵事迹写进县志,把荣立二等功以上官兵的事迹写进市志。去年底,黎茂、梁钊广等54名现役功臣的事迹被收录进市志、县志。

临别时,玉林市双拥办副主任陈清搬出厚厚一摞资料。她告诉记者,玉林市连续7年组织双拥采访活动,让身处东西南北军营的优秀玉林籍官兵在家乡电视台、报纸、广播等媒体登台亮相,发挥了可喜的“滚雪球”效应。去年,玉林市应征报名人数比前年增长了近三分之一,目前已有3800多名适龄青年报名参军。

站在玉林市革命烈士纪念广场上,仰望宏伟的纪念碑,回想着这几天采访到的感人故事,记者不禁在心中默念:英烈们可以安息了!你们的精神之花,已在这里处处盛开……(记者 陈典宏 冯强 通讯员 梁英海)

更多一座塔铭记历史昭示未来(每一处遗迹,都是一座巍巍屹立的精神地标仿写)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