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土,一种与地球年龄相近的物质,它孕育了山川河流,生命来自泥土,最后归于泥土,世间万物都可以追根溯源到这最原始的无形力量中。
火,一种被人类所依赖和崇拜的物质,它带给人们繁衍生息的食物,工具以及温度,从远古就开始燃烧的熊熊烈火,既烧结了历史,也淬炼文明。
土与火恋爱的结晶就成了陶瓷,这两种古老又强大的力量,在匠人们的手中被驯服,进而形成一个个被窑烧出炉的器物,供人们赏鉴、使用。
制瓷工艺简而言之有选料、揉泥、拉坯、素烧、上釉、烧窑等十几道程序,道道有讲究、显技艺,其中以烧窑最为需要技巧,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主任梅建鹰教授就曾说过:“陶瓷的艺术就是火的艺术。”在火的操控之下,陶瓷既能成为美妙的器皿,也可能变成一堆无用的废墟,所以陶瓷生产有三句话:原料是基础,成型是保证,烧成是关键。
皇尧御匠手工制作的瓷器被推入窑炉在古时,烧窑前还是颇有讲究的,需要选择黄道吉日作为烧窑日,焚香祈福后由德高望重的老窑工点燃窑头的第一把火,才可以正式烧窑。举行仪式时,万万不能燃放鞭炮,以忌“炸”、“破”之意。
与现代能够通过仪器测试,并规定了升温的烧成曲线不同,古代是没有仪器的,所以古人在烧窑时全凭肉眼来观察火候,进而判断是否需要升温。
烧窑时有“三味真火”,分别是小火、中火和大火。刚点火时温度在0℃到300℃左右,主要是为了排除坯体内残余的水分,最开始火焰就如同煤油灯一样,忽闪着呈红色,窑工时而给碳,时而给风,火舌逐渐窜高,并开始呈浅红色,这一过程称为小火。
小火时整个烧窑过程中的基础,如果基础火没有烧好,后面的烧制就不会顺利,比如出现前大后小,局部不旺等问题,从而导致烧不出上乘的器皿。
中火的温度在300℃到950℃,这是窑内器物氧化和分解的阶段。从小火到中火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一般认为是火苗的颜色从橘黄色到黄色这个阶段。
大火是整个烧窑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温度在950℃到最高的烧成温度,此时窑内器物开始出现收缩,釉色开始熔化并产生流动,窑工必须遵循“勤添碳、勤摆布、勤观察“的三勤原则,否则就会因为疏忽而让之前的付出毁之一旦。
勤添碳是指不能一次填入太多的碳,为了确保窑炉内的大火旺盛,添碳后几分钟内必须恢复添碳前的温度,并稍稍的提高。勤摆布是指第一时间添的碳产生焰火后,很快下沉到灰层由添加的碳取代,这样火层才会始终旺盛。勤观察是指密切关注火的颜色,正确把握好保温和停火的时间。
大火阶段火焰的颜色已经从黄色变为淡黄色,呈现出白中透黄,等到火焰完全呈现白色时,此时就该停火了。
停火以后,打开窑门之前,窑工要先撒酒敬天地、上香拜窑神,然后将窑门打开,将窑车缓缓的拉出,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就这样出窑了。
烧窑前,皇尧御匠的工匠们拜窑神传说中极为珍贵的黑定、紫定和红定,其实并不是有专门的釉色,而是在高温烧制之下形成的窑变。当窑内温度达到1270℃左右时,釉色逐渐黑如点漆,当窑内温度在1275℃左右时,釉色由原来的黑色趋向紫色,俗称酱釉,当窑内温度达到1280℃左右时,就开始由紫色变为红褐色或红色,其实说到底,这也要归结为火的艺术。
与北方传统馒头窑(或依其平面形状称马蹄形窑)有所不同,定窑的窑炉具有更大、更深的火膛,发达的通风道和宽大的烟囱,十分适合烧制要求烧成温度很高的定窑瓷器。而随着时代和需求量的变化,定窑窑炉容积也会随之改变大小,燃料也会由柴烧逐渐演变成煤烧、气烧。
另外,在古代定窑窑场,除了烧窑的窑工以外,还有专门的看火先生,也称看色先生,他们是窑户雇佣的火候鉴定人,以肉眼判定窑内火的颜色为多少度,最终准确的说出停火的时间,这种看火方法,在上世纪50年代的古定窑遗址一带的民间粗瓷窑场中还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