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为什么要存钱?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先来说说我妈的故事。
我妈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连字都认不了太多。
她一辈子的生活空间,都在我们家这个小县城。
因为文化水平有限,干不了什么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就只能出苦力,什么能挣钱干什么,在我的记忆中,我妈穿过珠子、扛过水泥和树干、卖过甘蔗和面条......一边干活,一边还要操持一大家子的生活,很少有停下来的时候,钱根本挣不了多少,身体也没少受累,还总是生病,早些年几乎药不离身。
我爸也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没文化、没技术,也是只能出苦力,加上其他原因,同样也挣不了多少钱。
家里的日子自然比较艰难。
家里各项花销,我妈一向的原则是,能省则省,该花的也绝对不心疼。
我们姐弟三个在教育上的花销,我妈从来没有吝啬过,她希望我们姐弟三个都能上大学。在她的认知里,上大学是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渠道。至少,不会再像他们这一辈人吃没文化的苦和累了。
家里各种人情往来,该花的我妈也从来不会省,不会给别人落下把柄。
至于日常的各类刚需用品,小件消耗品就通过囤货的方式来省钱,至于稍微大件一点的长期用品,我妈的原则是在可承受范围内,尽量买好一点的。价格便宜的往往质量也比较差,更容易坏,贵一点的往往质量更好更耐用,长久来看反而更划算。
在家里的吃喝用度上,我妈一向是能省则省。
除了保证正常的一日三餐,对于水果零食这类非必需品,则很少买。
家里有自己的菜园,养的也有各种家禽,所以吃的方面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
至于一家五口人的衣服,都是亲戚们给的干净整洁的衣服。
总之,能省下的钱就省,能存下的钱就存。
以前,看着村里别人家慢慢都盖起了新房子,我妈说这辈子不敢想盖房子的事情,就想着能把我们姐弟三人供应着上完大学。但其实对于农村人来说,盖房子是每一家的愿望,尤其是看着村里的人陆陆续续都住上了新房子,而我们一家五口人还挤在破旧、拥挤的老房子里。
大三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老院》,这个老院就是我们家之前住的老房子,当时在文章里憧憬过家里盖好房子的景象。那时以为盖房子是好久以后的事,却没想到短短两三年之后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这当然离不了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亲戚们的帮助,但更重要的是我妈数十年如一日的省钱存钱积攒下来了一定的积蓄。
家里房子盖起来的时候,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家里一下子拿不出那么的钱,我妈就一边省钱存钱,一边到处拉别人不用的旧砖头、废瓦片。
就这样,新房子盖好以后过一段时间攒够钱和砖就把院子拉起来,再过段时间,把院子里的水泥地打好......
我妈当然不懂得什么所谓的理财之道,她所知道的最朴素的道理就是,钱要花在刀刃上,要懂得省钱、存钱,把目光放长远一些。
我妈经常说,外面要有双挣钱的手,家里要有双抓钱的手,过日子从来不是容易的事儿,要把钱花在刀刃上,更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眼前一时的享乐,而等到真正用钱的时候却拿不出来。否则,钱只是在手里过了一下,日子永远不会越过越好。
我最初的理财观,就是在我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不过这种影响也是最近这几年才凸显出来。
大学的时候,除了每年的学费住宿费,以及每次过年放假回家家里给的少则几百多则一千的生活费,其它的花销都靠我自己。
除了学校发的奖学金、助学金,还去做家教、做辅导班老师、到学校、到公司实习,挣的钱不多,但也足够我自己的花销了。
那个时候第一次自己挣钱、自己管钱,一时迷失,并没有存钱的意识,虽然不至于大手大脚乱花钱,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以后的事,一点计划都没有,大学几年,一点钱都没有存下来。
不过大学几年下来,对于各种想要尝试的东西都慢慢尝试了一遍,也就是这几年的尝试让我后来能够抵抗很多消费诱惑,因为我把该尝试的都尝试过了,什么东西对我来说是真正想要的,什么东西对我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心里慢慢都有了一杆秤。
第一次有存钱意识是为了攒读研第一年的学费。
事实上,以我们家的经济情况,我作为家里的老大,应该早点工作给家里减轻负担。再去选择考研实际上是奢侈的决定,但我还是任性地想要试一试。所以当初决定考研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考研这个决定是我自己做出来的,不能让家里为我承担经济负担。
考研成功上岸以后,我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攒出来将近一万块钱的学费。
当时我在南阳一家公司实习,每个月两千多块钱的工资。为了攒学费,我开始尽量控制自己的花销。实习几个月下来,我其实也没觉得多委屈多苦,学费也攒够了。毕竟吃上面从来没有委屈过自己,公司老板刚好也是个吃货,经常带我们吃各种大餐。
研究生这几年,我一边通过各种方式挣钱,一边尽可能存钱、攒钱,确保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充裕。
一开始是处于非理性的攒钱状态,总想着钱能不花就不花,能攒下来就攒下来。这样一来,钱虽然攒下来了,但是生活质量却降低了不少,所以心里有时候是会觉得委屈的。
后来偶然间看了一本理财的入门书,通俗易懂,看完以后我开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书中教的方法一点点去实践,每次一有收入,就先把收入的一部分强制储蓄,剩下的就作为生活支出可以自由支配。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不仅存下了钱,生活上也没委屈过自己,心里更有底气更开心了。
当然,贯穿在其中的是我一直在看各种和穿衣搭配之道、极简生活、断舍离之类的书,不断降低物欲、明确自己真正想要和实际所需,花钱更加理性,而不是仅仅把目光放在节衣缩食方面。
再后来,我开始慢慢深入学习理财知识,不断增强自己对于金钱的管理能力。
结婚以后我和李大胖商量着要怎么打理我们这个小家庭今后的收入。根据我俩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存钱名目分成几种,每次各自有收入进来以后就按照固定比例存到不同的卡上,剩下的作为各自的生活开支自由支配。
就这么坚持了几个月,时间的力量就慢慢凸显了。虽然我们现在收入有限,卡上的数字增长得也很慢,但是一边看着它慢慢增长,一边想着未来的计划,心里就很有希望和动力。
我一直都在强调,存钱绝对不是委屈自己节衣缩食,什么都不买,在我所在意的地方我也从来没有委屈过自己。只是每个人所能承受的力度不一样,所在意的地方也不一样。我所倡导的,不过是在适合自己的范围内去建立自己的存钱体系。
一个国企的女员工,在公司工作了二十多年以后有一天忽然没有任何预兆地跟上司提出辞职。周围的人都很诧异,毕竟这份工作和大多数人相比较还是很不错的。上司问为什么,女员工说没有为什么,就是不想干了。
后来这位女员工如愿辞职,提前退休,每天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
也是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位女员工与丈夫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丈夫也是国企员工。
两人的原生家庭经济情况本就不差,结婚在一起以后,这位女员工本来可以过着非常舒适的生活,但是二十多年来,这位女员工一直过着节衣缩食非常节俭的生活,存下来的钱全部用于房产投资,这么多年下来,陆续在北京买了几套房子。
等到四十多岁这位女员工觉得以现在的经济情况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就辞职提前退休每天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所以,人家数十年如一日的节衣缩食、省钱存钱、投资买房就是为了有一天可以提前退休,完全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不去评价这位女员工生活方式本身,因为这不值得也不应该去讨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而且单是她的原生家庭情况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也根本不是普通人的故事。
但是关于存钱的道理却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人的一生很长,改变命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情,可能需要10年,20年,30年。
无论是我妈数十年如一日靠着最原始的省钱存钱方法供我们姐弟三人上了大学,给家里买了房子。
还是我自己存钱,以及后来和李大胖一起存钱、理财慢慢规划我们的生活。
或者是这位国企女员工靠着省钱、存钱、投资提前退休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都是因为我们想要离自己想要的生活更靠近一点。
所以你问我为什么要存钱?我可以罗列出很多条理由。
比如为了自己的梦想买单,为了成功读研。
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越来越好的生活,而不是把钱消耗在各种眼前可有可无的无用社交和消费陷阱。
为了有一天有底气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把钱消耗在各种消费主义陷阱中买很多一时想要过后却当垃圾丢掉的无用东西。事实证明,抛开很多消费主义陷阱,我们依旧能过得很好,最重要的是要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为了自由,为了更多的选择。有存款,意味着一旦将来某个工作做得不开心,自己有随时辞职的底气,可以直接对老板大吼一声老娘不干了。就算是不辞职,心里也会轻松许多,因为你知道你有主动选择权,而不是一边吐槽着工作不开心,一边又不得不低头。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时间的力量。
提到存钱,有些人调侃说现在钱贬值的厉害,今年有100块钱,如果不花的话,明年就只剩下99块钱了。于是有人回答,今年你花掉这一百的话,明年连99块钱都没有了。
你看,就连我妈这么一个什么理财投资知识都不懂的人,也能靠着最原始的存钱方法让家里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更不要说现在有大把的机会和渠道可以学习理财,让自己的钱不再贬值。
每年朋友圈发新年愿望的时候,总有人说希望来年一夜暴富。可我们谁都知道,一夜暴富只是个用来调侃的梦,真正想要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和计划,相比较于“一夜暴富”的白日梦,我还是更相信时间的力量。
以前我爸经常买彩票,总吹牛皮说如果中了五百万以后会怎么花。事实情况是,我爸从来没有中过五百万,反而是我妈靠着她对于金钱的打理让我们姐弟三人都上了大学,让家里盖了房子。
所以关于存钱,我想说的是,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然后是现在。它的意义不在于说要有多少的数量让你随时就可以进入财富自由的状态,而是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有底气做更多选择,可以离自己想要的生活更近一点。