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请大家注意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
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建筑,是位于闵行区的闵行饭店,曾是上海十大饭店之一,曾获得“花园饭店”的美誉,接待过许多中外宾客,亦曾在“1949-1989年上海十佳建筑”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上海市30项精品建筑之一。
建筑本身
闵行饭店位于闵行区江川路街道兰坪路202号,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闵行工业卫星城的配套建筑,建成于1959年9月19日,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10111平方米。
饭店大楼为砖混结构,分为主楼和副楼。主楼高6层,西副楼高5层、东副楼高4层,整体略呈东西向排列。闵行饭店景观优美,庭院里设计有水榭鱼池,四季植物郁郁葱葱,大门右侧植有一棵百年五针松。
承载了很多闵行人记忆的闵行饭店,是与“闵行一条街”同期建设、共同成长起来的。
1958年,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纷纷落户闵行,闵行也因此成为了新中国第一座卫星城。为了解决在此工作的十多万工人的居住和生活所需,“闵行一条街”的蓝图渐渐酝酿了起来。
1959年7月2日,位于“闵行一条街”的饭店破土动工,采用分段分层流水立体交叉施工作业的闵行饭店工程于9月19日完竣,创造了“一天一层墙,二天一层楼”的“闵行速度”。经过一个多星期紧锣密鼓地准备,1959年9月30日,闵行饭店正式营业,从开工到开张仅仅耗时两月有余。
由于当时“闵行一条街”上的建筑多为四五层,闵行饭店的主楼就是这条街上的“最高峰”,在整条街上显得“鹤立鸡群”。站在6楼的观光平台上,不仅可以俯视“闵行一条街”全貌,还能远眺闵行工业区。几十年来,闵行饭店先后接待过多位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这一观光平台也成为了当时闵行饭店最佳的打卡点。
建筑修缮
1995年改造后
2003年改造后
闵行饭店在60多年的岁月中,大楼历经3次装修,虽有部分改变,但主体结构仍保存完好。其中1995年和2003年的两次装修,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主要对建筑的外立面进行翻新,并对内部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2013年改造后
2013年,闵行饭店开始重新规划与装修,2014年9月正式对外营业。闵行饭店的这一次华丽转身,保留了老饭店的历史文化遗存。饭店内院百年五针松苍翠依旧,种植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樟树也依然郁郁葱葱。在保留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同时,饭店的硬件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建筑整体的外墙采用了全新的立体结构,简约大方;大堂挑空的设计,与酒店的花园水景巧妙融为一体。在内部设施上,全方位升级改造客房、多功能厅和会议室。
建筑亮点
1
郭沫若《游闵行》石碑
1961年,郭沫若留下《游闵行诗》手迹,珍藏于闵行饭店,并被临摹刻在一石碑上,石碑长3米,高1米多,置于闵行饭店门口的花园内。
2
24幅国画珍品
1959年11月初,来自上海中国画院的国画大师在闵行饭店共创作26幅国画,除其中两幅赠与他处外,其余24幅均赠送闵行饭店作氛围布置,都是不可多求的艺术珍品。
3
《闵行卫星城落成图》
大型黄杨木浮雕《闵行卫星城落成图》长276厘米,宽83厘米。系当年闵行卫星城建成时由多位工艺美术大师合作雕刻而成,这幅作品再现了“闵行一条街”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非常珍贵难得。
周边建筑
1
浦江第一湾公园
步道、亲水、生态、科普、时尚是浦江第一湾公园的优势关键词。这里毗邻兰香湖和黄浦江,视野开阔,空气宜人。在这里,你可以回顾黄浦江的历史,了解浦江第一湾公园的前世今生,尽情的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乐趣。
2
古藤园
古藤园是一处古典园林建筑。坐落在上海成陆前的古海岸沙冈之上。原址曾是一乡间集镇,因有明代嘉靖年间诗人董宜阳手植的古紫藤而得名,俗称“紫藤棚”,占地面积4948平方米。于1999年12月对外开放。
3
韩湘水博园
韩湘水博园是一座古桥博物馆,也是一片名木古树的保护区,更是上海难得一见的集齐水、桥、亭、台、楼、阁、树、花、草、木的古典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