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出家?
(以下全部文字,搜集并整理自网络)
一、关于情感
有一个人来问我,他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未婚,也还没有想到要结婚,可是为什么不结婚又不出家呢?有两个原因:他的母亲需要他,不只是需要他照顾,而且是需要他结婚。这样子的情形,他问我怎么办?
我说:「你这样的人不能出家,要赶快去结婚。」
他说他没有要结婚。
我说:「自己没有要结婚,何必在乎母亲要你结婚?」
讲到这问题,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已经结了婚又走掉了,对不对?弘一大师也结了婚又走掉了,对不对?所以我说,他这样子的人不能出家;也就是说,他的感情比较丰富,以致无法取舍。那么,出家是不是连妈妈也不要了?没有这回事!
我们出家人更需要孝顺父母。我的弟子中就有把妈妈接到农禅寺来孝养的,有现实的例子在那儿。如果父母没有人养,我们一定要孝养,我们出家人不要父母的财产,但是父母没人管的时候,出家的儿女一定要把他们请到寺院来孝养。
(摘自《禅的世界》)
二、关于义务
我们学佛的青年,应该要尽自己的责任,尽自己的义务,尽自己的本分。这就是印光大师说的「敦伦尽分」。有人认为我们出家没有敦伦也没有尽分,至少没有尽到做丈夫太太的责任,也没有尽到做儿女的责任。但是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身分,应尽出家身分的责任,不必有俗人家庭的责任,否则便不是出家人了。
佛教要我们尽责任,就是要尽到现在身分能做到的责任。比丘没有太太,叫他尽什么丈夫的责任?比丘尼没有丈夫,尽什么太太的责任?没有这个身分就不必尽这个责任。但我们出家人没有说不尽儿女的责任,若能对一切众生尽到平等救济的责任,就是「人成即佛成」的内涵了。
(摘自《禅的世界》)
三、1992年捷克说法
一个年轻女孩来看我,告诉我说,她也希望学中文,也想到台湾去跟我出家。
问她为什么?
她说她的男朋友已经跟我出了家,所以她也要跟我出家。那就是指的果平师Mirek Bako?。我说出家不是儿戏,并问她将来他们两位是否还要生活在一起?她说她想到男朋友已经出家了,出家一定很好。可是她对佛教连普通的常识都不具备,所以劝她好好考虑以后再说。
(摘自《春夏秋冬》)
四、夫妻生活
有一位女居士,原本在我们寺里做义工,而且打算要出家,后来认识了男朋友,双方很相爱,准备要结婚。她婚前问我:「我在这里学打坐好几年了,我也知道梵行中若要入深定的话,不可以有性行为,如果有性行为,对我的修行是不是有妨碍,结婚后是不是还可以修行?」
我告诉她,在家人就是在家人,出家人就是出家人,两者不可以混为一谈。既然是一位在家人,太太就要尽太太的义务。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出家,在心理上、在生理上、在观念上,如果没有想要出家,是不容易调整过来的。普天之下,并没有谁一出生就是出家人的心态;也没有所谓一出生就有出家人的生理或出家人的心理。
事实上,我们出家人都是普通人,男的就是男的,女的就是女的,只不过有愿心,要过出家人的生活,不要结婚、不要有夫妻生活、不要有男女关系,这并不意味着有生理上的问题或心理上的障碍。
因此,我给那位女居士的建议是:出家人不同于在家人,如果要当在家人,就不要冀望要有出家人修清净梵行的心态或出家人的生活方式,这是做不到的。
(摘自《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五、中途而废
曾有一位年轻人来参加禅修并且发心出家,结果由于修行不得力,出家很烦恼,就认为自己的准备工夫还不够,所以又放弃禅修,回家去了。其实,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可解释为只要意志坚定,任何难事都可办成。意志力薄弱的人,对他们要做的任何事,都没有坚持做下去的决心。
学佛成佛是多生多劫的事,出家不是演戏,禅修不是时髦,乃为终身以赴的弘愿,岂容浅尝即止,半途而废?要在大风大浪冰天雪地中长途跋涉历练之后,始能透露出灵山的一线光芒。
若有心理准备,便有坚强的意志;若已知路途多艰险,遇到艰险乃为预料中事,便不会被艰险的情况阻止了前进的努力。
我有一个弟子,并不特别聪明;只因他做任何事,都能全力以赴,所以学任何东西,虽不比其他的人学得更好,但他不会放弃,他有「要学就把它学会,要做就把它做完」的意志力,这是他的长处。禅修者,更当付出类此的意志力,方能大有所成。
(摘自《禅的体验‧禅的开示》)
六、愿心不能坚持
在美国,曾经有一位大学二年级的女孩子向我提出要求出家的意愿,我提议她先完成学业再作决定。当她大学毕业后,我询问她是否仍有愿望出家。「当然囉!」她应道。结果她却希望继续读完硕士后才出家。当我再度问及她完成学业后的打算,她依然以同样坚定的语气答道:「当然是希望出家啦!」直到今年她已读完硕士学位,我再问她,她却对我说了一句实话:「师父,坦白说,好像出家跟在家也差不多呀!」
这便是愿心不能坚持的一个例子。
今天希望做的,明天未必会做,今年的计划,明年不一定会进行。这种情况,在美国尤其普遍,他们会解释说:「我的意愿改变了(I have changed my mind)。」
(摘自《禅的世界》)
七、你的地狱,随你而行
有几个人来农禅寺跟我求出家。我问他们:「你们了解出家的意义吗?清不清楚出家的生活?是不是想象出家很美好?」他们说:「这里的人很好、很亲切,看起来毫无瑕疵,无忧无虑,好自在,很欢喜!」
他们很喜欢我们的环境,尤其喜欢我们的人,其实他们完全错了!
我生活在这里,我自己就有瑕疵,而且我的徒弟们都带着满身疮疤进来的。
这些,从表面上观察几天,是看不到的,要住进来之后,才会慢慢地体会出来。因为佛法的生活方式及指导原则,使大家看来很好,但是只要你尚是凡夫,必定背负着与生俱来的问题进来了。
所以,我告诉他们:「出家不是为了逃避业报,不是为了来寺院里享受清福,而是要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坚定心愿来受苦受难。」
这话很多人是听不懂的,想想在世俗社会上也没有地狱那般的苦难,怎么可能出了家反而要受地狱之苦呢?是真的,我不是吓唬他们,使他们不敢出家。地狱是你自己带来的,你来时,虽把家庭、事业等有形的俗务搁下,但仍把你自己的业力带来;业中就有地狱因,所以也像蜗牛搬家,怎么搬,也丢不去壳。
出家时,即搬来了自己的地狱,人人既然都曾造过地狱因,本来要到地狱受苦的,结果因为出家,便在寺院的修行过程里,提前接受苦报,倒也是很好的事。终身出家,最好能有终身在地狱受苦的心理准备。
(摘自《拈花微笑》)
八、出家是苦行
曾有一位居士看到我们出家众,既无家累,又有饮食供养,有得住、有得穿,到我们寺院作客受招待时,吃了一餐好素斋之后,就说他也想做和尚了,理由是世俗间的生活太苦了。
我说:「做和尚更苦,那些好素斋是给你们这些不能吃苦的人吃的,我们平常不会吃这些东西。」
出家人身无长物,只求平常饿不死,过冬冻不死,每天早起晚睡,白天为大众服务,早晚要禅坐课诵及礼拜,终年无假日,终身无假期。若你真想出家,要有心理准备。
第一,出家生活,吃得差、工作多;
第二,出家的苦修苦行相当于下地狱,如想出家,要有「难忍能忍、难舍能舍、难行能行」的心理准备。唯有如此,在出家之后才会发现无碍自在的意境。
这位居士听完了我的话,打消了出家的念头。他说:「我宁愿将来下地狱,不想现在就下地狱。」
另外有一位菩萨,当时他想来出家时,我告诉他:「出家以后,非常的苦,师父骂你,师兄怪你,师弟烦你,在家信众要求你,那是苦不堪言的事。」
他说:「这是消业障,地藏菩萨曾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很想试试看。」结果他真的来出家,而且出家得还不错。
(摘自《维摩经六讲》)
九、出家修行是少数
很多人看到我做了和尚,而问我:「喂!和尚,如果人人都做了和尚,人类岂不会在这世界上消灭了?」
遇到这种场合,通常我会反问他:「这世界上有几个像我这样出家的人?」
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可能出家和适合出家的。佛教固然愿度尽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解脱生死,而事实上并不能使得所有的世人都出家。所以佛教认为先有好的在家人,才会产生好的出家人。
如果做父母不尽父母的责任,做儿女不尽孝道,做师长不尽师道,做朋友不尽友道,这种人成为佛教徒的资格是有问题的,出家更有问题。唯有能完成做人的基本要求,才能进一步考虑是否适合出家修行。
(摘自《佛教入门》)
十、厘清债务
佛世的时代,规定俗人,若发心出家,必须在清偿了所有一切债务、责任和义务之后;若是犯罪、负债、父母不允、妻子或丈夫不许者,均不得出家。
到目前为止,要来我们寺院出家的人,也要求他们首先把所有一切世俗的钱财关系、感情关系,彻底清理之后,才可进入我们的寺院,而成为走上出家身分的第一步。
(摘自《学佛群疑》)
十、出家目的
问:出家人的生活目的是什么?在家人的生活目的又是什么?
答:我们的生活、生存,不管在家、出家,都是相同的。不过出家是把全部的时间用在修行上,用佛法自修,也用佛法来帮助其他的人修行佛法。
因此他自己本身除了修行佛法、宣扬佛法之外,没有另外需要做的事,这是出家人的生活目的。
在家人要完全能自己修行或者帮助人修行是比较困难一点,目前也有专门在修行,并以教人打坐、教人修行为职业的,这原无可厚非,只是家庭的生活,分占了他们的时间,也分占了他们的感情。
当然,也有像维摩诘居士那样的大菩萨,身为在家居士,却能把财产、家族,所有的一切,都作为是一种修行和帮助的对象,而没有自我中心在内。这就是一个大菩萨。至于普通的在家人,那就是在家人囉!
(摘自《禅钥》)
十一、精进努力
真正舍欲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们,也必定是非常精进努力的。
出家人在养成阶段,就等于是一般人在读书的阶段;一般人读书毕了业是到社会上工作,为社会服务。出家人养成之后则是奉献自己成就众生。出家人在养成阶段是非常的单纯,生活上与其他的人及社会,往往有一段时间是隔离的,像我本人就曾经在山里住过六年的时间,目前我们农禅寺的新出家众虽与居士们有所接触,但仍先以出家心态及出家仪态的养成为主,负责接引众生的责任还是比较少。不过,我们是大乘佛法的出家众,求度出家的同时,也一定要发无上菩提心的。
(摘自《维摩经六讲》)
十二、在家出家不同
出家、在家二众,都是一样的能够修学佛法、行菩萨道。唯出家的僧人是以全部的生命和时间,来过清净的梵行生活,来修学佛法、弘扬佛法、住持佛教;
在家居士则还有家业负担,不易像出家僧人那样能够全心全力全时间全生命的投入,因此出家的僧团便成为佛教的中心。
学佛的人,除了依靠对佛的信仰,依靠佛所说的法为准绳,还要依靠传承佛法的僧人来做正确的指引。
(摘自《圣严法师教禅坐》)
十三、家务俗事
过去出家人对在家人的家务俗事,都不会参与或顾问。
现在,我们法鼓山在台湾提倡佛化的联合祝寿,关怀年长者的幸福;提倡佛化的联合婚礼,关心佛化家庭的基础建立。许多的青年男女、中年夫妇,乃至老年居士,为了家庭、儿女、婚姻、安养修身等问题,也来请教我们出家师父。渐渐地,出家人也需要管世俗的事务,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而做的弘化工作,也会逐日增加。
但是,必须立足于化世,而不是恋世及厌世的基本观点上来为世俗的社会服务;仍然要保持佛教的基本原则,以持戒、修定、发慧的三无漏学为先决条件,用佛法来拯救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为目的,否则,便会脱离佛法的净化功能,而易于变质或成为流俗的攀缘行为,那就不是佛教的精神所在了。
(摘自《禅门》)
十四、轮回暂时中止
佛教的出家,意在使得人们于生命的轮回之流中,暂时停止,不再随波逐流继续轮回下去;使人抛弃爱情的束缚和家庭的累赘,而去一心向道,勇猛直前;
尤其佛教教人以观无常、无我、不净等等的现前假相,致使人们由自性之中自然流出无欲无求的清净境界。即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诸大菩萨,常现在家身相,但那只是方便而不是究竟。
(摘自《神通与人通》)
十五、随缘
失落了自己现代人的问题,所谓失落,是说自己被环境所迷,亦为时代所迷,也可以说走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和环境的岔路,不知道那个方向才是归处、才是彼岸。
有人问我:『师父,是谁叫你出家的呢?』
我说:『我师父叫我出家的啊!』
他又问:『你那时想出家吗?有没有后悔过?』
我说:『其实我不知道要不要出家,人家叫我出家我就出家了,出了家以后,也觉得好像生出来就该出家,所以,我没有怀疑过是对还是错,就这样,便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了下来。也许我的因缘很好,环境对我的诱惑不多。所以感觉出家很好。』
因为我知道,我大概只能做和尚了,若不做和尚,其他的事我想也不适合我做。可是很多的人不能够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出路,在一生的生命 过程中有许多十字路口横在前面,常常会不知何去何从。
(《禅与悟》)
十六、家人的同意
出家不是儿戏,而是经过审慎考虑之后所下的决心,故也不是人人都有因缘,都能出家的。
成年人未征得父母同意,径自选择出家的路,在原始佛教中有例可循;在现代法律上,成年人也有权这么做。但是,以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及情理法等各个层面来讲,如果你想出家,能够事先征得父母的同意是比较妥当的。
在戒律中有这样的规定:「未成年出家,必须征得监护人同意;丈夫或妻子要出家,必须征得配偶的同意;军人和 *** 官员要出家,必须取得长官许可退役离职的同意,否则的话,就不能出家。」
但是,并未规定「成年人出家,要征得家人的同意。」这和当年释迦牟尼佛出家的典故有关。
释迦牟尼佛在没有告知父母亲的情况下就去出家了,他的父亲派了五个人去追他、陪伴他,他把那些追他回家的人,通通度化出家了。后来,释迦牟尼佛回去探望他的父王时,也把释迦族里许多的年轻人度化出家,甚至,连妇女都跟着他出家去了。
由戒律和原始佛教的成例来讲,今日的青年不辞父母而去出家,是有例可循的,尤其是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如果告诉父母:「我要出家。」绝大多数的父母们是不会准许的,这些想出家的人就干脆自己去出家了,他们心想:「反正我已经成年了呀!」
在法律来讲,成年人有选择自己前途的权利,可是,大学刚毕业就不辞而别去出家,今日的社会舆论能同情,也会出现抱持怀疑态度的声音。
我的看法是:成年人为了表示对父母的尊重,向父母说一声也是应该的,如果父母不同意,有些父母甚至会对要求出家的子女说:「你要怎样都可以,就是不会让你出家。」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用智慧、用信心、用耐心来取得家人的支持了。
有儿女要出家,对于一般的父母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一时之间是难以接受,甚至以为是极其悲哀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出家的人就不要太心急,不可做得太绝,以免让父母太伤心。
在经典中就有类似的例子。曾经有一位比丘要出家时,父母非常反对,就把他关起来,还说:「既是我的儿子,宁可让他死,也不可以让他出家。」儿子从被禁闭那天起,拒绝饮食,他的父母眼看儿子快要饿死了,终于首肯,让儿子出家。
我曾编写过一本《圣者的故事》,该书中有这种故事,有些父母看到后,还特别向我建议:「法师少写这种文章啦,你鼓励人家用绝食来达到出家的目的。」
我回答他们说:「出家是出于个人的意愿和坚贞的决心,愿将一己的所有,奉献给宗教,再以宗教家的慈悲和智慧,奉献给广大的社会,普济一切众生。不是我鼓励这种作法,而是真有这样的故事。」
我一向不主张用激烈的手段达成任何目的,如果出家的动机正确,当用委婉、温和、恳切、忍耐的方式,取得父母和家人的同意,至少使家中有部分成员认同。如果全家人都反对的话,要让他们先接触佛教,了解现在的出家人在做些什么。当父母和家人发现出家人的生活比在家人更积极、更充实、更愉快、更有生命力和使命感时,就会同意子女出家了。
我常说,出家不是为了逃避现实,乃是为了负起救人救世的重责大任;若无大志宏愿的人,是不能出家的,身心脆弱而禁不起挫折磨鍊的人,也是不应该出家的。
我有一位弟子来出家时,已经四十多岁了,她的父母、兄弟姊妹都不赞成,全家通通反对,我便告诉她:「妳还是回去吧,不要出家了。」结果被家人带回去三次,但因她的意志很坚定,到第四次来寺里,终于获得了父母的谅解。
出家之后,心态平稳,为人积极热忱,非常照顾俗家的父母,因此也让俗家全体家人都改变了对于佛教的印象和态度,常到我们寺院里来参加做义工等各种有益身心的团体活动。
出家这条路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消极,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走得上来的,所以,我并不鼓励。但是,若有人已想清楚、已下决心、已发宏愿来出家的话,我会赞叹,我会接受,我会成全。社会的各种层面都应当培养优秀人才,宗教界出家分子的优劣,也会影响整个国家民族的质量。
(摘自《叮咛》)
十七、入乡问俗,入国问禁
尊重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顺从当时当地的国家法令,是能使得佛法广被人间的必备条件,这正所谓「入乡问俗,入国问禁」的做人原则。
佛教的戒律,当然也富有这样的性格,例如《五分律》载有一位迦兰陀长者的儿子须提那,发心求佛剃度出家,佛陀问他的第一句话,便是:「已得父母同意否?」答言:「未听。」佛言:「一切佛法,父母不听,不得为道。」
另有一例,亦出于《五分律》,说有许多比丘度沙弥出家,未获他们父母的同意,净饭王即向佛陀建议:「子孙之爱,彻过骨髓,如何诸比丘,诱窃人子而度为道?」佛陀便 *** 比丘大众,种种诃责已,告诸比丘:「从今父母不听不得度。」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明白,佛陀时代的印度,不论成年或未成年者,凡欲发心出家为道,必须取得父母的同意,如果寺院贸然接受未获父母同意者出家,整个佛教的僧团都会遭受指责。虽然释迦太子乔答摩踰城出家时,也未取得其父母的同意,但在佛陀成道之后,接受弟子出家时,必须取得其父母的同意。
若其父母不允,即以三种方式来处理:
(一)例如耶舍欲出家,佛知其父不许,故以佛法感化,使得其父,见法得果,受了三皈五戒,认同出家的利益,便欢喜地接受了耶舍出家的事实。
(二)例如须提那发心出家时,虽经三请,父母犹不听,须提那便以断食至第六天,父母不忍其子饿死,便噙泪答允:「听子出家,修于梵行。」
(三)例如天与长者之女──法与童女的出家因缘那样,其父自始至终都要逼她嫁人,佛陀知道她于不久即将证得三果不还及四果阿罗汉,故派尼众之中神通第一的莲华色阿罗汉,代表前去为她授戒。后在大婚之日,供佛斋僧之际,闻佛说法之后,迎娶之间,法与童女即现神通,变化殊胜,现出家相。
在此三种方式之外,如果真心要出家,假以时日,先度父母皈敬三宝,也能如愿;如果出家意愿并不如何坚固,那就不用出家了。沙弥求度出家,除了父母不听不得度之外,尚有为了保持僧团的平静清净,为了顺应世间常情常理及国家法令,故有「遮难」的限制:
凡是太老(过八十、九十岁)、太小(七岁以下)、生理不正常、心念不正常、负债、奴仆未获自由者、王法不许者,均不应度。
因为佛教的责任在于净化人心、净化社会,也要关心政治法令,但不介入政治法令的革命运动。所以佛教传到任何一个国家地域,便遵守其制度,顺应其文化,然后于潜移默化中,改变其陋习及恶法,导正其方向的偏差。
(摘自《学术论考》)
十八、出家的目的
「出家」听起来好像很简单,有人以为离开家就是出家了,由于夫妻吵架、家庭不和或是事业不顺,便离家出走!那是呕气、泄气。
真正出家的意义是要出三界牢狱的家,出生死烦恼的家。三界本身就是在烦恼的生死里,出三界才真正是离开烦恼,这才是出家的目的。
常听到有些人说:「出家以后,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奉养父母了。」这是错误的观念。出家是割爱辞亲,并不是抛弃父母,只是从一个烦恼的、世俗的家庭,进入清净的、出世的修行环境。
对一个在家人而言,他的一生就是结婚成家、创造事业,仅与少数的几个人 *** ,而且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非常的势利与现实。可是一旦出了家,便是发愿度所有的众生,他要跟一切众生结缘,将全部的生命和时间奉献来服务人群社会。
所以出家是离开了一个家族之家,而进入一个将一切众生视为眷属的法界之家,但仍然必须以今生的父母为主要度脱的对象。同时佛也规定:父母不同意,不得出家。
出家后若父母无人抚养,虽沿门托?,也得奉养父母;而且在家时如不孝顺父母,也不得出家。当然,出家以后,就是做父母的已把自己的儿女布施给三宝、给一切众生了;从一个小的家庭布施出来,让自己的儿女变成一切众生所有的人,这是最难的事!一般人把钱财给人都舍不得,何况让亲生的骨肉出家!
故释迦世尊出家,他的父王就是不赞成的。所以天底下能够同意而且很欢喜自己的儿女出家修道,这是多生多劫修来的智慧和福报的结果。可见,没有大善根的人,也不容易达成出家的目的。
另外,不要把出家看成是一桩很悲哀的事,很多人受了文学家笔下小说人物的影响,误认为只有对前途绝望了的人,才会看破红尘去出家。佛门之中的正常现象,绝对不是这个样子!
出家人的责任比在俗时更大。
一般人仅对一个家庭负责,至多也超不出对天下人负责,出家人则要照顾到一切众生。出家学佛就要发大菩提心,要发尽未来际广度众生的大愿。在家人无论如何都有很多的牵挂,出家人却是到处为家。出家无家,所以叫「出家」;寺院不是家,是修行的道场。出家是在道场里修行,同时以道场来接引有缘的人,帮助他们来修行,使得每一个进入道场共同修行的人,都能得到利益,这叫出家的菩萨。
同时,由于出家既不容易,一旦出家,就要发长远心,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要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头,要负常人负不起的重责,所谓「荷担如来家业」,即是出家的本分。
有谓:「出家是大丈夫事。」大丈夫不同于英雄好汉,所谓英雄好汉,就是凭一时的意气行事,虽能慷慨赴死,却无法从容就义,故有「英雄气短」之叹。唯有大丈夫才能屈伸自如。
出家人是能与君王并座不以为贵,纵与乞丐同行不以为贱。真人无位,大丈夫无一己之私,出家儿无自家的事!所以我常以地藏菩萨所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悲愿力,勉励发心出家的人。
对于要求来出家的人,也必须审慎的观察、考验,且先跟他们讲:「你要抱着下地狱接受苦难的心理准备来出家,出家不是来享清福的,而是奉献出自己,来过艰苦的修行生活;受苦是消自己的业障,为度众生更要受苦。」可见,出家者对于他们个人、对于整个的佛教以及对于他们所有的亲友来说,都是一桩伟大事业的开始,我们应该为他们恭喜!
也许诸位想要知道,出家到底有多大的功德?据《出家功德经》云:「诸布施中,出家功德,最为殊胜。即使一日一夜受持出家净戒,命终生天,二十劫中不堕三涂,常生人间天上,最后发心,成辟支佛。」因此,若能劝人出家,或者助人达成出家因缘,此人常生天上人中,恒为王者。
而「比丘」之名,又称「怖魔」,当一个人发心出家,天上的魔宫因此震动,因为从此少了一个魔子、魔民的候补者了!所以出家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同时,出家人一旦披上了如来的袈裟,就是人天的师范,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要做俗人的榜样,对自己的言行要特别注意,不能轻举妄动,否则不仅不能度人,反而让人对三宝退失信心、远离佛法了。
由一个俗人进入僧团,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在俗时的能力、智慧、学问、社会关系、工作经验,和所有的一切,一时间都得搁下。你好象是刚刚出生的婴儿,第一次到这世界上来投胎,重新牙牙学语,先在地上慢慢爬,然后方能站起来学习走路。所以,从初出家而到完成一个出家人的标准形象为止,至少要有十年的修学过程,这个阶段之中,有重重的波折,来自生理、心理和环境上的冲击与诱惑,渐渐地才能自主适应。
通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造就一个普通的可用之才都不容易,何况是成为人天的师范呢!因此,诸位新出家者,需要以愿力来付出耐心、苦心和毅力,不要期待着成为名扬四海的高僧,唯求脚踏实地,做一个本分的出家人,尽心、尽力、尽责来学法、弘法,自度度人。学法是依教奉行,依律而住;弘法是以传播佛法、绍隆佛种为己任。
我是从来不愿意随便鼓励人出家的,而我对出家弟子的要求和选择也非常地严格,如果他们心不清净、动机不清净、背景不清净,我不要他出家。像失恋、失意的人要来出家,佛制并没有不许可,但我要好好地考察他一段时间,看这个人是不是有心归向佛道,否则当他进了佛门以后,很可能会兴风作浪、争名夺利,也可能吃佛饭、穿佛衣而不修佛法、不做佛事。出家本来为了断烦恼,结果反而增加烦恼,扰乱僧团,这是很可惜的。所以真心出家者,一出家就是重新做人。诸位!「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未来种种譬如今日生。」
在家哪及出家好
传说中宋朝的苏东坡即是五祖山的戒和尚再来!从他的文章、诗偈中看到有关禅境的作品,好像是位彻悟的人,可是他仍没有离开风花雪月、狎妓而游的一个「情」字。如果他这一生,不做官而出家当和尚的话,相信他会成为一代了不起的大禅师。
根据传说的故事中,他与佛印禅师之间的机锋相对,屡次落败。这是由于他是在家人;在家人的职业、身分,纵然能得若干禅慧的受用,多半是来自思辨的,而非出于自性清净心的流露。虽然知道禅境天成,不假造作,一遇到突发的情况,便又不能不随境迁流了。
而且,纵为出家的禅者,当他得了一个入处或所谓「开了只眼」的见性之后,仍须到山中去增长定力,以保任其发明,或遁迹于僧团生活中,做一名随众起倒而无己事的粥饭僧。等到功力扎实之后,才水到渠成,随缘化众。
当然,我们从明朝集成的《居士分灯录》及《名公法喜志》所见,在中国禅宗史上也有不少位在家居士获有相当高的见地,只是比起各种《灯录》所收的出家禅众之杰出者,便有不成比例之感了。此不是说在家人的资禀或善根薄弱,实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及职业身分所限,不易做到打内心起,长时间地放下万缘,一心禅修的程度所致。
因此,释迦世尊是先出家修道而后成佛;成佛之后先往鹿野苑度五弟子出家,嗣后他的教团仍以出家众的一千二百五十人为核心,直到涅槃之前所说最后教诫的对象,也是出家的比丘。然在初期的佛教徒中,即有着大群的在家弟子作为佛教外护,释尊为了度化他们,也说了不少在家修行的法门。
佛法重心在教人离欲,但只有少数人适合出家和能够出家。故有一部《出家功德经》宣说虽仅临终前的一日一夜出家,即受七返六欲天的福报,二十劫不堕三涂,最后成为辟支佛果。足见在家修行不及出家。
将此身心奉尘剎
不过出家修行也有困难,首先割爱辞亲,便不易办到;不独以家族和宗族观念为重心,而主张子孙繁衍的中国社会,不许子女出家,即使佛世的印度,已有各种出家僧团的流行,若想征得家属同意,去过出家修道的生活,也非易事。在大乘佛教中虽有大菩萨现在家相,但住持三宝及弘扬佛法的大乘菩萨,如马鸣、龙树、无着、世亲却都是现的是出家相。由于不易,故显得难能可贵。
亲情、爱情、友情等的牵挂,家业、职业等的拖累,社会舆论的影响等,都会使一些有志出家的人踌躇不能自决。有一些佛教徒知道尊敬僧宝,也知道赞叹出家功德,甚至赞成自己的子女出家;如果真有子女要出家时,又觉得是一桩难以接受的事了。
出家的行为,乃是首先放得下世俗的一切牵累,接受僧侣的养成教育,并以戒学、定学和慧学奠定入世化俗的基础力量,然后一肩荷担起救世济众的如来家业。所以发心出家的人,粗看是薄情寡恩、六亲不认的人,而且是逃避现实、消极懦弱的人,其实他们正象是出远门赴考的举子,或像今日出洋留学旅外经商的人,离家的目的是为有更多的能力及财力来造福乡梓,乃至能使万民得益。
出家修行者,应该是福慧双修,戒定慧三学并重的。
出家的身分即是戒行;将全部身心布施给三宝,以成就众生,便是修的大福行的大布施,也是忍辱行及精进行;
出家后业障牵累不多,故易以修持禅定和智慧,而为六度齐彰的菩萨行。
(摘自《拈花微笑》)
十二、法鼓山佛学院的相关文字(圣严法师)
法鼓山僧伽大学佛学院是为培育德学兼备、解行并重,具有高尚宗教情操、洞悉新时代需求,并能带动社会净化的僧才而创办的。成立两年来虽然只有汉传佛学院的一个系,和培养世界各系统正信佛教僧伽人才的理想尚有一段距离,但是和其他学校一样,开创阶段总是人才辈出,学生的天地都很广大,所以能够进入法鼓山僧大的同学都是有大心怀有大福报的。
法鼓山僧伽大学目前正在招收九十二学年度的学生,我希望有意愿以出家身利益广大众生的年轻人,能来报考僧大,因为做任何事越早越好,释迦牟尼佛二十九岁出家,我自己是十三岁出家,我们在大陆时的出家人,多数都是年纪很轻就出家了;今天在 *** 的喇嘛教育,也是从青少年时代培养起来的。否则就会有人说是「半路出家」了。
修行出家越早越好
在中国佛教的禅宗史上,有大成就的高僧,大概都是在年轻时代打下了深厚的出家生活基础。三十五岁以上,就已过了青年阶段的黄金时代,若非体力、心力、毅力过人,得大成就的便少了,所以我鼓励优秀的青年,把握因缘,出家越早越好。
法鼓山的僧伽大学,目的不在于培养大学问家,而是要培养大宗教家,也就是要培养真正能够住持正法、弘范人天的人才,要在正知正见的正法律中,养成戒定慧三学并重,身口意三业清净的大善知识;从身、口、心三种仪态的熏陶,完成高质量的僧格,方能负起净化社会、广度众生的任务。
随顺因缘为佛法做舟航
到僧大就读或出家之后,如果只是想到个人自我的出路或利益,就不能成为大善知识了,发菩提心,是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求名利,是将自已奉献给三宝及众生,养成健全的僧格,便能作众生的舟航,所以出家人要以修学佛法的慈悲和智慧给众生做依靠。我们希望佛法普及化,就要培养出家人可以用生活化的、人间性的佛法,通过简明的表达方法,帮助广大的众生离苦得乐。
所以,在僧大的学生,不比社会的经历,而是要求「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学问第三」,在老师的教导和环境的薰习下,陶冶出身仪、口仪、心仪都很标准而受人尊敬的出家人,深明因果的道理,相信福德因缘,自己那一方面的因缘够就做那一方面的事,如果福德因缘够,做什么事情都做得起来;福德因缘不够的怎么碰它也不会成就,所以我希望学生能够精进不懈,随顺因缘为佛法做舟航,以利人为利己的最佳选择。
楞严经说「将此身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也唯有以身心奉献,现出家相,才能彻底做到。众生需要佛法,佛教需要培养青年的出家人才。这也正是法鼓山僧伽大学的办学宗旨。
为改善现状尽心力
时代的年轻人不妨思考:对我们的大环境你满意吗?觉得未来有安全感吗?老是这样子好吗?你自己给的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那也请你想想:你自己可以为改变现状尽一点力量吗?怎么做呢?
假如希望社会以及自己都有光明的未来,欢迎进入法鼓山的僧伽大学,僧大四年完成宗教师的基本教育,毕业时的学生都是出家人,合适的人可以进入法鼓山的中华佛学研究所进修或出国留学深造,或者进入法鼓山僧团,无论往那个方向发展,出家的人才,服务的对象,都是非常广泛的,不是仅为一家公司、或一个家庭,而是为整个社会,甚至是为整个的世界人类,因为我们做的,就是把佛法的悲智传播给世人。那便是为提升人的质量及建设人间净土,尽一份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